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治疗的精神与实践》第2章读后感
本章是有关叙事治疗的知识论的内容,大部分内容是哲学、心理学和相关知识理论,对于我没有任何基础的人学起来着实痛苦,最大的感受是:看不懂,看不进去。所以我首先看了本章的最后“重点回顾”部分,然后又听了Amanda老师和梁老师的音频,初步我了解到这三种层次理论之间的关系,当然主要还是以叙事治疗为描述主体:
1.叙事治疗的哲学基础是现象学心理学。
2.现象心理学是以现象学哲学为基础,以生活世界为出发点,重视意向性观点。
3.意向性观点指来访者认为有意义和价值的观点(不知这么理解是否正确?)。
4.现代学注重宏观,后现代注重微观。
5.叙事治疗受后现代理论的影响,支持去中心化的支线主题。
6.叙事治疗的知识采用了社会结构论,认为现实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受制于社会相关文化构成影响。
7.叙事治疗师的立场是要培养一种去专家化、去中心的态度,让来访者成为治疗的中心,这一点跟焦点解决倡导的立场是一致的。即强调陪伴和引导,而不是过度指导,显示专家权威。
8.故事中隐藏着来访者生命的意义。
昨天听梁老师提到P86胡塞尔对现象学心理学的两个主要贡献,我回头看了书,我也在此处做了标识,看来虽然没读懂,但潜意识里还是认为它比较重要。因为我的思维观念中,也在寻找理论的根源。
回看了Amanda老师提到P96中有关现象学心理学为基础的心理治疗师画像中有关“说话”的内容,我第一次读此处对第一句话“说话本身就是对自身的确认,一说再说是要创造多重的视野”也很有感觉,也是这一部分中唯一读懂的一点。
有关通过现象学心理学来说明的叙事治疗的七个方面,说实话,没懂。
有关社会建构论如何影响叙事治疗的“知识-权力”理论的6点,也没怎么看懂。
有关社会建构论与故事叙说的六点内容,大概理解了,印象大概是社会建构的现实,经由语言以故事的形式表达出来。
思考问题:
1. 读完本书的第2章,对你最大的启发和感触是什么?为什么?
答:最大的启发是了解了现象学和建构论的基础;感触仍是看不懂。因为只是了解了些皮毛而已。
2. 你如何看待社会建构论的主要观点?同意哪些,不同意哪些?
答:我比较同意社会建构论对人的思维的塑造,这个在看到该理论之前我也这么认为,人是生活在特定的文化/社会环境下的,所以人的认知和认识具有他生活时代的特点。以这样的角度去看其他时代的书就会很包容。但对“没有绝对的真理”的说法,我认为人性中还是存在一些共性的东西的,随意我还是持怀疑的态度。
本章就这样吧,我也不为难自己了,我想后续肯定会好一点。最后感谢两位老师和小班的辛苦付出~
6阅读
搜索
自学心理学入门
心理疏导五步法
自学心理学入门书籍
从零基础学习心理学
心理学改变自己
成人心理学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