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志刚(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一晃二十年,就这样不经意间流散。
当初那个高中辍学、以杯中窥人赢得新概念大奖的叛逆青年,已然走过自己的三十而立。当初我们为之叛逆的时光,也随着这个80后逐渐的成熟,慢慢退却了獠牙。
还记得刚上高中时,第一本书就是《三重门》,然后就如同追星一样,追逐一个与我几乎同龄却总是能够一语刺穿心底的白衣少年。
那时候,会觉得那个上海男孩很酷,而且特立独行。再后来,知道他去玩赛车了,而我也上大学了。再然后,他就成了国民岳父,我走出曾经一直为之鄙弃的校园,开始了与真实世界的对抗。
直到某一天,我看到了一部《后会无期》,然后听到了一首《平凡之路》、一首《后会无期》。那时才恍然,原来那个曾经在我青春期肆意过的身影,一直都在自己的路上奔袭着。
接着,我又看到了一部《乘风破浪》,这时也知道了,他不是在玩票。这一次,他将自己赛车生涯的某一段梦想与眷恋,借着胶片展示在了我们面前。于是,有了这部《飞驰人生》,有了这首《一半人生》。
这一次,依旧是韩寒作词,由阿信作曲并演唱。在网易云音乐与虾米音乐上,时不时会见到一句话,“每个人都有一首五月天”。那么,这句话换成韩寒,似乎也不为过。
两个曾经代表了某段时光痕迹的“中年人”,用一段朴素但却灼心的歌词、用一曲流畅但却悲伤的旋律、用一副嘹亮但却忧郁的嗓音,为我画上了这一半人生。
曾几何时,我们以为自己早已不会再为虚妄的理想而孤注一掷;曾几何时,我以为自己把当年那段“苟富贵,无相忘”的壮语早就淹没在了酒醉后的遗忘里;曾几何时,我以为那些渐行渐远的迷思终究会缥缈成一缕烟尘。
可是,当旋律不断演变、歌词慢慢吐露、阿信的声音一点点触达的时候,还是湿了泪腺、柔软了内心、脆弱了倔强。仿佛那个曾经与我一起趟过青春的男孩,一直就在身边。就在我们自己开始遗忘为何出发时,他会悄悄点上一盏灯,或许不能指明方向,却可以照亮脚下的黯淡。
“我的一半人生,飘荡就像只风筝。如果命运是风,什么又是我的绳”。
当路途行进一半,似乎人生也已过半。只是,在那未曾抵达的尽头,是否还有出发时的期待;在下一段人生,是否还有最初那份勇气与无畏。亦或许,我只是习惯了跌跌撞撞,却从未想过某一天会再也不愿前往。
我在这首歌中,一点点回望自己的过往。那些曾经随烟而逝的痕迹,慢慢重新浮现在眼前。有些人、有些事,原以为早已忘却,其实只是不愿提起。等到不得不再次触及,才发现那些曾以为的消弭,其实始终都清晰可认。
“想要唱首歌,去唱哭别人。最后却是我,满脸泪痕。”
有多少次,我们卖力表演着,或为心底的那一抹悸动,或为手心的那一朵湛蓝,或为肩头的那一重重任。可是,到头来,总是换回自己一身疲惫。
以为只要努力,就可以触及。于是在可见的路上,忘情地奔跑,用一骑绝尘般的孤寂。只是每每以为就要到达的时候,却不经意地唏嘘、停滞。看着脚下颤抖的土地、扬起挂满泪滴的面庞,终于明白,有些事情,抵不达、触不及、望不见、念不起。
我知道,我的一半人生也已开始慢慢消弭,只剩下另一半希冀,在某个角落,倔强的伸向阳光。
或许,路途足够漫长;或许,关隘足够多溢。然而,纵其道阻且长,唯有埋首阔步,方有到达的一天。
“我的一半人生,冷暖就我自己过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