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何为外脑
外脑,是相对于内脑而言处于外部的脑,是对脑的延伸与扩展。
要明确外脑的含义就得先明白何为内脑和内脑的作用,因为外脑是一个相对概念。那么什么是内脑呢?内脑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生命机能的主要调节器,位于颅腔内。脑除了调节生命机能还可以进行外部世界的内化,通过思维作用于机体的响应部分对外部世界产生影响。
因此,相对于内脑而言,外脑就是内脑的扩展,同样其作用是调节个体机能,以及外部世界的内化与内部世界的外化的功能。
2. 外脑的历史
2.1外脑的基础
外脑的产生首先离不开的就是内脑,我们必须在能理解外界物体并改变外界物体的前题之下才能产生,然而这些功能就来源于内脑。拥有了内脑我们就有了形成外脑的可能,当拥有了内脑我们就能够完成对外部事物的内化以及内部世界的外化之后,我们便开始了相对与外部世界的交流。
2.2外脑的需求
外脑的产生是由于内脑功能的不足或者说有限。最现实的例子就在你自己身上,比如你不可能事无巨细的描述你所经历的每一件事物,也很难回想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些事情。从外部世界的内部转化来说,脑容量和记忆的不足就足够驱使我们拥有外脑。从内部世界到外部世界转化来说,个体在做出决策之后需要对行为结果进行有效的记录,从而积累相应的经验知识。
2.3外脑的形成
2.3.1基于个体标准的外脑
为了便于记忆或者说扩展脑容量我们的外脑便孕育而生。这种外脑的初期有着更多的个体差异性,其提供的对象或者使用者更多是个体自身。适用于记载个体自身所感知的内外部信息,克服大脑的局限性。其表现形式更多的是标志或者图画等特定的符号,是对外部世界的抽象和记录。由于图像形式相比声音形式更容易操作和保留,故更多可能是以视觉感官的表现形式为主。
至此,我们可以跨越时间和不同时期的自己进行交流,我们可以积累长时间的经验。这里的长时间不仅仅是记录年代的久远,更可以展示一些长时间的因果关系。外脑的产生就如同工具的产生一样对人类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外脑是一个延伸的个体,这个个体是高于个体的更高形式的个体,除了包含个体本身之外,还包括了个体的拥有,个体的历史,能从高于个体基于个体和个体拥有以及环境和历史的角度做出行为。将个体的世界扩展的更加宽广,对外部世界的影响也更加深远。
个体外脑多用于个体对外部世界的识别和个体对自我资源的协调与合理分配,通过对资源和信息的汇总帮助个体进行生产生活以及资源分配行为决策。
2.3.2基于公共标准的外脑
在个体向外部世界延伸和扩张的时候,由于其他个体的存在,必定会产生一定的交集,这种交集便为产生公共标准提供了可能。在产生交集之后就会产生矛盾和冲突,解决冲突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战斗。如果一方明显强于另一方,那征服便不可避免,那么为了服从,失败方就不得不适应胜利方的标准。如果双方势均力敌,那双方则都会去适应对方的标准从而找到解决矛盾的办法。因此公共标准便孕育而生。另一种产生公共标准的方式便是教育,这种教育更多指的是家庭教育。在父母的引导之下孩子很容易就适应了父母的个体标准,随着家庭的壮大自然也会形成公共标准。
当个体间有了交集,个体将渐渐融为一体,形成更高层次的信息交流,最终形成新的组织形式,一切将只是时间问题。
公共标准离不开个人标准,公共标准更多的时候来源于相对强势的个体或者个体组成的一些相对强势的部分群体。
公共标准的外脑则更多用于群体中的个体资源分配和信息交流,在更广泛的层面将个体联系起来,从更高的层面汇总信息和进行决策,在整体最优解得情况下实现个体的最优解。
2.3.3外脑的实现
既然是为了延伸内脑的不足和达到更多个体的整体协调才衍生出了外脑,那么外脑的实现则不得不从补充内脑的功能不足出发,模仿内脑的行为方式进行外脑的搭建。就个体而言,外脑要做到积累更多的个体经验,从而通过经验实现决策和行为。基于整体而言则需要汇总个体经验形成整体经验,再从整体上做出相对最优的决策和行为。
......持续更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