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艺术设计(本节可参考王受之先生的《世界现代设计史》一书)
一.西方的古代设计
在14至16世纪,欧洲许多国家先后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在这场前后延续两百多年的运动中,文艺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对后来的欧洲文化艺术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
中世纪,欧洲的家具设计与制作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出现了佛罗伦萨、罗马、和威尼斯三个生产制造中心。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陶器以“马略卡式陶器”著称,这种陶器成型后素烧,然后施白色陶衣,彩绘经二次烧成,纹饰色彩以黄、青、绿、紫为主,早期纹饰为植物、鸟兽、纹章等,晚期以神话故事、人物、日常生活等场景为主。
巴洛克风格
16-17世纪交替时期,巴洛克设计风格开始流行,其主要流行地区是意大利。巴洛克原意是指畸形的珍珠,作为一种设计风格,它追求标新立异、活泼浪漫,如家具设计,用曲形弯腿取代文艺复兴时期的方本和旋本造型的腿,造型夸张、奔放的涡形装饰表现出一种流动性,深受贵族阶级欢迎。
洛可可风格
洛可可原意是指岩石和贝壳的意思,特指盛行于18世纪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的一种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室内装饰和家具设计领域。其基本特征是具有纤细、轻巧的妇女体态的造型,华丽和繁琐的装饰,在构图上有意强调不对称。装饰题材有自然主义的倾向,最喜欢用的是千变万化地舒卷着、纠缠着的草叶,此外还有蚌壳、蔷薇等。洛可可式的色彩十分娇艳,如嫩绿、粉红等,线脚多用金色。从发展根源上说,洛可可式是巴洛克式风格的延续,同时也是中国清式设计风格严重侵染的结果,所以在法国,洛可可又称为中国装饰。洛可可的家具的腿部纤细而弯曲。家具多用平面的贝壳镶嵌和沥粉镀金。
18世纪乃至19世纪的产品生产与设计可以说是仍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中,新与旧的产品形式、风格交替,有时又是十分矛盾和混乱的。在陶瓷设计和生产方面,英国的魏德伍德首先将一个传统手工业的家庭式陶瓷作坊转变为有艺术设计品格的新型工厂。金属工艺方面,保尔顿引入机械生产方式进行大规模生产,但他的设计基于新古典主义风格,崇尚几何的简洁性,但又有古典纹饰的广泛使用,以适应市场需求。
二.近代的设计
背景:
①产业革命后,设计不仅面对着市场的需求,更重要的是面对着机械化生产中如何生产出合乎实用功能和美的产品问题,面对大机器生产,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设计质量一定意义上就是产品质量,而对于产品形式和美的追求,亦成为设计师所追求的目标所在。
②19世纪的一些设计产品开始注重功能与形式的结合,并开始形成自己的美学风格,出现了别具一格的“美国制造体系”,并规范着设计的开展。在设计史上19世纪最具历史性的事件是1851年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办的世界首届国际工业博览会(水晶宫博览会),展览会的主要场馆是当时采用钢铁和玻璃材料建造的大型建筑“水晶宫”。参展产品绝大部分产品都是一种用繁琐雕琢和不和谐的装饰来掩盖粗糙丑陋的工业产品。这表现了当时设计所无法避免的时代局限性。从总体上来讲,这次展览在美学上是失败的,它真正的价值在于开创了钢铁和玻璃两种新材料的应用。
历年真题回顾及重要题目补充
1.莫里斯
威廉莫里斯是英国艺术与手工业运动的领导者,被誉为“现代设计之父”。威廉莫里斯在纹饰设计上坚持崇尚哥特式风格,从自然中汲取设计灵感,注重设计的统一完整。莫里斯强调设计的基本原则:艺术和设计是为大众服务,设计工作必须是集体活动。莫里斯主要的工艺美学思想,强调手工技能的优越,否定机械生产;强调设计者与技术工程师的沟通;艺术风格上强调回溯中世纪:晚年关注乡村手工艺,意图以其清新自然之风改变工艺的浮华状况。但是莫里斯的设计流露出消极的一面:他反对机械,相对于功能因素更为重视设计的表面雕饰。代表作品有住宅“红屋”,壁毯“果树女神波莫娜”,书籍装帧“坎特伯雷故事集”。他还成立了世界最早的由艺术家领导的设计事务所。莫里斯的设计实践开一代新风,设计思想则直接促成了英国艺术与手工业运动高潮的到来,而且还影响到欧美的新艺术运动。
