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因为学习张同鉴老师的自主学习流程,在“只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才是真学习”———这个观念上有了更多的碰撞。一切都是因缘际会。
我非常认同“发现问题”才算思考。带着“如何提问”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这个思考,我带大家共读一本书【学会提问】,发现大家都读不下去这本书,所以我打算用学习高手的流程技术来走一遍。结果开个头就发现问题了。我让大家提提在学习这本书的时候发现了什么问题,所有人都说“看不懂,难理解,看不下去”,才发现大家陷在情绪中,并没有进入到学习提问和解决问题。事实上这本书不是教我们直接拿到如何提问的结果,而是对“会提问”进行了一个阐述,说清楚了“会提问”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做! 有了这个认知,我们心中有了思考的标准,就好像有了目标和台阶,就会提出好问题来了。听我给大家讲完,大家恍然大悟,再看书,瞬间亲切了许多!当时我的内心特别感恩师傅张同鉴传授了这个流程技术,“难”原来可以这样破解。如此,我也明白了苏玉杰老师所言“考试没有难不难这个标准”,只有你知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问题,知不知道对方要考你的初心是什么!
下午是我给大家讲正面管教,因为都是老朋友了,我没有用课程套路,完全按照自己最深的领悟去分享,把自己内心成长的路径细细描述,努力创造出一个环境让朋友们细细品味。没想到我今天突然被打开一个领悟!如今想来,这个惊喜要归功于顾娟的朋友,一个在感受,想法,决定上混乱不清的人。我为了跟她描述清楚这三者区别,头脑中不断对照什么是感受,什么是想法,什么是决定,并且描述区别。才发现她一直把想法当成了感受,把判断当成了想法,让人误解她的想法就是一种决定。
晚上伙伴要做一个决定,做服务商还是用户呢?听她跟我聊了好久,我感觉到一种无力,所以没有多说话,不会就暂存一下吧。
今天早上回忆这几天,突然明白我的无力是什么,原来困惑她的原因就在前面一天的重点中:
她把纠结当成了思考,把判断当成了解决问题,把想法当成了决定。
真正的选择是一场思考,是基于:
自己成为怎样的人的梦想对照
方向选择的初心不变
有助于自己能力成长的提升
选择时的swot效率比对。
如此一天,我明白了什么叫【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