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蝶舞教室第3封信:读你所读,看见你所看见

蝶舞教室第3封信:读你所读,看见你所看见

作者: 小修1981 | 来源:发表于2018-10-02 14:52 被阅读0次
孔子诞辰日活动回来瞬间

亲爱的小毛虫、蝶爸蝶妈们:

国庆快乐!今天是国庆长假第2天,不知道小毛虫们是否也在积极地汲取生命营养、为你们化茧成蝶的愿望做准备呢?

如果是,李老师祝福你,你的心是自由的(你自律,所以你自由)!

如果不是,也没关系,放松一下然后继续前行,合理安排好作业时间,也是一种良好的安排!

今天想给蝶爸蝶妈们温习一下我们在9月29日早晨学习的古诗《夜书所见》的一些片段,其中的有些节点还是挺有意思的。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见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按时咱们学校语文教育的理想课堂框架,真正的学习是从预习单的独立完成开始的;我们认为,唯有经历个性化的思考,发现问题,然后通过课堂上老师的引导、同学之间的互动与启发,最后生成对知识的理解、对生命的独特共鸣与省察,才算是完成了“学习”这个事情。

因此,我们在28日下午,用了近一节课的时间,来完成这首古诗的的预习;预习如下(摘选;蝶爸蝶妈们可以跟我们一起思考或者和孩子们一起重温哟;有一定的挑战性:)

蝶舞教室第3封信:读你所读,看见你所看见

第二题和三(1)的预习题的意图,我希望通过题目的设计把孩子们“打入文本”,通过对古诗词语言的精细捕捉,初步培养孩子们咬文嚼字的品读能力(干国祥校长提出的“经典文本”的读法);

而三(2)的设计触及中国古典诗词文化里共通的语言(符码)深处;我希望孩子们通过这首诗中“梧叶”和“促织”文化意象的学习,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中国文化固有的“悲秋”传统和秋日情结,进而对万物、对文字敏感起来。(当然这样的词语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向孩子们道出)

三(3)题则是希望孩子们从生命角度出发,对整首诗歌有一个整体的理解与把握。

——稍带一提的是,由于孩子们预习单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在二次备课环节中我又借助汉字象形网的字源,对“感”与“想”进行了深入的梳理和授课:何为感?何为想?感字心字底,心瞬间被触动为感,兴发感动的感;想的造字本义是:心存其容其貌,追思、怀念。  感为瞬间之感;想为绵远之想。——以“所感”与所“想”字义概念的区别为抓手,可对学习重难点进行相应的突破,也即:作者由秋风秋叶秋水秋声的“寒”(感)引起作者对远方故乡、亲人的思念(想)——此“想”又是从“促织”的2层潜在心理意象而来——因为促织一叫,母亲或妻子就会给“我”缝制新衣;因为看到“儿童挑促织”的情形,作者在这夜深时分江上独处的一刻,特别想念起自己远在家乡的孩子,抑或是想念自己逝去已久的童年——课堂上,我们据此进行了多方的猜测,却并不给出一个定论。因此,对于课堂上提出的一个问题:“知有儿童挑促织”到底是“眼前之景”或“遥想之景”,答案就不是最确切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一刻我们跟随一位诗人经历了这样一个特别的“夜晚”,理解了这个夜晚故事发生的各种可能性。

——真是教学相长呀,太喜欢这样的感觉!

29日早上,我们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完成了这首诗的真正意义上的探讨和学习。这是一节十几位老师共同见证的小学低段教研公开课。虽然我的教学实施中留有诸多遗憾,孩子们课堂的表现却让人兴奋。

一首加上题目总共32个字的古诗,我们用了90分钟来学习。它并不是浪费的:

起初,在批阅预习单时全班29个孩子的答题只有8个触到了诗歌内容与主题思想的关系(情与景的关系;诗歌里的思乡思亲情结等),那些认真却答不上题的孩子也着急地似乎信心受到了打击,抓耳挠腮抱怨“老师你出的题太难了”;但我告诉他们,真正的成长应该是在明天;如果你能认真聆听,一定会有大收获;

次日,我们的学习如期进行。我坦诚地告诉孩子们:今天我们要去经历一场未知之旅,它充满了冒险;我不知道我们能抵达哪里,就像多萝茜被龙卷龙吹起却不知道自己最终会落到何处那样。

