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到今天,人们习惯了许许多多“习惯”:出门戴口罩、勤洗手、不聚会、少出门。还有许多自我形成的习惯,比如睡懒觉、看电视、玩手机、减少吃饭顿数……在共同习惯前提下,自己也养成了每天的生活规律。阅读、看新闻、写心得。
阅读没有多大收获,不能怪罪家里的小盆友。因为阅读需要安静,电视声音、孩子玩耍嬉闹声音、不时看手机微信等已经背负了阅读不佳的罪过。一本外国人写的书,一个自认为水平一般的译者,又成为阅读不下去的理由。阅读的失败成为事实。
看新闻仅次于做饭吃饭。因为从早晨开始“三分钟新闻”开启对疫情、国内外事情的了解。饭后,手机新闻网逐个翻看。放不下的每天新增确诊病例数、病死数等,从武汉、湖北到全国各地。这个几乎失去记忆力的年龄,还是没有把关键的数字忘掉。看着听着,心里忧虑着,甚至思考着以前从不去想的一些问题。每天晚间的新闻联播必须看。关注着中央、国务院和地方抗疫的情况,这种习惯可能是几十年在政府工作养成的。
看着新闻,看着抗击疫情的报道,不停留在放到心里,说给家人,也用愚笨的思路书写真诚的心扉。或表达对疫情的担忧,或赞颂医护人员的忘我境界,或赞美奋战在抗击疫情的各条战线的工作人员,或哀悼被病毒夺取的生命……于是每天把写作当成一件神圣的事情坚持下来。
喜欢写作由来已久,虽无佳作,却不改初心。过去在笔记本上写,疫情发生后,就在“简书”平台上写。有一个作协的年轻主席,似乎喜欢自己的写作风格,时常索文。还有一位杂志编辑,或处于对自己的鼓励,也偶尔索要拙文。他们不管出于何种原因,自己都很感激他们,每一篇作品都是修改后发出,以示态度的严谨和对文学的尊重。
对于一气呵成之作,不轻易发表。包括在简书平台上,也要反复修改,字斟句酌以后再发。当日时间不足,后面还会补改的,不能播撒文字垃圾,不能浪费编者、审者、读者的时间。
关于疫情方面的作品,最近几乎篇篇都是。但有关部门征集作品的时候,自己又没有信心参加了。可能写的太多,说的太多,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没有主题故事可讲的文章,就像堆放一堆烂肉,不如不写。但转而想到了外甥女一家四人参加抗击疫情的感人情景。
有了载体,有了灵魂。构思一下,认真思考,写一篇短文把最基层、最普通、最亲近的人写出来。或许,越是身边的人与事,越容易打动人心。一旦有了思路,则心无旁骛坚持下去。相信自己,用真诚、质感和朴素的笔触,把身边普通人内在流动着不普通的精神境界展示出来。往往普通的外表不是普通的人格。朴实无华的外貌反映不出内心世界的伟大与美好。
做一个发现者会让自己更充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