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王伴东坡,
东坡何其有幸。
大文豪苏轼一生豪迈旷达,
在他的感情世界里与三位王姓女子有过令人艳羡的爱情和婚姻生活。
苏轼的第一位结发妻子——王弗。

19岁的苏轼正值青春年华,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之时,恰遇见了老师的女儿王弗。
16岁的王弗,正值豆蔻年华,她聪明美丽,知书达理,想来一定也是貌美如花的 。
要不然,一代文豪,踌躇满志的,满腹经纶的苏轼见到那王弗的第一刻起,为什么会心神荡漾,春心萌动?
要不然为何,一位风华正茂的青年怎么就会已经被王弗的外貌和身上的所散发的气质所深深吸引呢?
不久两人结为连理 。
如果婚前苏轼只是对王弗的外貌和气质所吸引的话,那么婚后,苏轼就被王弗的内在的才学和得体的为人处世所折服。
据说家里每来客人,王弗不便露面,就在屏风后面听苏轼与客人的谈话。
等送走客人之后,王弗与苏轼交流,谈了自己对客人的看法,事后都得到了验证。
上天多么眷顾大文豪苏轼啊!
不仅给予他极高的文学天赋,还给予他如此才情兼具的女子为伴。
上天要造就一个文学上的璀璨明珠,难道就如此青睐有加吗?
苏轼的结发妻子的王弗作为进士的女儿,不同于普通的女子。受父亲的熏陶和指点,她自幼饱读诗书,对诗文有一定的了解,对一些典故了如指掌。

王弗嫁给苏轼后,经常陪伴在他身边,两人举案齐眉,一起度过了十一个春秋。
之后留给苏轼一个六岁的儿子苏迈之后,就撒手人寰了 。
这一年王弗才27岁,苏轼才30岁。
然而生命无常,王弗在27岁的时候就先苏轼而去了。那么如此年轻的王弗是怎么死的呢?
面对年轻的妻子的离世,苏轼痛苦万分。
苏轼依父亲苏洵言“于汝母坟茔旁葬之”,并在埋葬王弗的山头亲手种植了三万株松树以寄哀思。
又过了十年,苏轼在密州任知州。
密州,在今天的山东诸城,知州相当于现在的市长。也就是苏轼担任相当于今天山东诸城的市长之职时,遥想起他和王弗之间的恩爱,不禁潸然泪下。因此就有了词中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之句。
再看看从山东诸城的密州到四川的老家的眉州,确实有一千多公里。因此后来在苏轼悼亡妻的词里就有”千里孤坟“之句。
而此时四川老家也没有什么亲人了。父亲苏洵已经于之前去世。因此就有了“孤坟,无处话凄凉”之句。
于是身在山东密州的苏轼为原配妻子王弗写下了被誉为悼亡词千古第一的《江城子·记梦》,词中的“千里”、”十年”、“孤坟””,确实不是文学作品中的夸张用词,而是实实在在的数字和状态 。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如果我们了解了苏轼当时创作这首词的背景后,才回头去读这首词,会感觉怎么样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