因为经历了前期深入的思考和预习,课堂上我又以各种问题来引读、猜测、对话,最终,孩子们对先前不明白的地方渐渐地豁亮起来。临下课时依据对课堂学习的小结反馈,绝大多数同学都说经历了课堂的学习,自己得到了成长。稍后对古诗的故事进行复述、书写后,可菁说:我以前觉得古诗和写作可难了,现在却觉得很有意思;阚鑫说:我以前很头疼写作文,现在我对写作产生了兴趣,原来文字这么有趣啊。

……

是的,我省略了课堂上诸多的互动环节,只呈现了课前和课后班级孩子反应的描述。

我们师生在某个点上获得了共同的突破和成长,这却是个不可辩驳的事实。

彼此聆听、积极对话、引发新一轮的思考,这是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啊!

其实,通过这样的课堂,我想告诉孩子们的是:真正的好诗,并没有一成不变的解释;对我们三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只要能调动起自己的生命体验来读一首好诗,与诗中人物的故事发生共鸣,大致还原出那样的诗歌场景与故事,这就是了不起的。这也是古语“诗无达诂”的意思吧?

至于死记硬背古诗文,这一向是我所反对甚至深恶痛绝的学习方法。

让每一节经典文化的课,都成为我们印象深刻的活泼泼的记忆,这是我的教育理想,也是我和想和孩子们一起共同穿越的重要时刻,愿与孩子们及所有的蝶爸蝶妈们共勉!

也邀请蝶爸蝶妈们参与到小毛虫们的共同学习中来。

今天同步推荐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先生的《唐宋词十七讲》,以及她相应的一系列的书(百度可见),有学习力的家长朋友们可以跟进。我要坦诚地向叶先生表示感谢,因为我想:《夜书所见》的教学方法,就是由她的启发而来。读活一首诗,就是读活一个活泼泼的、具有生命力的诗人故事。

再祝小毛虫们以及蝶爸蝶妈们国庆快乐,假期有大收获!

别忘了往你们的“阅读银行”里存入好书的“账单”,每天向“阅读富翁”靠近一点点~                                                                                                                                  你们的大朋友:李爱萍                                                                                                                    2018年10月2日星期二

相关文章

  • 蝶舞教室第3封信:读你所读,看见你所看见

    亲爱的小毛虫、蝶爸蝶妈们: 国庆快乐!今天是国庆长假第2天,不知道小毛虫们是否也在积极地汲取生命营养、为你们化茧成...

  • 1 如若重逢 那必是天定

    遇见你所遇见 看见你所看见 感谢你如约而来

  • 看见你所未见

    这句话是许卓云在接受采访中的话,许先生说教育的作用是:让人可以见到“他所未见”。 这句话的逻辑貌似不通啊? 我们看...

  • 蝶舞教室第5封信:写在童话剧角色竞选开始前

    写在童话剧角色竞选开始前 ——蝶舞教室第5封信 亲爱的蝶爸蝶妈们: 中午好! 上周,我们完成了《绿野...

  • 【三行诗】读鲁小南与源梦缘

    【三行诗】读诗,读你 (读鲁小南) 你在这儿写诗 我在这儿读你 仿佛看见你手中飞舞的笔 【三行诗】驻足看你 (读源...

  • 蝶舞教室第4封信:秋日胜春朝

    蝶舞教室第4封信:秋日胜春朝 ——第一次家长开放日之金子美铃《秋》主题晨诵小结仪式简记 亲爱的蝶爸蝶妈们: 早上好...

  • 看见

    我看见你, 看见你内在的不安, 也看见你本质的光。 我看见你, 看见经由你所照见到的我自己。 我看见自己, 看见自...

  • 我在简书读你㊁

    我在简书读你 | 丛恩读【那时天涯:霜降记忆】 【我在简书读你】,因为是读你,所以必须心领神会,因为想领会其意,所...

  • 点燃孩子的热情

    点燃孩子的热情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2》所感 我既是老师,也是家长,...

  • 蝶舞教室第1封信:如果这是情书

    给蝶爸蝶妈的第一封信 亲爱的蝶爸蝶妈们: 大家好。 转眼开学两周过去,孩子们的学习基本步入正轨,我现在可以坐下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蝶舞教室第3封信:读你所读,看见你所看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dfa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