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一个情形大家很熟悉,沙僧对大师兄说:“大师兄,二师兄说的对呀”。他又对二师兄说:“二师兄,大师兄说的对呀”。看到沙僧,你有什么感想?生活中很多人都是“沙僧”——缺乏独立思考的人。《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的作者狩野未希是日本人,他说日本教育重视传递知识,忽视教给学生如何去思考,怎么彻底思考?这是导致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一个原因。另外东方人喜欢说话不说透,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很多意思是从察言观色中秘密传递的,真的每次都能做到心有灵犀不点自通吗?文中指出最不想听到上司对我说的话的第一名是我说的话,你听懂了吗?很多人觉得对方这样问自己是对自己智商的侮辱,这不同于西方的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文化,也是中断彻底思考的另一个原因。
1、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百度的定义是批判性思维指我们在思维过程中,通过反思、分析问题来做出决定并解决问题。这种思维被定义成一种“理性的评判”,即一种基于逻辑和事实证据的评价方式。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有目的的思维,其目的是深入调查问题,并且非常注重取得问题的对策。批判性思维的特征有哪些?一深入仔细的调查;二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三区分不同点;四提出探索性的问题;五分析和解释信息;六评估证据;七知识的运用和转换;八独立思考和集体思考。
我认为运用批判性思维,实际上就是为观点找理论依据,我们可以在平时多加练习这项技能,书中给出思考根据三进阶练习,初级篇是向自己提问,思考根据,凡事多问为什么,促进思考。中级篇是一边做比较,一边自问为什么选择它,如果说初级篇的问题设置为“为什么选择A?”那么中级篇的问题可以设置为“为什么选择A而不是B?”可见中级篇练习中增加了思考的对象,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得说法更有说服力。
2、观点相互对抗,让思考更加深入,那么怎么增加观点?
作者给出四个技巧让思考更有深度。技巧1站在不可忽视者的角度思考,所谓不可忽视者的人选有彻底思考该信息与其有关联的人、对信息抱有期待的人、与该信息有直接关系的人。然后我们进入到对方的具体形象中,思考对方想得到什么。最后回归自己的观点,重新思考依据。技巧2用崭新的观点,获得不同角度的看法,站在没有利益关系的第三者角度来思考,随着时代场所还有文化背景发生变化,这观点还对吗?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技巧3一人辩证法,首先确定自己的立场;然后尽可能全面列出对立场的反驳;再次检验这些反驳,留下正当的反驳;最后将合理的反驳反应到立场里。技巧4通过反驳清单重新审视意见。
3提出好问题促进思考深入,怎么提出好问题?
作者提出好问题提法的十二项原则:一说清WHO、WHEN、WHERE、WHAT、TO WHOM、HAO;二为了什么目的?为什么这么有把握;三提问信息;四探究必要性;五数据是否正确;六检验模糊词;七引用相似但不同的例子;八确认事物的两面性;九契机、起因;十探究为什么是现在;十一询问长期性发展;十二以采访者姿态追问背景。
4活在未来V活在当下
人们常困在当下,逃脱不了现时现刻的枷锁,与此同时,少数人活在未来,用长期眼光考虑问题,这些人属于那少数的成功者。李笑来老师就是那少数人之一,他坚持思想活在未来。我们应该树立以终为始的思维,本书作者说:“预测将会发生的事,决定现在应采取的行动,描绘未来情节,获取现实的观点。”预测未来四步骤有哪些?首先设想方案顺利不顺利两种情况;然后思考对应的措施;继而思考该行动有没有实现的可能,思考该行动有没有现在执行的必要。
我从本书中获得的另一个干货是学会冷静,情绪和理性的关系紧密,愤怒时很难理性处理问题,作者给出14条交换意见的规则并且建议大家常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为什么他有那样的反应,当我们把焦点聚在这时,愤怒的情绪就会被转移了,从而冷静看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