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质的剧情,却偏偏让我止不住眼泪
The Notebook的译名比原版直白多了——《恋恋笔记本》,重点便放在了“恋”字上。
疗养院里,一位老先生坚持每天给一个老太太讲故事——他们的故事。她已忘却的他们的故事。
并不喜欢女主放肆的笑,不喜欢她轻易沦陷于陌生男孩,不喜欢她的自以为是,不喜欢她的移情别恋,甚至觉得她不值得Noah为了实现当年她那个信口许的愿而去改造房子,不值得他魂不守舍地等待七年。那个尴尬的重逢场景,竟依然没有让痴情者心灰意冷。
那个夏天的一见钟情很假,像是放浪少年的玩笑。更假的是女主的妈妈竟然带她去看一个正在铲砂石的壮汉,讲了一段25年前与女儿今日同样的夏日恋情,甚至一边哭着说“I want you to know
that I love your father”,一边默许女儿的悔婚,“I hope you make the
right choice”。豆瓣上有人吐槽,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竟然可以间歇性恢复记忆。
暗暗嘲笑编剧用这种老派且俗套的“爱情力量”来升华主题,却又偏偏止不住眼泪。
年少无知,偏信真爱至死不渝。
“若是把恋爱训作两性无条件的吸引,把一切社会安排置之不顾的一往情深(这是一种艺术,而不是社会事业),婚姻也必然是这种恋爱的坟墓了。真的坟墓里倒还安静,恋爱的坟墓里要求一个安静的生活却是不可得的。”
费孝通认为一个理想的夫妇关系有双重职能:能胜任社会交给他们的抚育孩子的事务,且两人能享受友谊爱好的感情生活。然而经济水准低下的古代社会的流弊使得前者的受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后者,夫妇的结合已然成为了事业上的合作——为了社会的新陈代谢和自我延续。冯友兰说“儒家论夫妇关系,但言夫妇有别,从未言夫妇有爱。”传统婚姻中感情的淡漠反衬出婚姻这件事的社会化之严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看重的永远都是门当户对,连“秦晋之好”一词也强调着两个家族的联谊,而非个人的爱好。
由此并不喜欢女主的自以为是。Hammond求婚的那个舞会,Allie笑着说“你要先得到我父母的同意”,她将父母视作完全的反面形象,视作与自己作对的“敌人”。却没想过在尘世浸淫已久的父母,所期望的理想女婿形象正是Hammond这样“聪明、有钱”的男人——联姻,需要物质。极其需要。
即使今人所主张之自由恋爱、自主择偶,也并非全然不顾物质的需求,毕竟柴米油盐的生计负担有时可以强大到泯灭“人”的存在。
因此从功利实用的角度,Allie如果和Hammond结婚,将会是皆大欢喜的结局(然而Noah将落寞一生):两情相悦,并且也不会有来自家庭的阻碍。
但从理想主义的角度,Allie能回到Noah身边,是最合适的结局。那个夏天虽然疯狂,却也纯净。一见钟情后的至深至诚与念念不忘,梦幻得如同午后阳光下的粉红色泡泡。编剧贴心地让他们的童话梦境成为了现实,并且真的像童话那样“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所以真正让我感动的是什么呢?
男女主角的幸运和勇气——
他们在还没有见过很多人、还没有走遍红尘的年纪里,幸运地遇见了能相伴一生的人,勇敢地决定与彼此相伴至终点。
他们的爱情,与父母家庭的审判无关。即使我会对这俗套而且虚假得可爱的剧情走向嗤之以鼻,却依然在灵魂深处赞赏着那两颗不受任何羁绊的、相融为一的心。
你我鬓角终将斑驳,眼尾终将褶皱。惟愿在行将就木的残喘晚年,还能看着你的眼睛,说一句——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