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重发忆奶奶

作者: 阅己阅人 | 来源:发表于2020-04-03 20:24 被阅读0次

又到清明节,又是阴雨天,这是极易引起人们思念之情的时刻。今年因为疫情,政府禁止人们上山扫墓。我相信,逝去的亲人只有当我们完全从心底忘记了,才是真正的离开,否则,他们是以另一种形式永远存在于亲人心中。很巧,去年的4月3日刚好发表了一篇回忆奶奶的文章,今天翻出重发,权当祭奠奶奶。

奶奶今年如果在世已经104岁,她离开我们那年96岁高龄,是安详的寿终正寝。所幸在奶奶临终卧床的最后两个月,她的儿孙每天都陪在她身边,那段时间,我喂过奶奶吃饭,还帮奶奶梳过头。奶奶一辈子爱整洁,没有梳头是不走出房间的,哪怕是临终卧床,她也不习惯蓬头垢脸,所以扶她起来吃饭,必定要先帮她梳头她才肯吃饭。

今天重新深深地想起奶奶,是因为正处疫情发生的当下,我们被很好地保护隔离,生活依然有序;而一百年前的那场瘟疫,相隔三天夺去了奶奶的父母亲,使得奶奶姐弟仨顿时成为孤儿。那时奶奶才四岁,她的妹妹一岁半,她的弟弟七个月,人间的悲剧莫过于此。可是,奶奶却以顽强的生命力,走过了将近一个世纪。她走时,她的七个儿女全部在世,这也许是奶奶最大的福报吧。

奶奶年轻时靠干体力活(后来的搬运公司)养家,虽然身体没有大碍,但是老年后关节、腰椎是时常不舒服,以致后来腰无法完全直立,在家里也需要拐杖助力。这些天我自己腰疼无法直立,经常想起奶奶当时的样子,现在想来老人家该有多大的毅力,到临终卧床两个月前的日子,一直是生活自理的,没有拖累她的儿孙。真的,这世上哪里有什么感同身受啊?只有自己经历了还能体会啊!

在此,深深地怀念奶奶!

旧文重发如下——

又到了春雨纷飞的清明时节,这是奶奶离开我们后的第七个清明节。奶奶离开我们时,享年96岁。她走得很安详,没有疼痛没有挣扎,是真正的寿终正寝;奶奶走的时候,她的七个儿女全部在她的身边,这是令人羡慕的。我怀念奶奶,但不悲伤,因为我相信,奶奶在另一个世界一定也是安宁的。

奶奶走过近一个世纪,她的前半生是饱经沧桑的。奶奶四岁时,她的父母在同一个月内间隔三天相继因瘟疫去世,留下她和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后来,那个妹妹送给乡下人家,奶奶和她弟弟就由他们的堂兄嫂抚养成人。天有不测风云,奶奶唯一的弟弟成人后又因病去世,奶奶就理所当然地留在了家里继香火。

奶奶的生活是极其清苦的,她却坚韧地走过漫长的一生,虽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却无言地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奶奶从小寄人篱下,其中的酸楚是可想而知的,但我从记事起,没听奶奶抱怨过,反倒是时常听到奶奶充满感恩的回忆。奶奶总是说,如果不是堂兄嫂收留了她姐弟俩,他们还不知道会怎样呢;至于奶奶的父母突然去世而留下的店铺的去向,奶奶从来不追究。

爸爸经常回忆,小时候逢年过节,大厝里的其他人家已经飘香四溢地在煮年货,而他们兄弟姐妹眼巴巴地等着当搬运工的奶奶回家;等来了奶奶,煮好了饭菜,第一碗一定是先盛给她堂嫂吃的(那时候她堂兄已经去世了),然后他们才可以吃。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她堂嫂去世。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奶奶以这种朴素的方式,来感念对她有养育之恩的堂嫂。也许,不识字的奶奶并不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但她总是极尽所能地报恩。

