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清早被闹钟吵醒后总想再眯一会,结果一不小心(其实是必然)睡过了……
明天就要交的稿子/作业还没有动笔,今晚注定要熬夜……
flag立了一个又一个,倒了的居多……
例子可以多种多样,核心始终不变。如果不小心说中了你,妥妥的拖延症。欢迎对号入座,病情请自行诊断。
拖延症之鼎鼎大名,应是早已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这里我也不多介绍,今天主要分享一些在对抗拖延症上对我帮助极大的小技巧,一定可以帮到你。
1. 设置deadline
适用于时间观念弱,常常过度拖延耽误事儿的初级拖延人群。如果一件事纳入了你的计划,但没有限定具体完成时间,这意味着什么?大概就相当于2017乃至之前每一年的年度计划于你的意义,我想去做,但可能从不去做。既然没有时间限制,为什么不腾出今天,明天再做呢?于是,明日复明日,明年复明年,该做的一样没做,不该做的倒是一样没落。要知道最糟糕的不是你做不到,而是你本可以,可惜你把时间精力浪费到了别的地方。
设置deadline就是帮你简单粗暴的为一件事设置时间提醒,让它真正提上你的日程,而非一个空泛的计划。比如:“多读书”可以改为“每月月底前至少读一本书”,哪怕每次都推到月底才完成也好过一年到头一本未读,何谈多读?
2. 制定惩罚措施
适用于意志力弱,常常屈从诱惑的初级拖延人群。如果一件事纳入了你的计划,但临时出现状况产生干扰,你成功地被诱惑吸引……结果相当明显,这件事情只会被你抛之脑后,运气好的话还可以之后抽空补上,不好的话就只有错过。要知道每个人的意志力都是有限的,作为普通大众不必太过高估自己的毅力,与其期望自己某一天意志力暴增,不如量体裁衣制定对自己有效的方案。
制定惩罚措施就是为你的任务选择未完成惩罚,让惩罚为你完成任务的决心增加砝码。比如:只有完成今天的学习任务,才能看一集超想看的电视剧(或者玩一盘游戏),反之则取消当天的娱乐活动。
3. 清除干扰选项
适用于做事不专注,注意力不集中的中级拖延人群。如果你计划做一件事,而且如期去做了,只是做事期间一不小心看了十分钟朋友圈、刷了半小时微博、整理了半小时文件夹……开始了是没错,啥时候做完呢?何况注意力早被乱七八糟的杂事分散,再回头处理工作效率也不会高。专注与高效往往同时出现,不专注带来的往往都是失误、错漏。知道自己可能注意力不集中,就提前做好准备。
清除干扰选项就是将你的其它选择排除,让自己只能专注到这一件事上来。比如爱玩手机的可以把手机放到远一点的地方或者干脆收起来不许碰;容易被桌上其它东西吸引注意力的就整理好桌面,与工作无关的东西少放或者不放。再比如想要专注写作不逛网页不追剧,可以试着不让电脑联网。当你别无选择时,你会去做当下最应该做的事的。
4. 先做10分钟
适用于不断拖延、不愿开始的高级拖延人群。或许是目标太远大让你压力倍增,或许是担心成果不理想索性不开始,总之这类情况的体现都是不开始,总想一拖再拖,直到放弃。其实,如果你开始去做了,会发现并没有你想像的那么可怕,不过是自己吓自己。
先做10分钟是最简单易行的办法了。如果你真的想一再拖延,请告诉自己我就做10分钟,就开个头,完成一点点小任务。然后你会发现,感觉还不错。既然开始了,不如一次做完吧。非常好用的技巧,一定要试试!
5. 完成比完美重要
同样适用于不断拖延、不愿开始的高级拖延人群。无论做什么事情,完成比完美重要得多。如果你始终纠结于细节的完美,大概是不可能彻底完成一件事的。只有去做了,做完了,这一切才有价值,才有追究完美与否的空间。否则,空白是不分好坏对错的,也无法判断。在做事上面,完美的“0”是永远比不上不对称的“1”的。
只有开始,方能知结局。
技巧虽小,好用是真的。如果你开始讨厌自己的拖延症,请停止嘴上的抱怨,尝试做些什么来改变吧。以上五条技巧都是认真的,就看你是否当真。重要的事情放心上,选择了就去坚持,遵守自己制定的游戏规则,何惧拖延?
(题外话:以上技巧划分纯属玩笑,不必在意。学好技巧、综合运用才是重点。希望可以帮到你!)
我是暗呓,与你不期而遇,愿如故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