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是指依据表象特征或者虚假信息而得出的结论,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者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的现象。
偏见具有四个特征:
第一,偏见是以有限或者错误的来源为基础,人们常倾向于根据少数人的表现,而推断他们所属群体全体成员的特征,或者根据道听途说的传闻,形成对群体的整体印象;
第二,偏见的认知成分是刻板印象,刻板印象的形成与人类认知发展有关。为了节省认知的资源,利用刻板印象简化认识世界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这是人类智力成熟的表现。但当这种分门别类被固定化,形成刻板印象时,就会导致偏见;
第三,偏见有过度简化的倾向,一个持有偏见的人,常常有类似晕轮效应或者光环作用的倾向。如果他讨厌某个人,就会倾向认为那个人各个方面都不好,也会因为某个人属于他不喜欢的群体,而把附加于该群体所有不好的评价都追加到这个人身上。偏见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反应,都有过度类化的倾向,会忽视个体差异和主客观条件的差异;
第四,偏见还有先入为主的判断,人们具有信息尚未收集完全就断然下结论的倾向,对人印象形成,也存在过早下结论的倾向,特别是负面偏见,在印象形成过程当中,负面信息会凸显出来,显然与正面信息相比较,人们对负面信息具有更大的敏感性。
如果现代物理学研究的都是我们对实在的一种解释,那么我们所有与人类相关的研究,社会学,历史心理学,经济,企业管理等等,就更不存在一种背后的实在。没有实在,有的只是一个个解读。这个观点多么令人兴奋,它为创新和创造,构建了最底层的思想基石。而这个观点有多么的解脱,每个人都有自己解读的权利,而每个人解读的差异也不应该连接成为我们对自我的攻击。而这个观点又有多么的有生机,我们可以按照积极的解释去构建一个自我的内心世界。
傲慢与偏见故事说明偏见广泛存在于人们认知中。
比如:普通人对心理咨询师的理解是能读懂人心,认为单亲家庭子女很难处理好两性关系,可能会婚姻不幸。
我们都有对自己的看法,对他人的看法,对观点的看法,这些看法应该保有动态灵活和弹性。
这些框架本身也是人类所创造,我们每个人都有解读的权力,可以按照自己的解释去建构新世界。
一切皆虚像。你观察世界的方式,就是你创造世界的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