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爱情是一种心灵的契合,有人说爱情是一种情感的依赖,有人说爱情只是一种臆想的欲望。
可是,科学却告诉我们,爱情的本质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化学反应,而“爱情气味”在这一系列巧妙的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爱情气味虽然是人表象的“体味”,但却与直接因素中的体质、环境、习惯等息息相关,进而提升到性情、情调乃至志向等潜在影响因素,这些复杂的因素决定散发的气质和风度各有迥异,使每个人都具备独一无二的气味。
气味虽无法用感觉去描绘,但却真实影响着感情的变化。日本作家江本胜在《水知道答案》中将恋爱解析为“频率共振”。
万物都在波动,人体亦是如此,异性双方互相接收对方的波动信号,频率相近则“共鸣”,便会擦出爱情的火花。
而气味分子则是传递波动信号的最好载体,“气味相投”是产生爱情共鸣的前兆,只有相互吸引才能情投意合。
视觉这一感官塑造出诸多的“美女”、“帅哥”,可最终决定是否能够永远在一起的却是“爱情气味”。
性情相合、情调相像、志趣相向,双方的气味才会相辅相成,使沉浸在爱河中的情侣此时的正能量和积极性激发出来,达到超常发挥的效果。
即使恋爱双方的初始气味有差别,也会在后续的磨合与迁就中趋向近似。
被众多读者奉为“恋爱宝典”的《藏地白皮书》一书中,傅真与毛铭基的爱情经历让人赞叹不已。
两人在非典时期到西藏去旅游,旅程虽没有太大的波折,但两人在这段旅程中微妙的感情变化却异常契合。
从第一次对视的怦然心动,到后来辗转各地只为见面相会,炽热的爱情点燃双方的热情,不顾一切放手爱,让众多读者感动不已。
爱情的气味形成相互吸引的魅力,在两人之间发挥作用,在接收与感知对方“气味”的同时,两人有意识地改变自己一时的习惯去容纳对方的“波动频率”,不知不觉间趋向于情感的共鸣,以至于两人在日记中所描摩出的“感觉”竟出奇的一致。
爱情的味道并非全是甜蜜的,它也掺杂着几许“苦涩”,即使是气味再投合,也有相互排斥、相互抵触的地方,当这些消极的气味成为情绪的主导因素时,矛盾便不可避免地发生。
有的人屡屡坚持散发硝烟一般的气味而盛气凌人,有的人则选择收敛气味息事宁人。锋芒直指或包容体谅,真心实意或逢场作戏,其“气味”的变化都很容易被对方感知和鉴定,如何拿捏,却在于把持好其间的量度。
找到气味相吸引的伴侣并非难事,但保持长久的气味相投却实属不易。真正的爱情,是在气味相互吸引的时候,记得珍惜;在气味吸引黯淡的时候,懂得维系;在气味吸引消失的时候,舍得分离。
适当的距离,才能感知恰到好处的“气味”,过于亲昵,则容易瑕疵毕现;过于疏远,则容易离心移情。爱情受感性驱导而容易使人冲昏头脑,感知气味的准确性也因此削弱,只有保持理性思维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感知气味相投,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随心而发的感觉。“他等她等了一万年,只是等来了寂寞;她对他凝望一秒钟,转身带走传说。”郭敬明这一句词清晰阐述了爱情的奇特之处。
有时候,并不是靠坚守和感动来俘获芳心,或许是双方真的无法建立气味相投的爱情;有时候,仅仅只是第一次视线的对接,便注定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爱情这一奇妙的产物,绝不是靠单向的气味辐射决定的,而是在双向的气味交流中达成默契。
世上滥情之人多如牛毛,多数气味低劣,而那些气味脱俗的人吸引力较强,所以多情之人总想去染指。世上痴情之人却凤毛麟角,他们只专注于单一的气味取向,即使“天涯芳草碧连天”也不过浮云而已。
爱情是永恒的话题,也是人类最神奇的一种情感,谁都期望能够寻得气味“迷人”的另一半作为终身伴侣,谁都期望能够在气味相投的爱情中保持优势,那便要学会塑造自己的“气味”,从外在环境和习惯,到内在的性情、情调、志趣,或修身养性,或治学衍情,这样才能涵养出独特而又魅力非凡的“气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