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班主任。参加互加计划五班的学习期间受益颇多,同时也在深深思考着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如何读懂孩子。
过往中发现孩子的叛逆只是去进行片面的教育,而不是深入的去了解孩子为何而叛逆。每一个孩子童真无邪的来到校园,他们最初都是渴望知识,渴望美好的校园生活,然而为何几年下来慢慢的出现不爱学习的,不爱上学的,爱调皮捣蛋的……追根溯源是我们的关爱不够。
这些问题的出现不要忙于去指责家长不管,也不要急于指责孩子的不是。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希望孩子是社会有用的人,正是自己不知如何教导才送到学校,那么我们更应该时时一起去发现问题,及时去解决问题。不怕孩子出现问题,我们可以一起观察解决,好过于问题不暴露出来,积攒时间长了问题多了一下子爆发。
那么如何去解决,如何做的更好呢?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深深受教了。教育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育身心健康、阳光向上的少年儿童。
做为教师,在上课时时刻记得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发现有思想溜号的给他一个眼神的提醒或是动作的提示,以诱发其良好情绪,等下课后再去了解一下为何溜号。同时,要善于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及时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时刻关注,发现并表扬学生的优点,尤其是"弱视群体",更应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抓住教育契机给予不同方式的赞许,鼓励他们进取。
现在的学生状况大多是父母忙于工作由家中老人看护,或者是有弟弟妹妹而被疏于看护,放学后又在不同的兴趣班中游走,慢慢的与爸爸妈妈的沟通越来越少,偶尔的交谈可能也是谈谈最近的学习情况或是研究一下再报一个兴趣班。如此以往,孩子与父母的交流越来越少了,越来越无话可说了,孩子慢慢觉得自己不被关注了,缺失了父爱与母爱。在学校呢,随着年龄的增长,思考的问题也多了,如何和小伙伴相处,如何让老师和同学都来关注自己等等,而这些和忙碌的爸爸妈妈说,总会被认为自己还是小孩儿,只能自己憋在心理,慢慢的觉得老师和爸爸妈妈都不爱自己了,久而久之的就会做一些以往不会去做的事情,从而引起大家的关注,这样大家就会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他身上,而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
小学的教育任重而道远,这是我们作为教师一个永久不停歇的研究的课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