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棉袄教我“三思而后行”
“你再说一遍,我生气了。我知道,哼······”这是5岁8个月的小家伙声调比平时高了8度的话语,俨然一副不耐烦,烦躁的样子。出现了这样的场景,一是,大人不吱声,事情平息下去了;二是,大人小孩互相怂,愈演愈烈,小家伙到没人的房间,苦一阵子,大人等她平静了,再相互给个台阶下。
问题的原因在哪里?没有观察只是评论。我经常的口吻是,“你怎么又这么磨叽啊?”“你怎么老是这样啊?”“怎么不听话啊”“早上起来不喝水吗”······都是带着评论的话语与她沟通,其实小孩真是大人的一面镜子,小家伙生气、发火、不耐烦都是受到了即时刺激的言语不加掩饰的回应。小孩子单纯啊,她懂什么啊,毕竟还没有那么多的经历,就是一张原生态的镜子,这势必决定了她对外界的反应也是最原生态的。之所以出现了过激行为,说明她接受了带刺激的言语、行为。昨天看到下家伙写的名字,哇塞,直接一句“狗爬一样的啊”,小家伙立刻罢工了。暴力语言,没文化真可怕。
去观察而不是评论。温德尔·约翰逊“静态的语言捕捉运动变化的现实,会造成许多困扰”写的真好。忙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