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作画,求的是“在似与非似之间”。不似,画牛像马,画樱桃像苹果,叫欺世;全似,画人把每根头发都描出来,就不叫艺术。如同白石老人作画,我的为师之道,也在“似与非似之间”,即是师非师,是课非课。
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我们就不妨放下架子,不以长者自居,不居高临下俯视学生,而应该蹲下来看学生,在教学中实现“平等对话”。还有,我们要理解学生。第一,好动、好问、好说是儿童的天性;第二,学生千差万别,参差不齐。坚信,只有差别,没有差生,要尊重差异。
总之,我们走下讲坛,走到学生中间去,和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平等相处。
“是师非师”“是课非课”中的“是”与“非”,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二者要处理得当,做到恰到好处。努力到一定程度,二者会融为一体,在教学中会“自然流露”。真的不要太像老师,不要太像上课。
太像那么回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