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1)复习课堂上曾经讲过依次的四个层次:无知-自知-觉察-习惯,(2)思考并理解:只知道自己在井底是不够的,如果没有觉察到对当下状态的不满,它还是不会往外跳;(3)切记:促使一个人做出改变的不是环境而是因对环境不满而产生的欲望!
无知的人不知道自己无知,傻子不知道自己傻。比如,见过这样一位妈妈,孩子学习不好,妈妈除了打就是骂,儿子特别烦。妈妈依然觉得是孩子不听话,不打不骂是不行的。所以每次孩子成绩不理想,不听话,当妈妈的还是依旧除了打,就是骂。这个妈妈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方法是无效的,也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不听话,她也不愿意去学习,也不愿意改变自己,因为她觉得自己没有问题,一切都是孩子的问题,就是孩子不好。这是无知,无知的人最可怕。
同样也见过这样一位妈妈,因为孩子出现厌学行为,这位妈妈非常焦虑,开始的时候总是指责老公,指责孩子。后来她觉得可能自己的心态,情绪,教育方法出现了失误。于是开始去找其他的人一起交流育儿心得,包括找老师学习,寻找新的途径。这个时候她已经有了自知之明,知道现有的方法无效,开始想要寻求改变。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个妈妈已经开始有自知。找到家庭教育指导专家,也找到心理咨询师,他们给妈妈指明了一些他们认为可行的方向,妈妈也尝试去做,去用,起初,她用的很生疏,事儿来的时候,依旧会生气,慢慢的,当要生气的时候,她会一下子意识到,我不应该生气,生气解决不了问题。可是又一时不知道怎么做,于是,她在暂时不知道更有效更合适的方法的时候,先选择暂停旧的方法,这个时候妈妈已经有了觉知。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一个人能够停住脚步,慢下来,就能心定,不产生过度情绪,定能生慧。心定了,就会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途径。能够随时随地停下来,时时想着去寻找有效合适的方法,时间久了,就会用的自然,灵活,成为一种好习惯,甚少再掉进旧有无效思维的坑里。当一个妈妈能够在亲子冲突中自动自觉的运用新的有效方法时,她已经进入不知道自己已具备了良好的面对现实,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拥有了直面问题,有效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有的父母知道自己的做法不合适,对于当前的无效,却觉得反正孩子也大了,就这样了,已经定型了,说什么都晚了,没法改变了,就这样吧。于是,在知道目前的状态不好,不理想,却不做任何改变,甚至有些破罐子破摔。这才是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让人恨不得踹两脚。知道了当下的状态不满意,就要去行动,去做,去改变。理想状态无论多么美好,不行动,不做,一切都是海市蜃楼,梦中花水中月。
一个人知道了自己当下痛苦的原因,却不做改变,是因为什么呢?尤其是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知道打骂指责孩子不对,却依然指责打骂呢?甚至知道某些方法可能会有好的效果,却不去做呢?听过一个段子,某女说,我知道我老公要啥,我就是不给他。我知道你不要这个,要那个,我就是不给你你想要的,你能怎样?真不能怎么样,您都不在乎,不愿意为这份关系做出改变,皇帝不急太监急。

内动力不足,动力不强,意愿度不够,看不到改变带来的价值与好处,可能种种原因都有吧。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内动力不足。
促使一个人做出改变的不是环境而是因对环境不满而产生的欲望!
或者说就是没有改变的欲望, 一个对任何事都没有欲望的人,做什么都没有动力。就如同一个对食物没有欲望的人,肯定不会想着要吃啥吃啥,一个对穿着没有欲望的人,肯定不会想要买什么漂亮衣服,要怎么搭配更出彩。
没有欲望的人,无法调动他的行动力。也就无法让他进行自我改变,自我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