*2.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是19世纪下半叶起源于英国的一场具有实验性的设计运动,后发展成为一场国际运动。工艺美术运动主张美术与技术结合的原则,要求美术家从事产品设计,反对“纯艺术”,在工业设计史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原因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它的理论指导是作家约翰·拉斯金,主要代表人物是艺术家、诗人威廉·莫里斯。这场运动受到日本艺术的影响,影响主要集中在首饰、书籍装帧等方面。
3.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并发展的一次影响面相当大的“装饰艺术”运动,是一次内容广泛的、设计上的形式主义运动,涉及十多个国家,从建筑、家具产品、首饰、服装、平面设计、书籍插画一直到雕塑和绘画艺术都受到影响,延续长达十余年,是设计史一次非常重要的形式主义运动。
新艺术运动主张人类生活环境的一切人为因素都应经过设计,新艺术运动的艺术家们反对将艺术划分为纯艺术与实用艺术或大艺术、小艺术,认为艺术家不应仅致力于创作单件的“艺术品”,而应创造出一种为社会生活提供优美环境的综合艺术。比利时和法国是新艺术运动的主要策源地。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中最有名的是凡·德·威尔德。另一位大师是维克多·霍塔,他的经典作品是1893年在布鲁塞尔设计的“霍塔旅馆”,精美的装饰和统一典雅的风格,成为新艺术设计中最经典的作品之一。
4.亨利·凡·德·威尔德→理性
威尔德是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的核心人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杰出的设计家与设计理论家,主要从事平面和产品设计,他的设计理论和实践都使他成为现代设计史的重要奠基人。他在比利时时期主要从事新艺术风格的家具、室内等设计。他在德国时期,他创立了魏玛工艺美术学校即著名的设计学院包豪斯的前身。他坚持以理性为自己设计的源泉,在设计审强调功能但不排斥装饰,而是合理利用装饰为产品设计的目的服务。他还参与现代设计运动,是工业同盟的创始人之一,在德国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巴黎和南锡是法国新艺术运动的主要集中地。最著名的有萨穆尔·宾创建的“新艺术之室”、“现代之家”和“六人集团”。
5.巴黎地铁设计:
吉马德是法国新艺术的代表人物。法国新艺术运动受到唯美主义与象征主义的影响,追求华丽、典雅的装饰效果。吉马德最有影响的作品是他为巴黎地铁所作的设计,所有地铁入口的栏杆、灯柱和护柱全都采用起伏卷曲的植物纹样。这些设计赋予了新艺术最有名的戏称—“地铁风格”。
新艺术运动到晚期具有明显的商业化倾向,在受到商业和大众青睐的同时开始式微,由此催生了“装饰艺术运动”的产生与发展。法国作为装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和运动中心,装饰艺术风格雨产品设计取得了很高成就,主要体现在家具、陶瓷、漆器、玻璃制品等方面。
3.现代设计
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都为现代设计萌芽和形成作出了贡献,但他们都回避机器生产这一现实去寻找新时代的设计方法和风格。这种否定机器生产的思想,从根本上没有为现代工业生产创造出合理的设计艺术理论,无疑会阻碍工业设计的发展。从20世纪初期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这段时间内不少设计师在正视现实的前提下,不得不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现代主义设计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
包豪斯
包豪斯1919年在德国魏玛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这也是世界第一所推行现代设计教育、有完整的设计教育宗旨和教学体系的学院。其创始人是德国著名建筑设计师、设计理论家沃尔特·格罗皮乌斯(格罗佩斯)。包豪斯自创办至1933年被德国法西斯关闭、经历了短短14年时间,其间三次迁校,由此形成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魏玛时期、德绍时期、柏林时期。
