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166293/607d9a61431a2e38.png)
对她们来说,最重要的应该是美丽、纯粹、真实的东西,比如友情、爱情,也可能是自己的身体或容貌。很多时候,更抽象的回忆或梦想对她们来说也很重要。反过来说,她们最憎恨企图破坏或者从她们手中夺走这些重要东西的人。
人终此一生值得珍惜的到底是什么?什么时候,人们在意的不是钱,而是友情、爱情、身体、容貌、回忆和梦想?
青春的岁月悠悠,我们都曾向往草长莺飞和杨柳依依,欢乐充实,珍惜当下的时光,不留人生的遗憾……
但在《放学后》的高中却大相径庭,杀机四溢,学生老师之间的矛盾极难调和,看似融洽实则暗流涌动,暴风雨一触即发。
这是一所女子高中,名为清华女中,有着名列前茅成绩优异的学生,当然也有早熟不求上进的坏女孩,这里面有人喜欢我、尊重我,有人仇恨我、甚至——想杀我。
上周六去学校路上,有人突然撞过来,我险些跌落铁轨;
星期一放学后,我在学校淋浴,差点中机关触电;
星期二放学后,我经过教学楼,从三楼飞出一个花盆砸向我头顶;
星期四放学后,在我常用的更衣室内村桥老师中毒死去,现场的门是从内部顶住,明显是一个密室。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66293/6d78321cc55b2284.png)
他是被有预谋地杀死,是代替我而死,还是另有隐情,我已无路可退,唯有调查出真相。
主人公前岛是清华女中的一名数学老师,中途转行来教数学,已有五年时间,有一妻子共同生活,虽非大富大贵,却也安然自足。近期的一系列意外让他感觉冥冥之中有人想要杀他,层出不穷的手段,毫无头绪的调查。
直到村桥老师在他常用的更衣间被毒死,警方介入调查,他在是否说出自己遭遇中迟疑,最终迫于领导同事的压力还是留存在心里,没有道出自己的困境。
但是凶手并不罢休,在之后的运动会化妆游行时竹井老师与他交换扮演小丑,因喝道具中的水“代替”他中毒丧命,但死去的本该是前岛,毛骨悚然。他终于下定决心说出自己的遭遇,并得到了警方的保护,在千丝万缕线索中找寻到了事情的真相,凶手的动机和手段令人咂舌。
在我们的常规想法中,杀人动机应该具有较为强烈说服力,或者仇恨到无法自拔只能迫不得已杀而后立。但是在《放学后》中凶手杉田惠子和宫坂惠美的杀人动机与上述说法搭不到边。她们的动机完全想象不到,十分单纯。
她们也并没有打算杀死前岛,只是转移注意,真实目标是村桥和竹井。理由是在去年外出集训时,这两个老师巡宿时正好路过正在自|慰的惠美的房间,惠美认定他们偷看了她,自己没有颜面再活下去,决定自杀,被惠子和校医及时救下,并未宣扬出去。她觉得他们看她的眼神和看其他同学都不一样,仍旧决定自杀,惠子为了拯救朋友,提出杀死村桥和竹井,并一起付诸实践。
看到最后发现杀人动机是这个,有一种无法理解甚至荒谬的感觉,但这正是青春时期的我们所可能做出来的。当美丽、纯粹、真实的事物被破坏,重视的回忆和梦想被摧毁时,恨意便开始萌发,恣意蔓延开来……那时的我们和她们一样,对世界的理解仅停留在非黑即白的层次,思考生命之轻,却忽略了每个人只有一次机会。
我们不怕死亡,也不怕带给别人死亡。这种粗暴肤浅的想法是纯粹的恶,也是非理智的现实。缺乏着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与珍惜,固守着自己的原则,不论对错,为了朋友不问是非,无畏还是无知……
大多数人看了这本书都会觉得这种动机不明所以,无法理解,这就更需要我们对青春时期的少男少女们进行关怀引导,避免出现这样残酷的悲剧。
另一条暗线是前岛和妻子裕美子之间的矛盾,他为了减少责任硬生生让妻子把怀上的孩子打掉,造成了两人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妻子对他的冷漠充满着恨,在几年时间里逐渐积累,就等着爆发的机会,这次女高事件是一个时机。妻子和情人开车撞他,并最后在公园里杀掉了他。(从他告诉妻子有人要杀他而妻子很平静可以看出)
裕美子会杀我吗?痛苦中我思索着这个问题。回答是:也许会。
我没有给过她任何东西,不光如此,还一直都在从她身上索取——自由、快乐,还有孩子,简直数不胜数。如果身边出现一个男人,能给她想要的东西,她当然会视我为障碍。
意识好像被什么东西吸走,在一点点消失。
但我不能死,死在这里也留不下什么,只会让裕美子成为杀人犯。
我倒在柏油路上,专心等待着有人路过。我还能等。
看来,这次放学后的休息时间会很长了。我心里这么想着。
他也有着自己的情感,不是完全无情感的“机器”,但对妻子的关爱和责任的承担都太少,想要珍惜之时却再也无法挽回……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66293/40e0460f847018a7.png)
2020.10.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