弗洛伊德的书即便没读过,他的只言片语也绕不过,早就成为日常生活的用语,只是未必知道而已。
第八章 人格
拉斯韦尔在《政治学》这1936年的著作中,引进了弗洛伊德的理论。
婴儿的身体具有完成某些行动的功能。当这些行为受到干扰时,可能出现替换行动,或者出现固执与狂怒的反应。如果固执与狂怒反应都不能成功地使障碍排除掉,这些反应就可能转过来反对人格本身,形成一种使那种冲动无法完成的内在抵抗力。
对外不能,对内攻击自己。极端情况下,个人代表他的人格的一部分惩罚自己的另一部分人格,狂怒内化为抑郁。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内化呢?原因在于对损失的强烈恐惧。固执和狂怒的策略可能失败,但是希望采取抗拒行动的冲动虽然被克制,却不会被放弃。
孩子为了一个玩具,坐在商场地板上,满地打滚、大哭大闹,有的父母闹不过给买了,这个孩子就叫被宠了,极端任性和极端粗暴以达到自身目的的性格就有可能就此养成。有的孩子说了会听。但孩子服吗?未必。青春期荷尔蒙分泌多了,叛逆自然显著。
能抑制住的,都过度胆小或过于诚实。林肯就是部分收到抑制的狂怒类型。那些不受抑制,有火就发的主在政治活动中起不了什么作用。后者加入gang,成为暴力犯罪分子,还有拿破仑。
拿破仑压倒性兵力投入的原则是不是就是极端暴力的体现?
一种对图谋不轨的周围环境过分夸大的恐惧感却总是缠附在他身上。
在麦克阿瑟身上似乎也看到了这种迹象。拿破仑牢牢抓住所有的权力,他的参谋更像是助理,负责传达和实现他的意图。
在集体危机中,受抑制的狂怒型人格常常被解除了他们对破坏性所做的抑制。他们倾向于通过使他们自己与能为集体接受的象征和实际措施结合在一起来加强他们的人格。
另一种领袖的气质?
以上是拉斯韦尔所区分的两种攻击性不受抑制与部分受抑制的政治人格。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人们会哭会闹会愤怒,结果需求满足与否对日后应对同类局面采取什么样的行为应对方式有直接的影响。这不妨可以看成是政治上的行为主义。第三种,是他所说的,完全受抑制的人格,也就是过度的怯懦。
那些被霸凌而不敢反抗的孩子。
回到林肯。
部分受抑制的狂怒群可能表现为强烈的受虐狂。
这里的受虐大概也包括自虐。林肯遭受大量的精神折磨,带来一个好处,在这种情况下的感情冲动显得坚毅。某种程度上说,坚定就是遭受困难依然相信。受苦受难抵消了内疚,也把情欲释放出来。还让人心疼,赢得了同情。
在一些贪官身上,我们也看到这样的行为心理。奉献了二十几年,临到退休,发现自己受的罪才那么点回报,赶紧趁着还有权,贪回来。
受虐狂人格是渴望得到钟爱的,他们常常以肉体性欲和感受到亲密者对他们的纵容作为手段来平衡自己的因压制破坏性带来的忧虑。
如果得不到怎么办?转向大众,接受大众的朝拜是替代品。美国总统川普?他们把自己内疚投射于外在世界的办法成功地使他们自我肯定的感情冲动外在化。如果失败,可能是严重的抑郁症。
对待内心痛苦的另一种方式是超脱。
不 care。极端的无情,人格中有一个旁观者自我,仿佛自己很理性,没有被卷入事件的感觉。似乎是政治中的理论家?
自己或身边人更偏向于那种欲望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性格?
更多应对世界的方式,明天读。
打完,收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