校长设计思想教学特点
时间 阶段 校长 设计思想 教学特点
1919-1925 魏玛时期 格罗佩斯 理想主义 双轨制教学
1925-1932 德绍时期 汉斯·迈耶 共产主义 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1932-1933 柏林时期 密斯·凡·德·罗 实用主义 以建筑为中心
包豪斯的设计思想
1,主张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
2,强调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
3,认为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包豪斯的教学
1.包豪斯的教学体系
包豪斯的教学体系,完全是根据格罗佩斯的主张建立起来的。他坚决反对艺术与技术的分离,主张艺术家、建筑家、技术人员应该充分合作,抛弃纯理论知识和单纯书本的教学方法,主张“艺术与技术”、“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制度。
包豪斯的教学体系的建立分为两个阶段,即魏玛时期和德绍时期。魏玛时期是包豪斯教学体系的初建期,教学上采用“双轨教学制度”,每一门课程都由一位“造型教师”(形式导师)担任基础课教学和一位“技术教师”(工作室导师)共同教授,使学生共同接受艺术与技术的双重影响。
“形式导师”负责教授形式内容、绘画、色彩与创造思维内容;“技术教师”负责教授学生技术、手工艺和材料学内容。
1925年,包豪斯迁到德绍后,自己培养的技术与艺术兼备的学生加入教学阵营,原来的“双轨制”教学宣告结束,成熟的教学体系逐渐形成。
在格罗佩斯的指导下,包豪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艺术设计教育思想:
①设计中强调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
②将手工艺技术同机器生产结合起来;
③强调各类艺术之间的交流融合;
④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既有动手能力、又有理论素养的人才;
⑤将教学同社会生产相结合,使教学成果付诸实践。
2.包豪斯教师
①约翰·伊顿,瑞士画家。他的教学有两个方面特别重要:一是强调色彩、材料、肌理研究,特别是平面或立体形式研究;二是通过对绘画的分析,找出视觉的规律,特别是韵律和结构规律,培养学生对自然事物的观察的视觉敏感性。约翰·伊顿还是最呈把色彩体系引入现代设计艺术教育的教育家之一,但由于他的宗教和神秘主义色彩给包豪斯教学带来了负面作用。
②瓦西里·康定斯基,画家、美学家、音乐家、诗人和制作家,抽象主义美术和美学的奠基人,长期活跃于欧洲众多的国家。
康定斯基是现代抽象艺术理论和实践的奠基人。他的《论艺术精神问题》(1911)、《关于形式的问题》(1912)、《点·线·面》(1923)等都是抽象主义艺术理论的经典之作。康定斯基到包豪斯后,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基础课。他开设了“自然的分析与研究”、“分析绘图”等课程。其教学完全是从抽象的色彩与形体开始的,然后把这些抽象的内容与具体的设计结合起来。他对包豪斯基础课的主要贡献体现在“分析绘画”和“色彩与形体的理论研究”两个方面。包豪斯的基础课程是在1925年迁到德绍之后才建立起来的,这与康定斯基的工作是分不开的。他的《点·线·面》也被编入到《包豪斯丛书》。
③保罗·克利,著名画家、抽象派绘画大师,包豪斯基础课教学奠基人之一。1920年受格罗佩斯之邀到德国魏玛的包豪斯当基础课教师。在包豪斯开设自然现象分析,造型、空间、运动和透视研究等课程。克利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把理论课和基础课、创作课联系起来,使学生得到很大启发。
④莫霍里·纳吉,匈牙利画家,是一位自学成材的设计家、艺术家。纳吉受俄国构成主义影响强烈,作品具有强烈的理性特征,绝对抽象。纳吉十分重视机器,他把包豪斯注重艺术、手工艺转变到强调理性思维、技术知识的教育上。在他的影响下,学院的教学方向开始朝大工业化生产转化。
包豪斯的学生
在包家斯的学生中,有一些对包豪斯和现代设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马谢·布鲁尔和赫伯特·拜耶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两位。
