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在简书看到了一篇文章《致咪蒙:告诉你我在大学都学到了什么》时,我不禁自己也想写一篇这样的文章。可能也有里面提到的对于思维的差距刷新了自己的认知后的领悟,也有无关于理性成长的感性体验。
写写我的大学,不仅仅关乎青春和爱情。当我打开自己7年前申请的那个新QQ,刷曾经发表过的说说的时候,我才明白过来,大学时曾经爱得那么热烈的一个人,也只不过是在我成长过程中必经的一道风景,大学的整个历程不仅仅有感情方面的成长,更是自己在面对对未来的恐惧和希望时思想和情绪变化的点点滴滴汇聚起来的一个整体感受。那自主的积极向上,那无可名状的忧伤,那迷茫的不知所措,那不断尝试的好奇心,那渴望自我实现的斗志,那炽热的勇敢,那深刻的热恋、那绝望的痛苦,都只是因为身在河中。即使重新来过,我也会因为一开始的懵懂而不会让自己的大学轨迹有丝毫的改变,除非我像现在一样,开始用元认知去分析当时在大学的整个成长过程中自己抱着怎样的意念、自己有什么样的目标、自己又做出了什么样的行动,自己又养成了什么样的习惯,这些所有内心或外在的表现对自己的现在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去领悟是怎样强大的思维习惯,怎样深刻的自我认知,怎样高度的自律才拉开了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可能才会把大学与社会中的自己联系起来。所以回过头来看,我发现自己已把一切看得很清楚。所以我也知道,那时候我们并没有现在这般成熟。如果那时我们就知道,也许我们就不是现在的自己,但是也不会有过去那身在河里时真真切切的感受,快乐得像上了天堂,痛苦得像下了地狱,迷茫得眼睛像真被蒙上浓浓的雾,悲伤得歌声像被倾注了热泪。
然而然而,我们长大了,那天看古典老师的专栏文章,留了一道思考题是:你什么时候发现自己长大了?我想了好久也没有想出来,但是在昨天刷QQ空间的说说时,我发现自己好几条说说都写道:长大了呀,要学会成熟啊,要学会干嘛干嘛啊。所以,我应该就是在二十岁左右的时候发现自己长大的。
直到现在,我们还觉得自己仍像个孩子般任性,爱撒娇,也觉得自己没到生小孩的心理年龄,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但是所有的这些孩子般的想法和行为也否定不了我们积累了几年社会经验后,在得到上听了这么多免费付费的课程后,给我们带来的精神的快感和认知迭代的喜悦。
写到这里,我突然又产生一个新认知,所谓的刷新认知其实就是你所有的惊呼一刻,你所有的恍然大悟,你所有的“我才知道”“我才明白”的句式。所以不要小看了这些“我才知道”,“我才明白”,因为就是在你用这个句式的时候,你的认知升级了,也许它没有指导你的行动,但是为你解释了这个现象的原因,让你至少做了一个明白人。
所以,是在得到上学了《关系攻略》后,我才知道当年妈妈为什么要给老师送礼,而爸爸和我都羞于和耻于送礼,人际关系是从我们上小学时就开始了的。我也才知道为什么妈妈当年做生意会偷偷的把每袋饲料都抠出一点料,这对于从小诚实的孩子来说其实是不理解的,但是当我们长大后,发现要自己赚钱,却发现钱不是那么容易赚时,我们就会想一切办法为自己获取利益。
所以在大学以前,你只需要好好学习,老师不会控制你的升学,因为分数全凭自己答题,而从上大学以后, 你的期末各科成绩的平时分一部分取决于你平时与老师的关系。你考得好不好也取决于你平时跟老师套近乎,帮老师阅试卷或直接或间接弄到的可能试题,在确定保研名额时,你与老师的关系也影响了你可能拿到这几个保研名额的第几名,是保到好一点的学校还是一般的学校。
当然如果你以为大学只需要跟老师搞好关系就是王道那你就错了,因为另一层级的比拼才是真实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思维模式和学习能力。《致咪蒙:告诉你我在大学都学到了什么》作者说文章删掉了文凭和人脉的部分,最后截取了人的本质的内容,大学带给她的是面对世界时,努力认真的态度、思想和习惯。但是我不会在这里讲这个,不是灌鸡汤,激励大家努力认真,努力认真确实是你内心力求积极进取的本质,但是这一切都要建立在你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上,才会让一切更有效果。
你看四年之后你与同学的差距,你就知道那些在你毕业后才听说和了解的能力,你的很多同学在大学时就已经完成了升级。
PPT,这个在北京这个教育资源丰富的帝都,他们小学时就已经学会了的工具,我在大学都只用过一次,是一个电子商务比赛,用PPT做了一个方案,其实我已经不记得我是把文字堆砌上去做了一个PPT还是说我是那个比赛里唯一没有做PPT,只凭自己空口讲解方案的参赛者了。
但是我亲眼看到我班的美女第一名在很晚很晚为协会争优大赛制作PPT,看得我眼花缭乱,几乎亮瞎我的眼,鬼知道现在看来,她只不过是用了一个组合的功能就把一个整体的图标旋转了90度呢。遗憾大学时我没有需要用到PPT的地方,即使在毕业后为了参加新东方的第二轮面试而准备的英语教学课件PPT,我也没有自信拿出来让同学给指导一番。到那个时候,我还不太明白PPT意味着什么,我不明白其实它可以成为你生存的技能,会PPT代表的不仅仅是你会使用里面的工具,还代表了你懂得内容制作的逻辑和结构。
