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标题,明显蹭热度的。
但我自己蹭热度,还要批评别人蹭热度,所谓“文人相轻”,说的就是我这种人了。
老子觉得自己有理,道理慢慢讲。
一、李清照的棺材板快按不住了
关于“棺材板快按不住”的梗,常见于社会题材的影视,却出现违反力学原理的现象,这时候弹幕就会狂刷“牛顿的棺材板快按不住了”,典型案例就是一些抗日神剧里面的英雄,轻功不亚于武侠小说中的人物。当然广大网友基本都知道,最多也就搜索一下就清楚了,我写这个,凑字数的。
说正题,我是先想好题目,再搜索了一下,发现一个月前有相同的题目。
你以为我会因此不写了吗?错,多一个让我凑字数的理由。
那同题事项被称为:史诗级指点江山现场,具体如下:
史诗级指点江山现场如上图所示,于是网友吐槽“李清照的棺材板快按不住了”......
当然也顺便引起所谓“史诗级指点江山现场”的同类事件讨论:“被教产品张小龙”、“夸夸其谈pony马”等。
是不是对这类人的“无知”觉得很搞笑?
其实无知的人是你,说的就是你,看什么看。
二、关心则乱的同名小说是李清照的荣幸
要不是关心则乱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谁还记得什么李清照啊。
看到这里,是否很想回帖骂我?
我劝你要善良,我这是塞钱进你口袋。
我是中国互联网的第一代网民,什么没见过,当年练习喷人的聊天室:碧海银沙、QQ聊天室等都留下我的音容与足迹,还怕你们喷我不成。
那时候的论坛,为了热点,会故意制造争端的。
比如讨论:古罗马与汉朝谁强?
这时候可能有个小号,当然别人不知道是小号,会回复古罗马完爆汉朝,并非常片面的列举论据比较。
这时候一帮爱国志士就被激起爱国热情,列举种种论据,驳斥那个小号的无知。
双方拉开架势,那互相喷的天昏地暗犹如星爷在《九品芝麻官》的表现,
总之谁输谁赢不知道,帖子是火了。
星爷故意制造对立面,是为了炒作。所谓智者看“渔”,愚者看“鱼”。
当然你随便可以举一反三:
《琅琊榜》是否超过了《基督山伯爵》?爱因斯坦是否超越了牛顿?我是否超越了莫言?
三、知否 知否 ,知你妹
你知道多少人蹭《知否》的热度?
光从简书这个“二三流”的自媒体搜索“知否”二字,
每页10条,我手点到快抽筋,才点到底100页,估计还有很多,简书只保留了100页吧。
10*100=1000,你要不是排在前2页,估计看都没人看。
知否100页那所有自媒体有多少“知否”?
我没查也知道,那简直是“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
所以,蹭热度,要快狠准,否则取到的是反效果。
况且,人都会脱敏的,看多就烦,一看知否俩字打头,打开都不想打开。
四、总结
热度就这么蹭了。
最后来张女神照,当然偷的:
李清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