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学生时代,班上有些人可以用“高光学霸”来形容。家庭环境良好,独特爱好,擅长竞技,广泛交友。炼狱高中时代,他们仿佛异类,用极少学习时间和极高成绩诠释天才的意义。
我,一个平庸众生,用仰视目光目送他们进入中国顶尖学府,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段经历曾让我崩塌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信仰基石,回味这场自尊和自信受伤的历史,绝非忆苦思甜博取同情。
今日复盘,带来这些巨大差异的,不仅是努力,更是正确的方向和选择。
过去,资源匮乏,人生目标很清晰,那就是战斗;在资源丰富的今天,人生不再是战争,而是一次次的投资和选择。这些选择背后的差异,是认知的差距。
点线面体论——是人生的缩影和复盘。一个职业,仅是“一个点”,你的贡献和价值回报永远存在天花板。倘若可实现N次“线性增长”,如合适时机入手暴增的房产股票,财富自由将不吝啬的张开手臂拥抱你。若所处行业和社会发展基本面的重合,那么恭喜,你将成为可以飞上天的那位。
所以,如何利用规律和趋势,借助平台和线性的优势,放大个人努力。
一万小时定律,可以专注,但成果未必。
自己的父辈是那个时代勤奋、正派、踏实的缩影,在命运的波澜中奋斗一生。文革、国企改革、下岗分流,房价上涨、子女教育……他们以独有的正派和热情,活得顽强乐观。但当身边“无所事事”的朋友通过买房,轻松赚到他们成百上千倍工资的钱?为什么今天在他们看起来生活和工作方式“不靠谱”的人,会活得那么不错?他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价值观,深深地受到了冲击。
写到这里,内心丝丝伤感。
貌似写的偏题了。
获得百倍收益的关键,并不是百倍努力。每个时代的高手都在利用社会和科技的底层逻辑撬动自己,实现跨越式的成长。
发扬精神、追随热情,你可能会很幸福,但未必能改变什么;
一万小时定律,你会进入心流,持续突破,但未必能成为公认的高手;
全心全意打磨一件事情,你会获得宁静,但未必能创造价值。
这个时代真正的高手——他们既懂得如何驱动自己持续地努力和积累,也懂得借助社会和科技趋势放大自己努力的收益。所有这些取得重大成就的人,最明显的共同特点,就是阶段性的非线性成长、跃迁式的上升。每隔几年,他们突然上一个台阶,眼界、想法、能力、调用的资源和身价都完全不同。这就是利用规律放大个人努力的结果。
写到这里,要多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我仍在不停的反问自己。
要多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