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构建健康的性格——平等的关系模式】
人的性格其实是人内在关系模式的外化。
用这个视角,有些性格的人更容易成功,只是因为在他们和其他人构建一段关系时,能做到让自己和他人都更舒服,由此更容易合作成事。
那,如果存在一种更健康的关系模式,在这样的关系里面,自己和别人都可以有积极的体验,从关系中获益,这种关系模式叫什么?
构建平等的关系
在不破坏他人自恋的情况下,能和人构建基本平等的关系,这样的关系可能才是大多数人真正想要的,而且,能在这种关系里面感觉最舒服。
当人和人互动,构建一段关系的时候,在无意识中,人都倾向于尝试把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投射给对方。
我指的是,人和人互动构建一段关系时,人都倾向让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成为双方认可的互动模式。
为什么人都倾向用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呢?这其实是一次“看不见的争斗”,因为人本能地有一份自恋(“我是好的”、“我比你强”),当双方尝试建立关系,双方的内在关系模式往往不同,内在关系模式很容易有谁高谁低的问题,于是这就成了一场“看不见的比斗”,争斗的结局往往看谁占据关系的制高点。
比如说,有时候男追女,一种极端情况是男方出于种种原因太渴望“赢得美人归”,在尝试建立一段恋情关系中不顾一切讨好对方,这时候如果女方也承认这段关系,不论如何双方之间的关系模式都以女方为准。
再比如说,老板和员工互动,通常,因为老板和员工都默认,老板的位置更高,于是老板更容易夺取这个制高点,如果和员工之间构建关系,以老板为准。
平等的关系是怎样的?
若无其他情况:
1、从态度上,与人相处不卑不亢,不会太贬低自己,同时也不会太抬高对方;
对常人来说,被人过度抬高和被人贬低,都会感到不自在。
2、在关系中,“看”到自己和对方,“听”到对方表达的和自己表达的,给予回应;
这意味着,在关系中不止需要留意到自己的需求和自己“想要表达的”,还需要留意对方的需求和“想要表达的”
3、尊重客观事实和逻辑,驳回谬误;可以共情,同时驳回垃圾情绪。
首先,态度上的平等,首先是在心理上把自己和对方放在平行的位置,承认“双方都是平等的人”,在人格层面,谁也不比谁高(物质层面的差距,如财富另说)。
其次,在关系中留意到对方,同时也关照到自己。
这句话也是“听上去简单,实际上不少人还真做不到”。自带“内在平等关系”的人,这一条可以略过;但,如果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其实并非平等,可能出现这两种情况,要么是在一段关系中过度在乎别人,贬低了自己;要么是在一段关系中只顾自己,心心念念只看到了自己,看不到别人;这两种情况都让人不自在。
因此才会特别提到这条“看到自己,同时也留意他人”,每个人在一段关系中都有自己的情感需求、诉求和“想表达的”,这些需求和诉求被看见,被回复(不是回应,不合理的需求应驳回),双方有了沟通和互动,关系才有发展。
最后,尊重客观事实和逻辑,驳回谬误;选择对对方的主观情绪共情并驳回垃圾情绪。
在一段关系中,任何人互动包含沟通,沟通的前提是共识和规则,通常来说更容易成为双方共识的是“尊重事实”和“讲逻辑”(备注:不是讲道理,因为道理来自价值观,价值观不同,如何讲同一个道理?)。
在人和人的沟通中,人们会相互传递两个层面的信息:事实和情绪。
除了在沟通中尊重客观事实信息,还要分辨出对方表达的主观情绪信息,对主观情绪的共情,表达的是对人的重视和关心,同时可以降低疏离感;但,在人传递的情绪信息中,也可能有垃圾情绪,驳回或者化解,即可。
(读 得到-武志红心理课 有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