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好文学习
一起来读《经典常谈》(25)

一起来读《经典常谈》(25)

作者: 惑惑来了 | 来源:发表于2023-03-14 07:45 被阅读0次

    散文发展到清代,那就不可不提桐城派。为什么叫桐城派呢?因为它的开山鼻祖方苞和集大成者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所谓“天下文章在桐城”,可见这一流派在当时影响之大。桐城派的势力,一直绵延了二百多年,一直到民国初期还有影响。

    1.方苞

    方苞是桐城派的开山鼻祖,他是第一个提出“义法”的人。“义”就是用意,是层次;“法”是求雅、求洁的条目。所谓雅,就是纯正,就是写文章时不能使用语录中的话,也不能使用骈文中的华丽语言、诗歌中的俊俏之言、《南北史》中的轻佻语言以及佛家之语,后来又加上不能引用注疏中的语言和尺牍之言。(我的理解就是完全原创)所谓洁,就是要俭省字句。这些“法”其实都是从八股文的格律引申出来的,因为方苞本文就是一个八股文创作的大家。

    方苞论古文,认为儒家的“六经”和《论语》《孟子》是根源,得其支流而义法最精的是《左传》和《史记》,其次是《公羊传》《榖梁传》《国语》《国策》,还有两汉的书与疏,以及唐宋八大家的文,再往下数,就是明朝的归有光。这就是桐城派的文统论。

    不过,方苞受八股文的束缚太严重,他只学到了《史记》、欧阳修、苏轼、曾巩、归有光的一部分,严整却不雄浑,又缺乏情韵,而在情韵这方面,姚鼐就要突出许多。

    2.姚鼐

    姚鼐是乾隆年间的进士,在八股文的创作上是极为用功的。他的文章具有所谓的”阴与柔之美“,主张诵读,又讲究虚助字,其实都是来源于八股文对于声调的讲究。当时的汉学家流行考据之风,就不免言辞繁琐。姚鼐提出了义理、考据与词章三端相济的理论。但是他的义理不够深刻,考据有很多错误,突出的还是自己在词章上的成就。

    姚鼐编选了《古文辞类纂》,成了桐城派的经典之作,不过曾国藩评价说“有物之言”太少,一句话道出了桐城派的通病。攻击桐城派的人说他们空疏浮浅,说他们范围太窄,其实是很中肯的。不过,他们组织文章的技巧,表达情意的技巧,也确实是不可抹杀的。

    3.阮元

    姚鼐之后,桐城派就呈现出了衰微之势。这时候仪征的阮元提出了骈文正统论。他说用韵用排偶的才是文,散行的只是“笔”,或是“直言”的“言”,“论难”的“语”。他所谓的韵,兼指句末的韵和句中的“和”而言。

    阮元对韵其实是有曲解的。南北朝所谓“文”“笔”,本来有两种意义:“有韵为文,无韵为笔”,是当时的常言——韵只是句末韵。阮元根据这种说法,却将“和”也算是韵,这是曲解一。梁元帝说有对偶、谐声调的抒情作品是文,骈体的章奏与散体的著述都是笔。阮元却只以散体为笔,这是曲解二。他的响应者比较少,没有形成宗派。

    4.曾国藩

    曾国藩对桐城派有中兴作用。他把姚鼐义理、考据、词章三端相济的说法发扬光大了。他反对当时一般考证文的芜杂琐碎,也反对当时崇道贬文的议论,以为要明先王之道,非精研文字不可,各家著述的见道多寡,也应当以他们的文为衡量的标准。桐城文的病在弱在窄,他却能以深博的学问、弘通的见识、雄直的气势,使它起死回生。他才真回到韩愈,而且胜过韩愈。他的眼光显然比姚鼐大得多,他的弟子又多,就这样把桐城派的寿命延续了几十年。

    五四运动后,白话文就发展起来了。

    全书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起来读《经典常谈》(2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edh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