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相轻与武人相重
01
先皇去世!在天下哀痛中,新皇登基。
为了纪念先皇的丰功伟绩,新皇下令凡能进文章,彰显先皇功业者,赏金加官。
一时间天下文人争相传颂,称赞先皇功德。
02
兰台令史班固冥思苦想了一天,写出一篇文章。他迫不及待的喊来妻子,把文章读给妻子听。
班固的妻子并不是什么文人诗豪,就是平常的女子不才便是德的小家碧玉型。班固每次写成文章都要读给她听,刚开始妻子很不耐烦。班固就告诉她:“你没读过书,所以学问低。如果你这样低学问的人都能听懂我文章里的意思,天下人谁还能不明白呢?”
凡是妻子听不明白的地方,班固就改了再改,直到妻子能够听懂为止。听得多了,妻子有时候还能提一些意见。既能让没有文化的妻子听懂,还能得到宝贵的意见,更能促进夫妻的感情,一举三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03
妻子听了班固的文章,马上皱着眉头说:“夫君,你这是要献给新皇的文章。这样拍先皇的马屁,好吗?我听了都能起鸡皮疙瘩了!”
班固乐呵呵的说:“妇道人家,哪里懂得朝中之事!这皇帝的宝座有毒,只要坐在上面的人,一定会有一定程度的失智。无论多么精明、慎独,只要坐上这宝座,就只能听见歌功颂德,皇恩浩荡。所以谁的文章肉麻,谁的就是好文章!”
妻子听不懂班固的话,悻悻的走开,说道:“肉麻,真肉麻!”
04
第二天班固把文章献给新皇。
新皇龙颜大悦,让班固当朝诵读。
班固得意洋洋的读完文章,满朝文武一片称颂。
大将军窦宪出列,肯定了班固的文章,然后说道:“我偶然得到几篇文章,不知道能不能入陛下的法眼?”
窦宪当场朗读了几篇文章,新皇大呼过瘾。
“爱卿,这是哪位大家的作品啊,朕想见见这位人才。”
05
傅毅战战兢兢的跪在台阶下,脑子里一片空白,在家想好的词一句也不记得了。
“小人只是仿写的……”傅毅咽了一口唾沫,“仿写的周颂清庙篇。”
大将军窦宪咳嗽一声,面子上有点过不去,自己推荐的人竟然再说自己是仿写的,真是太丢人了。
新皇面无表情。
傅毅豆大的汗珠落了下来,急中生智的说道:“先皇功绩直追文王,新皇文韬武略,继往开来,带领我们开创一片更加光明的盛世。”
新皇大喜。
傅毅被封为左兰台令史。
原来的兰台令史班固,现在成了右兰台令史。
06
归家,班固大发雷霆。
原本是自己的独角戏,技压群雄,皇恩独宠。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还把自己的官职分给他一半。
耻辱啊,真是奇耻大辱!
07
“老爷,二老爷从西域来信了。”管家把班超从西域送来的信送到班固手里。
班固看了一下一遍,无非就是自己安康,向父母问好之类的小事。
带着对傅毅的情绪,班固给班超写了回信。
在心中说些家长里短的同时,也向远在西域的弟弟说出自己的牢骚和愤懑。
他在信中写道:“傅毅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
信寄出去了,京城中的风波再起。
08
“傅毅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
这句话迅速在京城蔓延,并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向全国范围蔓延。
举国上下都在讨论班固和傅毅。
傅毅的支持者开始写文章反击班固,班固的拥趸们用文字回击傅毅的支持者。
两帮人马互不相让,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阵热潮,相互批判的热潮。
09
坊间就有闲话传出。
“你觉得班固和傅毅,谁更厉害一些?”
“一丘之貉,一丘之貉。”
闲人们立刻围了上来,说话者更加兴奋。
“俩人都不是啥好鸟!你看全国范围内的学者不再研究学术,围绕着两人孰好孰坏展开讨论,我们的学术还要发展吗?天下是这两个人的天下吗?文人们就这样相互轻视吗?”
……
10
第二天一篇《文人相轻》的文章传遍天下。
文章剖析了班固和傅毅相互斗争的例子,最后得出结论:文人相轻。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之争,以两败俱伤结束了。
相互轻视的文人:这耻辱的标签永远贴在班固和傅毅的身上。
11
京城的讨论结束了,全国文人的讨论结束了。
酒馆的讨论才刚刚开始。
“听说班固和傅毅的讨论结束了,他俩要被天下人笑话喽,哈哈哈……”
几个喝酒之人拍案而起,怒喝道:“放你娘的狗屁,再说老子剁了你喂狗。”
对面桌上的人也不甘示弱,“就他娘的骂了,不服单挑?”说完,拔出手中的长剑。
“单挑就单挑,怕你不成?”
两个回合,胜负已分。
“老子就骂了,你还要给老子好好听着!”
12
“师傅,有人打你脸了!”
被打者跑到师傅门前哭诉。
师傅是京城,乃至全国有名的师傅。他的徒弟无论功夫怎样,都是名师的徒弟,怎会有人如此的不开眼,在太岁头上动土?
不问青红皂白,师傅向对方下了战书:两天后,城西决斗!
13
两个回合,胜负已分。
师傅败了!
师傅的名声从此一败涂地,打人者名声大噪!
天下习武之人对打人者崇拜有加,纷纷拜入门下。
打人者断然拒绝。
越是拒绝,名声越显,最终神乎其神!
14
于是天下相传:文人相轻,武人相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