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二一七:到哪里去求“贯通”
九川问:“此功夫却于心上体验明白,只解书不通。”
先生曰:“只要解心。心明白,书自然融会,若心上不通,只要书上文义通,却自生意见。”
“致良知”的学问,到哪里去求贯通?自然是到广阔的时间天地里去求贯通,读书时在书中求贯通,做事时在事上求贯通,打躬作揖时,在打躬作揖的过程中求贯通。反过来讲,读书时无法在书中求得贯通,做事时无法在事上求得贯通,打躬作揖时无法在打躬作揖的过程中求得贯通,种种情形里,求贯通的去处只有一个,那便是回到心上求贯通。读书、做事、打躬作揖等等,都只是“致良知”的实践场、效验地,而人心才是“致良知”的根本。《大学》讲“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论语》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抓住了根本,也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阳明心学的世界里,有一个共通的根本,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中庸》所讲的“大本达道”,这个“大本达道”便是视天下万物与自身为一体的心,此心之外,再无他物;此心之外,别无他事;此心之外,更无他理。如此一来,所有的问题、麻烦都大可不必在别处求答案,最好的答案只在此心。所有的问题、麻烦的解决,只是求此心的贯通,求此心发动意之灵明而已,王阳明将其概括为“致良知”。
陈九川问:“‘致良知’功夫却然能在心中体察、效验明白,只是用以穿求解构书义时是行不通的。”
阳明先生说:“只要在心上体会求解就好。心里明白了,书的宗旨大意自然也就融会贯通了,如果心中不明白通畅,只穿求解构书中文义以求贯通,反而会生出自己错误的见识。”
关于读书,陶渊明描述过他的境界——“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段描述不正和王阳明所说的“心明白,书自然融会”交相印证吗?陶渊明讲自己“不求甚解”,是洒脱地不过分在句读上穿求,他所求的是“会意”,王阳明讲“心之发动处谓之意”,也就是说陶渊明讲求的是心之发动与书中境界的交互,其实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心领神会”,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神交”。倘若不是心领神会,不是快意神交,哪里会有什么“便欣然忘食”?韩愈讲得也很明白——“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传道传的是神,解惑解的是心。
至于什么是在心上求贯通,或者说什么才是心上的贯通?王阳明有个基本的认知——人人内心都有“良知”——即便是盗贼你喊他为盗贼时,他也会忸怩起来。“良知”不是什么玄妙的东西,不过是心发动所在的一点灵明。只需静心找见这一点灵明,时时存养这一点灵明,遵循它的指引不断前行就是了。无论这一点灵明有多微渺,都足够照亮一个人全部的人生。无论这种前行有多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回头去看时都注定是熠熠闪光的人生。
从这个视角来看今天的教育,孩子的书读不通的时候,老师和家长更多的是在书上去寻求贯通的办法,诚如王阳明所说:“若心上不通,只要书上文义通,却自生意见”,让读不通书的孩子在书上求贯通,无异于缘木求鱼。书读不通时,根本在心,还是回到心上求贯通为好,做人、做事又何尝不是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