①马谢·布鲁尔,布鲁尔在包豪斯最大的贡献是充分利用材料的特性,创造了一系列简洁、轻巧、功能化并适于批量生产的钢管椅,造型轻巧优雅,结构简单。1925年他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把钢管椅子,为了纪念他和老师瓦西里·康定斯基的友谊,这个椅子就称为“瓦西里椅子”。在他之后钢管家具简直成为现代家具的同义词,仿效者趋之若鹜,风行了几十年之久。
②赫伯特·拜耶,生于1900年,在绘画、摄影、平面设计等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1925一1928年他负责包豪斯的印刷设计系,设计了大量广告路牌、促销广告、标志等。他的字体设计别具一格,一般采用非常简单的字体,他创造的无饰线体成为世界字体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版面设计用非对称方式,明显受风格派影响。
包豪斯的历史作用及影响
1.包豪斯对设计教育的影响:
1)包豪斯建立了整套的设计艺术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认清“技术知识”可以传授而“创作能力”只能启发的事实。给后来的工业设计科学体系的建立、发展奠定了基础
2)包豪斯从事的设计实践真正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形成了真正的理性主义设计原则,填补了现代艺术与技术、手工业与工业间的鸿沟。
3)包豪斯设计教育造就了德国的设计风格:高度的理性化和严谨的功能化。
2.包豪斯设计教育的局限:
1)过度重视构成主义理论,强调形式的简约,忽视了人对产品的心理需求,形式机械、呆板。
2)包豪斯抨击旧的艺术形式,排斥各民族的历史,导致千篇一律的国际主义风格。
3)产品设计还停步在传统产品设计上,对富含技术的现代汽车、家电等相关设计的产品少有探讨。
4)未处理好工业和传统工艺直接的关系,对时代技术条件、机械化批量生产的方式和经济概念趋向抽象的美学追求,很少从实际生活需要进行考察。
密斯·凡·德·罗
密斯(米斯)生于德国。1907年,他与格罗佩斯一同在贝伦斯的事务所工作,受到贝伦斯的很大影响。1928年,他提出了“少即是多”的名言,提倡纯净、简洁的建筑表现。1929年,密斯设计了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的德国馆,他突出地运用了现代主义建筑的几乎全部基本特征,简单,功能主义,理性主义和减少主义的形式,加上为这个建筑设计的家具。特别是著名的现代主义经典椅子——巴塞罗那椅子,使密斯一举成名,成为世界公认的设计大师。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的德国馆是密斯设计生涯上的重要转折点和里程碑。
密斯的一个重要的30年代 于1931年担任包豪斯的第三任校长。他首先结束了学校长期受到泛政治思想干预的状况,努力把学校政造为一个单纯的设计教育中心。他认为只有建筑设计能够使设计教育得到健康的发展,因而这种以建筑为核心来凝聚其他专业的做法一直贯穿于密斯的任期中。
1938年,密斯移居美国,任伊利诺理工学院建筑系教授。他通过自己一生的实践,奠定了明确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并影响了好几代的现代建筑师和设计师,很少有人对现代建筑的影响能够有他那么大。美国作家汤姆·沃尔夫曾在他的著作《从包豪斯到现代》中提到,密斯的原则改变了世界都会三分之一的天际线,这并不夸张,反映出了他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西格莱姆大厦(分析密斯设计的西格莱姆大厦10分)
1958年密斯·凡·德·罗与菲利普·约翰逊合作设计了纽约西格莱姆大厦,西格莱姆大厦是世界上第一座“玻璃盒子”的高层建筑,完全没有表面装饰,结构简单明确。代表了国际主义设计的最高成就,又标志着国际主义对现代主义设计宗旨的一种背离。西格莱姆大厦是密斯“少即多”的减少主义设计思想的产物。这种减少主义设计曾是现代设计的经典思想核心。但在西格莱姆大厦的设计中,为了达到减少主义的思想深度和要求,出现了不顾功能,只关注减少主义形式的倾向。密斯不仅为大厦设计了理性而严谨工整的格子式网状表面,还为大厦设计了特殊的窗帘,这种专用窗帘只具有三种开合方式“全开、全闭和半开半闭,这样便可以减少随意性,达到工整外表形式要求。大厦室内没有任何装饰,只有黑白两色的安排和几何的组合。为了减少而相应的出现了形式上的规定性,而为了减少主义形式的出现,则最终部分地牺牲或伤害了功能,导致了功能服从于形式的结果。在意识之中,功能至上的现代主义原则便不声不响地被现代主义的代表国际主义、减少主义给突破了。事物走向了自己的反面。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设计艺术界始终保持两种不同的发展路线:一个是国际主义的、大企业的、大众的、主流的;另一个是独立的设计事务所的迅速发展,并开始进入新的设计领域:企业形象系统设计,这也是美国设计界的重大发现。
