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而无为地为所应为

作者: 觉慧了悟 | 来源:发表于2023-09-22 08:48 被阅读0次

作者/木子慧

为而无为地为所应为。

声音来了,闻性听到了。

声音变化着过去了,

闻性也听到了。

有声,闻性听到了。

无声,闻性也听到了。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声尘和闻性相对而生识。

闻性本来就无所住。

有哪个声音住在了闻性上了呢?

祂一丝不挂,你想住也住不住呀!

祂本来就无所住啊!

见到实相了,

念头贼心不死还是不会善罢甘休,

念头开始搅和捣乱翻腾“但是…”“如果…”“只不过…”

念头拖泥带水,黏黏糊糊,画蛇添足,多此一举,死搅蛮缠;

这一闻,这一听,

从来没有拖泥带水的,

祂干脆利落,干干净净,

明明白白,清清爽爽,

声音来了,听到,

声音走了,听到,

有声,听到,

无声,听到,

一声不落,都听到,

轻松不费力地听到。

声音走了,祂也不会纠缠什么,

没有一个声音会染着闻性,

一切都在如实如是地发生着绵延相续流动着…

你是要在无明黑暗中继续水深火热憋屈轮回呢?

还是要在当下觉醒走向光明圆满自在呢?

大丈夫需要当下做个抉择!

性不变,

相变化。

因果的因是一念,

一念的因是因缘,

因缘的因是根性。

因果一直在循环轮回,

要跳脱因果轮回需要回到根性。

所听的声音是变化不停的,

能知变化的心一直是干干净净明明白白不变的。

去看到缘起缘灭生生不息周而复始的生命流动,

因果循环也是变化的,

告别过去的固有模式,

离别时,看清自己的路,

自己的路需要自己走,

自己的路也只能自己走。

去觉察看清自己经常无意识的一些惯性言行举止,

那是自己想要的吗?

理清那些混沌不清的,

想明白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如果需要和他人同行的一段路程,

去和对方清晰明了表达沟通确认清楚,

不要活在想当然和我以为里面,

去真正看见自己的惯性模式,

依赖,逃避,退缩,窝囊,懦弱,害怕,躲闪…

会浪费生命耽误自己一生。

当下看清当下修正当下了业,

当下为自己的生命百分百承担责任!

问题一般都来自于:

看不见,放不下,不直接。

心和脑的对话是无效的沟通。

如何走心有效沟通?

方法:观,止,直心。

沟通:安心,观察,反馈。

直接去做就是了,做你想做的事,说你想说的话,做你自己该做的事,说你自己该说的话,简单直接明了。

表达体验本身,

表达感悟,

做你最想做的事,

为而无为地为所应为!

放下妄念,

念头不是死的,

念头不是固有的,

念头不是实有的,

念头是缘生的,

念头是可变化的,

把变化当变化看,

随顺因缘,

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做个抉择,

屏蔽自己不需要的,

全力以赴奔赴自己的目标,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让生命自然地开展!

做自己生命的真主人,

活出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

相关文章

  • 中国诗肖像第二十七季入围参选人026

    无为。为,善 文/蓝精灵 无为。无所不为。为,善,善而不为所踪。善良的人,不少,不在少数。可是,可曾,记得爱的传承...

  • 为无为

    有一个字很奇怪,“炁”,古语说“一炁生万物”,老子也说“有生于无”,这个炁字比无多了五个点。其中只有一个点在无字上...

  • 为无为

    为无为 和大咖在一起,便有时时被照亮的可能。 以前听一个前辈说,有为才能有位。确实如此,你创造得越多,这个世界留给...

  • 为无为?

    某天看到,一句话,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有些东西觉得玄乎其玄,做什么事,目的性不能太强。什么事都要随心。 无为而为...

  • 为无为🕉

    BG3.19:毫不依附地活动,便能臻达至尊。因此,人应把活动作为一种责任,不要执著于活动的成果。 要旨: 奉献者的...

  • 无为

    为有为为之,为无为; 为无为为之,为有为!

  • 道德经:顺应自然去为,而不是按照自我意志为转移去改变自然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老子所主张的“无为...

  • 2020-03-22

    文人所重,当为天下所轻,是为众人皆醉我独醒;勇者所勇,应为常人所怯,当称横刀立马向天笑。仰不愧于天,立不负之地。巍...

  • 为富也应为仁

    孟子曾引用阳虎的话:“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这句话讲了位富裕为仁的辩证关系,在当今社会,仁与富是相...

  • 无为非无为,有为为无为

    在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国际完形大师Tucker Feller在深圳和成都培训时学员的记录。“当他们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而无为地为所应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fkt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