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有意思回不去的小时候
小人书——难舍的儿时回忆

小人书——难舍的儿时回忆

作者: Dr茶叶 | 来源:发表于2018-12-24 22:55 被阅读2次

过去,很多小孩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都是从读小人书里的故事开始的。小人书——从上世纪40年代出生的人一直到如今的“70后”甚至“80后”都对其印象深刻,在那个电视尚未普及的年代,小人书以其经济、便携、内容生动的优势,陪伴了几代孩子的成长,是童年中最美好的记忆。

泛黄的纸张,只有巴掌大小的“小人书”,售价7分、1角或2角不等,拿来租的话,美美看上一天只需要一分钱。炎热的夏天和小伙伴低着头,围在一块看一下午,天黑都不知道,只有妈妈喊吃饭的声音才能把自己从书中拉回来。

那时候,生活还不像现在这么丰富,不要说电脑,手机甚至连电视都没有。但是在那个单调的年代,那时候的小孩子依旧过的充满色彩,对他们而言最好的玩艺儿当数“小人书”了。在“小人书”演绎的“连续剧”里,姜子牙在封神演义,孙悟空可以上天入地,诸葛亮可以呼风唤雨,白娘子有情有义,水浒的英雄们可以大闹江湖....

可如今“小人书”不见了,让70后80后去哪里寻找童年?

— 孤松

失去的美好事物,总令人怀念!比如说,童年。相信每个人对自己的童年都难以忘怀。然而,时空的距离太遥远,童年是拉也拉不回了。只能不停地怀旧,而怀旧犹如一张网,企图打捞一些过去的岁月,却什么也打捞不到,一切早已从网眼里流走,欣慰的是,我们还有小人书:深夜如此安静,只有两个孩子在跳舞,那就是我和小人书。相互愉悦的二个小人,在光的里面越变越小,时光又回转到童年,一次,两次,就这样又靠近了难忘的童年。

长生殿

六国封相

红楼梦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小人书的收藏逐渐升温,人们逐渐认识到,自家角落里已经被尘封的那些小人书原来有着非凡的价值。

收藏是快乐的,寻找短缺的书更是趣味无穷。据了解,连环画套书中有许多印量少的书,藏友们则称其为“混儿”,如天津“宋史”中的靖康之乱、王安石变法,天津《聊斋》中的张洪渐,中曲版《隋唐演义》中的后五册等等。

当你总是满怀着期望寻它的时候,期望本身就是一种让人愉悦的无形价值。其实,小人书收藏是不必要追求完美的,缺憾和怀念本身就是一种美。

相关文章

  • 小人书——难舍的儿时回忆

    过去,很多小孩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都是从读小人书里的故事开始的。小人书——从上世纪40年代出生的人一直到如今的“70后...

  • 儿时的小人书

    在我和弟弟妹妹成长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家家都穷,父母能够把几个小孩喂饱已经很不错了。 不过别家的爸爸妈妈趁墟时还是...

  • 《无戒学堂》许荣哲:《故事课1》|精选8堂课带你学会说故事

    儿时物质匮乏,家家都不富裕,那个时候最喜欢看的就是小人书,可以说小人书给了我文学启蒙。小人书通常几寸见方,不到半寸...

  • 小人书-儿时的伙伴

    某天, 热闹的街市,人潮涌动,随着人流漫无目的的逛着,我瞧见了人流里,路边摊的小人书,眼睛里就有惊喜,久违...

  • 小人书的回忆

    小时候看过的连环画不计其数,可惜只剩下这硕果仅存的几本,还是在母亲的细心保管之下才留下来的,很感谢母亲。 小时候对...

  • 远去的小人书,难舍的少年情

    文/宝木笑 在傍晚的街边,或者一些不冷不热的夜市和景点附近,我们有时会看到小人书再次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地摊儿上,仿佛...

  • 读《松侣》有感

    本文围绕松树描写了作者现在与儿时的往事。松树勾起了作者的不少回忆。两者难舍难分,亲如挚友,作者称其为“松侣”。而松...

  • 下套 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就会

    谦是我儿时的伙伴,他的家境不错,家里有成筐的小人书。这让院里的孩子们羡慕不已,大家十分渴望到谦家翻看小人书。 ...

  • 伟是我儿时的伙伴,他的家境不错,家里有成筐的小人书。这让院里的孩子们羡慕不已,大家十分渴望到伟家翻看小人书。 ...

  • 小人书

    儿时的启蒙读物应该是从小人书开始的。小人书大约有成人的手掌大小,最早的小书都是手绘的黑白线条画,绘画者就故事的情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人书——难舍的儿时回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dgt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