美国的办公家具和用品设计最能代表这一时期的设计发展方式,其中最重要的设计和生产厂家是诺尔集团和米勒公司。
1、诺尔集团
诺尔集团是由美国著名设计师汉斯·诺尔等人组成的工业设计集团,主要从事家具设计和室内设计。现代主义大师米斯对诺尔集团的影响非常大。1948年诺尔夫妇获得生产米斯的“巴塞罗那椅”的专利。此外,诺尔集团还生产了米斯的布诺尔椅子以及其他一些欧洲设计师的椅子
代表人物:艾洛·萨里宁 对诺尔集团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他是美国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和家具设计师,是美国战后设计师的杰出代表。他破了功能主义的几何形结构,而采用有机曲线造型。其建筑风格具有浓厚的有机造型色彩,属于比较典型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如他设计“胎式椅”,采用塑料模压成,配以织物软垫,十分舒适宜人,被誉为世界上最舒适的椅子之一。
2.米勒公司
米勒公司与诺尔集团齐名,同是美国著名家具和室内设计厂商。因其老板赫尔曼·米勒而得名。20世纪40年代末期,公司从传统家具生产转向现代家具设计生产,逐渐成为美国西部家具设计的生产中心。
代表人物:查尔斯·依姆斯,1936年毕业于克兰布鲁克艺术学院,美国著名家具与室内设计师之一,对米勒公司家具设计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善于利用胶合板、塑料、纤维板、铸铝等新材料与新工艺进行家具设计创新,运用人体工程学原理进行设计。1946年,现代艺术馆专门为其举办了胶合板家具设计展,同年他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进行了系列新材料、新工艺的试验,设计生产各种胶合板椅。
二战后的德国,几乎是在废墟上开始国家的重建工作的,经过约十余年的努力,迅速恢复了经济,甚至创下了经济奇迹,其原因:一是战前德国已经建立起来的有着坚实基础的设计体系力量;二是德国人严谨、求实的作风与那种把生活本身都看成是一个数学问题的独特性格。
战后“包豪斯”——乌尔姆设计学院
1950年,爱歇·舒尔 在乌尔姆市建立了德国战后最重要的设计学院一乌尔姆设计学院(ULM).1953年,学院开始正式教学活动。学院以理性主义设计,技术美学思想为核心,倡导系统设计原则培养了一批新一代的设计师。其设计艺术思想被德国重要的家电公司劳恩公司广泛实施,把设计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形成了所谓的“布劳恩原则”。在乌尔姆设计理念的影响下,德国产品渐渐以理性、可靠、高品质、功能化的特点闻名于世。
乌尔姆设计学院是战后德国理性主义技术美学思想的核心,是战后对德国工业设计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教学机构,其影响不亚于包豪斯。学院在继承包豪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进一步发展了功能主义美学思想,建立了高度理性的系统设计理论为企业输送了大量的设计人才和设计方案,是战后“新功能主义”的代表。
1.以科技为基础的设计教育体系
乌尔姆设计学院的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的核心内容:是把现代设计完全建立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培养科学型的现代设计师,提高工业产品设计,建筑设计,平面设计等的总体水平,为德国的工业发展服务。
乌尔姆设计学院的首任院长是马克斯•比尔,他在很大程度上遵循了包豪斯的理论学说,教学中注重探讨产品的形式和功能,技术之间的关系;设计中强调“形式服从功能”。到1957年,由托马斯·马尔多纳多接任院长,他认为设计是理性的,科学的。技术的,于是完全抛弃了艺术课程,代之以各种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的课程,其基础课程也注重学生理性视觉思维的培养,从而发展成为理工型的设计教育典范。乌尔姆设计学院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现代设计教育拥有了以理工类学科为依托的工业设计和建筑设计的理工型和以艺术为依托的平面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等的艺术型这两大类型体系。