再来看为考研而备考一年后我与前男友的差距。我必须要承认他是比我早清醒的人。在那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在篮球场给我讲述整本高数的知识框架是怎么搭建起来的,都讲了哪些知识点,具体内容是什么的时候,我听得一愣一愣的,要知道快要开考了,我发现在他讲的所有内容里,有很多概念、公式对我来说还是模糊的。很多定理我还不知道怎么证明呢。他跟我说他自知不如很多高智商的人,以前不明白为什么他跟那些很厉害的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差距,后来他发现了,于是也开始有意识地运用牛人的思维、牛人的学习方法,果然他有了突飞猛进地进步,而我一脸懵逼。
在一次周末的长沙的太平街口,他问我:你想过你毕业后将要做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吗?你将要凭借什么样的技能在社会生存吗?你知道你以后要做什么吗?我依然是一脸懵逼,天知道当时我只知道我想要跟他在一起啊,不管以后做什么,只要跟他在一起就充满真实的快乐,生活就有希望和奔头啊,当时怀着这么一个念头,现在想来那是多么鸡汤的念头啊,是不是,因为那时候我在河里啊。在考研选专业的时候我稀里糊涂地选了一个在我心目中全国排名第三的中国人大的管理学专业时,而他已经完成了对自己人生方向定位的升级,选择了计算机专业,也完成了成长必备的结构化思考能力的升级。
在全班举行的一次以大学生活为主题的网页设计比赛上,我们以寝室为代表参赛,在我们按部就班的按照课堂所学的去设计主题图片、制作网页版表格,添加图片,添加视频,添加文字内容,最终完成了一个完整的页面时,厉害的男生同学在给我们演示以自己个人为单位参赛、自己独立完成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界面,我们这一代心目中的大神这个词大概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再来说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一次被独立思考这个词冲击是高三,一个从市里来我们县城上学的女生同学在语文课上阐述了一番她对一个观点的支撑,我相信全班大部分同学听完之后都是“不明觉厉”吧,而这样的冲击开始加剧是大学校园辩论赛,我们院的队,其中有一个女生,不仅颜值高,在攻辩时也是出其不意,把别院打得落花流水。其实考进的是一个大学,说明我们的智力水平差不了多少,但是他们为什么能在这种特别体现智商,体现应变能力,体现语言能力的比赛上大放异彩,给周围的人施加影响力呢。那个时候看完辩论,我只会感慨:好厉害!然后就是对辩论队选手的无比崇拜,别无其他,不会去想为什么她能想出如此新奇的观点,为什么对方辩友说出一个观点,她能看起来毫不费力的攻回去。我跟我的好友表达过我对会辩论的人的崇拜之情,而他当时就是我班的辩论队成员。他跟我说辩论没有什么神奇的,而我依然坚持表达我对他们的崇拜。直到去年我开始买《如何问,别人才肯说》,《学会提问》这类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书看,了解到有几种逻辑谬误时,我才发现平时我们与别人的对话中双方有多少逻辑漏洞,我才知道所谓的独立思考就是你因为知道有那么多种逻辑漏洞,所以不会人云亦云,而是会发现别人观点的漏洞,会反驳,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
今年才开始看的《奇葩说》,刚开始看的时候我也总是为里面的奇葩观点深深折服,观众票数往往会有大幅摆动,而当对方仅仅列出选手的逻辑漏洞时,票数立马回转,原来这就是辩论的奥妙啊。大概我在毕业后五年后才理解的独立思考能力,大学辩论队的那些选手他们早已掌握。
再说到跑步吧,这个现在很流行的运动,从小学和初中的短跑爱好者,到高中为了省学习时间而从不跑步锻炼的人,再到大学觉得长跑与我无缘,自动把自己划分到非跑步爱好者行列,也从不会追随那些在大学每周锻炼,而且敢于在校运会上一展身手的人,因为我对自己的认知就是:我不是一个能长跑的人,那时候对我来说:1500米以上就是长跑了。在跑步这项运动在整个社会都已经风靡起来的时候,我也开始尝试跑,却每次被自己左侧不知哪个器官还是肌肉的痉挛所打倒,所以坚持不会超过三天。庆幸公司的一次培训机会让我认识了当时带班的教练,仅仅是去请教了一下如何防止跑步肚子痛,他告诉说要养成一个好的呼吸习惯,掌握节奏,就让我从此克服了一跑步就会肚子痛的毛病,今年已经坚持跑了四个月,突破了五公里关卡,回头再看大学时望而却步的1500米,发现原来是那么简单。
所以,李笑来老师说的我们要站在未来看是对的,古典老师分析职业生涯发展的三阶段时,也是站在未来看,孙正义在制定自己的人生计划时,也是站在未来看。从未来看现在,你会发现你现在所做的一切对还是不对,应该还是不应该,合理还是不合理。站在未来看,你才知道你现在是仍然身在河里,还是足够清醒。
从未来看现在,你知道了在这个阶段,你要掌握什么,你要知道什么,而不是继续浑浑噩噩,混混沌沌下去。
所以你在为现在而纠结痛苦吗?你想看清现在吗?如果你想那就站在现在看过去,站在未来看现在。熊太行老师说越早成熟越好是对的。青春需要有,人生也要清醒,赶紧完成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结构思考、网状思考、独立思考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的升级,快速更替,迭代成长。
以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