奶奶总是记着别人对她的好,而从不说起对别人的好。记得几年前的一个春节,有位六七十岁的老先生带着他的孙女提着一篮水果来拜访奶奶,他自我介绍说自己常年出门在外,这次回来几经周折才打听到我家的住址,特地来拜访奶奶并致谢意。原来,老先生的妈妈和我奶奶是搬运公司同事,他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常跟着他妈妈去当挑夫,奶奶见他年龄小身体弱,总是帮他分担大部分的重物直到目的地。他感激在心几十年,而我们从没有听奶奶提起过。也许,淳朴的奶奶当年替那弱小的孩子减轻负担的时候,只是出于本能的慈悲,并不懂得“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

奶奶安静温和,话不多,从不惹是生非,更不背后说人长短,因此,她的人缘是极好的。尽管奶奶极少出门,但不时有几十年前的不同年龄的工友来探望她。我们以前居住的古大厝共有十几户人家,彼此之间经常摩擦,只有我们一家从没跟别人起过争执。唯有一次,是我家盖新房,跟隔壁人家因为“合壁”(两家同一堵墙)的缘故产生矛盾,对方仗着子女多,冲到我家门口闹事,奶奶赶紧把大门关了,任他们在门口叫骂。奶奶平静地说:“让别人欺负我们没有心理负担,我们欺负别人才有负担。”那种安详的神态我至今记忆犹新,后来,我家主动让出了三尺窄巷并另立墙壁,平息了事态。也许,奶奶并不知道关于“六尺巷”的美谈,但她知道邻里和睦相处的重要性。

奶奶虽然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但她喜欢干净整洁。据爸爸回忆,他们兄弟姐妹从小生活虽苦,但从来穿戴整齐,没有脏破过,奶奶总是在辛苦地干完一天的活后及时地为他们洗补衣服。现在已七十多岁的爸爸依然保持童年的习惯,任何场合总是保持衣着整齐干净。奶奶在尚干得动家务活时,总是把家整理得井井有条,纤尘不染;更可贵的是,奶奶不仅把家里打扫干净,还不忘打扫公共卫生。她总是教育我们:“只有外面干净了,家里才能干净。”因此,奶奶总是不计得失,主动承担住处周围的公共地带、卫生死角的打扫工作。现在每次我带着儿子冲洗公共楼梯时,我总是不自觉地把奶奶的话转告给儿子:外面干净了,家里才能干净。

……

春雨纷纷有时尽,回忆漫漫无绝期。真是忆不尽的奶奶,说起这些琐事时,仿佛奶奶就在我身边,从没离开过我。奶奶不识字,从没有长篇大论地跟我们谈人生论教育,但她却言传身教地让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相关文章

  • 旧文重发忆奶奶

    又到清明节,又是阴雨天,这是极易引起人们思念之情的时刻。今年因为疫情,政府禁止人们上山扫墓。我相信,逝去的亲人只有...

  • 旧文重发

    唱红与贪念 王奕 2012-02-24 12:11 评论(8) 据说, 重庆开展的"唱红"活动提升了当...

  • 旧文重发

    天气像极人心,诡异一日胜过一日。初来乍到的春光,学起了夏日炎炎的猛烈;刚开始浓郁的初夏,又接二连三的上演春...

  • 旧文重发

  • 旧文重发

    今天可能是慢慢✨亲自摁下了自己的倾诉键。 最近一直感觉,好似有三个精神劲敌用尽全力揪着我不放,把我往后拉拽,好似要...

  • (旧文重发)星空

    窗前 仰望星空 一粒粒的 挤着嬉笑的表情 一颗颗的 满是那可人儿的表情 脸上 泪珠晶莹 在广幕而璀璨的天宇下 与群...

  • (旧文重发)随笔

    虫儿在自顾自地叫着,池塘里的水在哗啦哗啦地翻滚着,爸爸、奶奶已经入睡,妈妈还在忙着她每天要忙的事情,弟弟又骑摩托逍...

  • (旧文重发)物化

    人一生都在追问活着的意义,自己生存的价值,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值得做的事情。这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吧,价值观,是一种社...

  • 如题,旧文重发

  • 旧文重发,为此春天

    紫瓦芳华,春遗海大。学海潮涨,明镜湖澜 图文巍峨,苏友耸耀。元月听涛,星月漫桥 元鼎环宇,周而复始。朝海曲折,七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旧文重发忆奶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ctl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