2.系统设计原则
乌尔姆设计学院在设计理论方面的最大贡献是系统设计原则,该理论的提出为德国工业设计史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所谓系统设计理论就是指,以高度秩序化的设计整顿混乱的人造环境,通过将纷乱的客观物体至于相互联系的环境中,使产品在某些方面建立一种联系,从而使杂乱无章的环境变得具有关联性和系统性。
战后意大利的现代设计
这一时期是奠定了意大利在世界设计艺术界地位的重要阶段。
战后,意大利受美国财政援助,现代主义设计呈现出美国特征的倾向。但同时又强调理性主义与意大利传统文化的结合,以及设计的人文主义的重要意义,为意大利设计艺术摆脱理性主义,走向后现代、多元化、个性化奠定了基础。进入到20世纪50年代,意大利基本形成了自己的设计艺术风格。在1951年的“米兰三年展”上,展出了打字机,摩托车,灯具,汽车等,第一次向世界宣示“意大利设计风格”的形成。
1.奥利维蒂公司与意大利设计的发展
奥利维蒂公司由 卡米罗•奥利维蒂 于1908年创办。公司早年生产办公用品,后来转向电子设备产品,是意大利最早接受并建立现代设计艺术体系的企业。1913年奥利维蒂公司设计了第一台打字机。
代表人物
马塞罗·尼佐利,1949年设计的“词典80”打字机和1950年设计的手提式“字母22”被认为是打字机设计的突破,其产品造型具有明显的雕塑风格。
爱多尔·索特萨斯(艾托·索扎斯)——是意大利战后最具传奇色彩的设计师,意大利激进设计运动的领袖人物,是20世纪最伟大的设计师之一。20世纪80年代仍然活跃在世界设计舞台,是著名的“孟菲斯”的主要倡导者,跨越了设计史上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阶段,设计风格以多变相奇特帮称。他的设计动机来自两方面:美国的波普文化和印度宗教的神秘主义和原始文化。索特萨斯是1975年“全球工具”组织的发起人,又组织了80年代最有名的孟菲斯设计运动,其激进前卫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实践使他成为意大利设计界尤其是设计探索运动中举足轻重的领袖人物。
2,意大利反主流设计
20世60年代,出现了一批激进的设计师,他们反对现代主义及其倡导的理性设计思潮,他们反对50年代后期意大利产品设计越来越追求豪华、奢侈、讲究装饰的设计趋势,反对设计只为消费者的使用,而忽视设计对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大众文化影响而的设计艺术思想。他们开展了一场反对大规模工业生产,反“技术时尚”风的设计艺术运动,被称为反主流设计或激进设计。
代表人物有 爱多尔·索特萨斯,主要组织有“阿基米亚集团”,三人设计组等。
爱多尔·索特萨斯反对国际主义设计标准化导致的非个人倾向,反对现代主义标准化和工业化的设计主流,主张个性的、自我的、表现的、精神的设计艺术思想,称他的设计是“反设计”是很恰当的。
战后日本的现代设计
20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设计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它的传统与现代双轨并行体制。
1,是注重手工艺传统的继承发展,保持和发扬民族特色,使早传绕陶瓷、漆器、金工、家具等设计更具国本文化的课。
2,是批量生产的高技术产品如照相机、高保真音响、汽车等,在设计制造上既有传统工艺的精工精致,又是高科技的集中体现,日本的设计实际上走着两者结合平衡发展的道路。
日本设计战后迅速发展的具体措施:
①1947年日本举办“美国生活文化展”,介绍美国生活文化和生活方式,同时对美国的设计予以介绍和关注。此举办了一系列相关展览,这些展览使新一代的设计师受到很大启发。
②一些设计院校相继成立,块始培养设计人才,到50年代,日本已经有六所工业设计的高等院校。
③50年代初,日本还邀请了美国著名的设计师雷蒙·罗维到日本讲授工业设计,亲自为日本设计师示范工业设计的程序与方法,这些讲学活动使日本的工业设计发生了重大的转折。
④1952年日本成立了工业设计协会,并举办了第一次日本工业设计展。
⑤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每年派五、六名学生出国学习工业设计,大多数前往德国、意大利。
