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满天星人民广场更文800字点赞
食指大动之后焉能不染指 · 重读《咏而归》(24)

食指大动之后焉能不染指 · 重读《咏而归》(24)

作者: 魏治祥 | 来源:发表于2023-03-21 06:40 被阅读0次

这一章题为《活在春秋之食指大动》。我猜李先生的意思,是活在别的朝代食指便不敢乱动。与食指大动密切相关的另一个词叫做“染指”。这个故事我查了下,好像有若干个版本。

先看李先生这个:

话说那日,天下太平,风和日丽,子公站在院子里听候传召。忽然,天上飞过一只黑鸟,地上,子公的食指急剧痉挛,呈失控之状——当然应该赶快上医院,但春秋时代的子公盯着那根发疯的手指,窃笑,人家问:笑啥呢?子公曰:食指跳,美食到,百跳百应,不信等着瞧。

很快大家就瞧见了。进得殿去,子公失声惊叫:“果然!”——郑国的国王灵公端坐殿上,面前一只大鼎,一锅甲鱼汤正炖到火候上!甲鱼汤按说不值得惊叫,但那是春秋,人的舌头不像现在这样席卷全球,最贪婪的食客也不过是吃遍了方圆百里的动物和植物,而这只大甲鱼却是来自楚国。

灵公从汤锅上抬起头,问道:“果”什么“然”啊?子公被甲鱼汤逗得亢奋异常,翘着那根天赋异禀的食指细说端详:该指兼具触觉、味觉和嗅觉,而且闻美味而大动。话说到这份儿上,那灵公要是个随和的,怎么也得舀一勺汤赏给他尝尝,但灵公偏是个护食儿的,越听越紧张,坚决不接话茬儿,只顾一碗又一碗抓紧喝汤。

李先生说得对,甲鱼汤放到现在,真的算不什么佳肴,那玩艺儿除了裙边,就没有多少肉。换了我是子公,别说食指,脚趾头不会动的。同理,换了我是灵公,不就甲鱼汤吗,来来来,趁热,一起喝。

还有另外的说法:

有一天早晨,公子宋和公子家一起去朝见郑灵公。突然,公子宋的食指跃跃跳动起来,公子家觉得很奇怪,公子宋说:“每次我的食指跳动,那天必有异味可尝;像前次我出使晋国,尝了石花鱼的鲜味;后来出使楚国,又尝到了天鹅的美味,不知道今天又能尝到什么好吃的东西?”两人进了朝门时,就听说楚人送来了一只大鼋,灵公命人烹煮,准备和朝内的大夫们一起尝尝。公子宋及公子家听了,不禁相视而笑。“你们今天为什么这么高兴呢?”灵公问。公子家的把公子宋食指跳动的情形说了一次;灵公听了,笑了笑说:“这能不能灵验,主权还操在我的手里呢!”——那意思是,你想喝,没门!

接下来不同版本的情节都一样,美食当前,哪里顾得上什么君不君臣不臣的,子公(公子宋)公然把食指往炖着甲鱼汤鼎里一蘸,——“染其指,尝之而出。”就这样,吮着食指,津津有味地跑了。

然后,李的说法是,灵公大怒,下令把子公宰了。子公跑了一里多路,嘬着手指回味一会儿,心一横,得,先把你杀了吧,至少还能落下一锅好汤。于是,灵公的人还没来得及杀他,他已经掉头跑回来把灵公杀了。

另外的说法也是子公(公子宋)杀了灵公,但不是当天,而是在很久以后。总之,郑灵公也是够倒霉的,争吃,为了一碗甲鱼汤送了命。堂堂一国之君,让别人喝一碗汤要死人呀?

“在那遥远的春秋时代,华夏大地上到处是暴脾气的热血豪杰,动辄张牙舞爪,打得肝脑涂地。生于春秋而当上了主子显然是高危职业,国王吃个独食都可能丧命,要批评个人也得先看看周围是否侍卫众多,否则人家当场翻脸就可能扑上来砸破你的脑袋。”

春秋时代,按孔子的说法是已经礼崩乐坏,得克己复礼才行。孔子四处游说,没用。秦以后,臣子越来越听话了。到了汉武帝,终于独尊儒术,臣子更加老实。到了明朝,光老实也没用,皇上一生气,动不动就扒了大臣的裤子打屁股。

你还别说,在武死战,文死谏的感召下,打屁股很光荣。

皇恩浩荡呀!那屁股已经不是一般的屁股,而是名扬天下,甚至名垂青史的屁股。

   2021年8月26日

相关文章

  • 随李敬泽咏而归||重读《咏而归》(1)前言

    重读李敬泽的《咏而归》,竟写了三十多篇读后感。纵观个人阅读史,为一本书写这么多文章的事从未有过,也是我未曾想到的。...

  • 好人和坏蛋·重读《咏而归》(17)

    小时候,我们最早学会的本领是区分好人和坏蛋。 那时候好人和坏蛋的区别是长相。我从小就长得很“正派”:多少有点国字脸...

  • 咏而归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

  • 咏而归

    一段话,有时候自以为明白了,其实远远还没有明白,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当重新解读那句话,才明白其中的内涵,才觉得其中的...

  • 咏而归

    路途 一本厚重的书 夜里 所有的灯醒了 足迹 在字里行间做注 嘶哑 是一种人生观 高歌 翩翩君子风度 归...

  • 咏而归

    今天我们这儿全省车辆开禁了,决定带孩子出去撒个欢。 当然,还得注意安全,去人少空气好的汝河边玩吧。那里有水,石头,...

  • 做好自己该做的事||重读《咏而归》(7)

    读了《孔门弟子做好事》才知道,做好事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宅家,啥也不做,如颜回,躲在破巷子里哪儿也不去,天天思考人...

  • 圣人与先进与标兵·重读《咏而归》(15)

    “孟子有诸多高贵品质,但其中不包括谦虚。” 《咏而归》第14章题为《圣人病》,仍然说孟子。没客气,第一句话就说他不...

  • 我们应该向谁看齐||重读《咏而归》(2)

    重读《咏而归》时,先读最后面的《跋》,再读第一章《中国精神的关键时刻》。本文是二合一的读后感。 “暮春者,春服既成...

  • 2018-09-17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食指大动之后焉能不染指 · 重读《咏而归》(2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cxe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