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曲娅菲
来源|《深度工作》
字数980|阅读3分钟
“人性的本质是主动的”,权力随时随地都在你自己的手里。——崔璀《做自己人生的CEO》。
最近在读崔璀的这本书中,学到了一些在职场中工作的思路,很多时候我们嘴上说事是事,情是情,但常常感性的把两者分不清楚。
容易纠结的这种感觉是怂吗?其实究其根源不是,是骨子里的正直和善良。同时也是人格的不独立和不自信。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28662/da6c6403234bb611.jpeg)
不理性的情绪表达自然就会影响到我们与周围一切的关系,这种关系无论是对于职场、家庭还是朋友,都会对彼此造成伤害,那么怎么办呢?其实还是把事和情分清楚。
即使关联的对方不在意,你也要理性客观的把你的底线和原则沟通好,因为这关乎接下来的关系是否能更和谐和长久。
我们常常说向内归因,孔子也让我们凡事反求诸己,但是大多数时候人们还是喜欢把问题往对方身上推脱,这也不是完全没有担当,人性骨子里就有这样的本性,也就是自私的基因。
所以当一个人能一如既往对你保持善良包容,和时不时的对你恶语相向,都有他的道理和理由的。你只需心平气和下来,理清一下关系,然后用一种温和并铿锵有力的态度予以回复,告诉对方你能接受的底线和原则是什么,以及你期望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继续相处。
仅此而已,连动心都不要,因为浪费精力,在一个心里眼里没有你的人面前,你需要做的就是勇敢保护自己的一丝尊严。同样,在一个真心设身处地为你着想的朋友那里,你也要一直心存感恩。
之所以有时候会出现纠结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目前的环境圈子局限,有些时候说明环境不适合你呆了,所以你在环境里会不舒服。这时候也需要听从内心的真实声音,是否下决心换个环境去重新来过。
有些时候不是你做的不好,也不是别人做的不好,仅仅是磁场变了,此刻的环境不适合你了,所以需要梳理一下,给自己未来一个更大的期许。
我们常常说要圆融,要像古代的钱币一样,要外圆内方,内心需要保持初心和纯粹,双眼可以仰望星空,但双脚必须脚踏实地。所以我们要成长,要磨平菱角,要更好的适应环境。
道理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为了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放弃做自己,这件事是否值得做?
就像Beyond在海阔天空里唱的那样“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选择着违背大众的活法也意味着要承受不被理解,常常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要勇敢,要努力,要充满希望。听从内心做真实的自己吧!不要因为环境而变得面目全非,而要随着时间,变得温润如玉,温文尔雅。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