⑥1957年,日本各大百货公司在工业设计协会的帮助下,设立了优秀设计之角,向市民普及设计知识,政府也同年成立了“G”标志奖。
⑦一些大型的公司先后建立了设计部门,并聘用设计师做顾问。
四、后现代设计
①20世纪60年代后,西方一些国家相继进入了所谓的“丰裕社会”,注重功能和现代设计的一些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功能主义从50年代末期被置疑发展到面临严重的衰退和危机。
②生活富裕的人们再也不能满足功能所带来的有限价值,而希求更多更美更富装饰性 和人性化的产品设计,因此催生了一个多元化设计时代的到来。
后现代主义是指在反抗现代主义方法论的一场运动,它在文学、哲学、批评理论、建筑及设计领域中得到广泛的体现。后现代主义首先体现于建筑界,而后迅速波及到其他设计领域。后现代主义最早的宣言是美国建筑师 文丘里 于1966年出版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文丘里的建筑理论“少就是乏味”的口号是与现代主义“少就是多”的信条针锋相对的。他鼓吹一种杂乱的、复杂的、含混的、折衷的、象征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建筑,他把后现小套代主义的主要特征归结为三点:即文脉主义、引喻主义和装饰主义。查尔斯·穆尔设计的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是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思想的典型体现。
波普艺术设计运动
波普设计运动是一场前卫而又面向大众的设计运动,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英国并波及到欧美。它产生的背景与战后日益形成的西方丰裕社会、青少年消费市场、反叛立场,特别是对现代主义设计和国际主义设计的反感有密切关系。英国的波普运动是为了其改变设计落后的地位,而又避开现代主义阶段的一条捷径,它的思想根源还是从美国大众文化中来的。设计家为了适应这种心理需求而设计与当时主流的国际主义风格、理性主义、减少主义设计特征背道而驰的新产品。主要在产品、服装、平面三个方面开始突破,以服装最突出。其设计挣脱了一切传统的束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波普设计的最大特点是,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任何视觉源泉,从最常见的工业产品和生活垃圾,如罐头盒、汽水瓶、包装纸,直到电影明星的形象等都作为绘画和设计的素材和模仿形式,然后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运用到产品式样的设计之中。这些产品形象诙谐、轻松,常常是象征性图案,产生引人入注且的效果,色彩艳俗,强调色彩和图案的平面效果,忽视三维,摆脱正统和强调实用的设计形式,表现出强烈的通俗、乐观的可消费性。
波普运动追求新颖、古怪、新奇的宗旨缺乏社会文化的坚实依据,60年代中期以来波普运动寻求新奇的设计动机已力不从心,开始在历史风格中找寻借鉴(主要是维多利亚风格和工艺美术风格)。一个以反传统为核心的运动成了历史的大杂烩。这场运动只有形式主义在进行探索,并没有更加深层的意识形态依据。所以本身形式的不断改变使它没有一个统一的设计运动。
【历年真题回顾】波普设计(2016年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广东工业大学考题)
孟菲斯设计集团
在产品设计界,后现代主义的重要代表是意大利的“孟菲斯”设计集团。“孟菲斯”成立于1980年12月,有著名设计师索特萨斯(意大利战后最具传奇色彩的设计师,主张个性的,自我的,表现的,精神的设计艺术思想)和其他七名年轻的设计师组成,而后影响逐渐扩大,具有世界性。
孟菲斯集团的风格特征:
1)开放式的设计思想。
2)对功能的新解释
3)树立产品语义的新内涵。
4)赋予材料以人文涵义。
5) 装饰不是罪恶。
孟菲斯以高度娱乐、戏谑、玩笑的手法,艳俗的色彩,俗气的资料,来达到与正统设计完全不同的效果,表现丰裕时代的艳俗和平庸,具有明显的波普风格和玩世不恭的气息。由于孟菲斯强调设计的个性化,所以他们的生产批量一般不大,且价格昂贵,没有市场效应,但新潮一族也以得到“孟菲斯”的产品为荣。
中国古代艺术没计的历史经验是什么?
西方艺术设计自古至今的发展是否具有必然性?
论包豪斯的设计教育思想
何谓波普艺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