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回家本想做个安静的美女子好好享受一下难得的假期,不料被粉丝们的留言团团包围,话题始终脱不开被亲人逼着相亲、结婚之类,看来鱼娘不得不好好聊聊这事了。
01
鱼娘始终认为长辈们过问我们的终身之事是出于关心,但如果我们形容此事动用了“逼” 这个字眼,那就说明我们非但没有体会到关怀反而觉得不太舒服。
这里鱼娘要强调的是,实施“逼迫”的是我们的至亲,即爹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至于七大姑八大姨,常年也不走动的亲戚我们基本上可以敷衍了事。
因为是最亲近的人,我们无法选择无视,情感上我们更希望顺从,因为毫无理由去违背至亲的意愿,我们乐意去达成他们的心愿,毕竟这件事的出发点对我们没一丁点的坏处。
但理智上我们知道,自己的现状无法满足他们的愿望,这多少让我们愧疚。一旦次数多了,愧疚感就转变成了难堪和逃避。
被逼的这一代基本上是80后和90后,这些人的父母基本上为60后和70后。鱼娘作为一个80后,曾经也被“逼”过,我的父母就是60后。
02
60后这一群体,绝大多数在20几岁就早早的被自己的父母把婚事定下了。他们的婚姻基本属于通过熟人介绍,也就是相亲来达成。
一个普通的60后的人生轨迹大抵是念完高中就开始工作,工作几年通过亲友介绍认识另一半,觉得还不错就结婚、生子,抚养下一代,直到下一代完成结婚生子,自己的使命才算是彻底达成,可以安享晚年了。
如果中间有哪一环迟迟无法向下推进,就会如鲠在喉,成为一桩心病。而这代人往往不觉得这样的轨迹有什么不妥之处,因为从自身的经历来看这样的生活没什么不好的。
相反自己的儿女不愿意或无法迈向下一步,他们更多就会选择人为干涉和包办,大包大揽并乐此不疲。搞对象如此,工作亦如此。
这代人追求稳定,尤其是在国企和事业单位工作的人。他们渴望顺遂和波澜不惊,这和他们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局息息相关,无法苛责。
他们的儿女大多数是80后,第一代独生子女。这代人的长成从开始就被贴上鲜明的标签。
无论是反叛还是革新,不可否认80后更愿意去表达和追求。不喜欢按部就班和墨守成规。
你可以说这代人自私和不负责任,但其实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理念,这代人比以往活的更自由和洒脱。同时他们面临的选择和诱惑也更多,他们更现实和理智,知道爱情和面包应当的比重。
他们觉得感情是私事,必须由自己处理,但爹妈觉得子女的事就是他们的事。
逼婚的爹妈上面还有爹妈,他们很想抱孙子便逼着你的爹妈向下施加压力,这就是威力无穷的中国式逼婚。
03
当你攒了大半年的思乡之情回到家,屁股还没坐热,便要面对至少6位长辈的“关怀”,可能还附带兴致勃勃的相亲连连看。
单身的人每天面对各种猝不及防的秀恩爱本就心力交瘁,回到家还要疲于应对至亲的盘问。
有时你很想倾诉,却找不到正确的交流方式,两代人无法做到默契和感同身受。
大部分时间,你并不想因为自己的感情状况而让爹妈担心,但因为相互的不理解和无效沟通,而让双方都烦躁和困惑。
爹妈觉得相亲稀松平常,你可能觉得这多少有些冒犯自尊。他们将你的个人信息摆在相亲角里供人浏览,你觉得这好像在做物品的等价交换。
你所反感的正是他们觉的正常和效率的,他们带着这份你并不舒服的关心,插手你的生活。
其实你根本明白爹妈的用心,但你更清楚知道自己的处境和现状。
也许是时机没有成熟,也许感情上并不是个幸运儿,很多时候解释不通反成乱麻,只好沉默。你眼中的世界与爹妈眼里的,早已不是同一个次元。
你说不婚,他们觉得是耍流氓;你说独身主义,他们觉得大逆不道;你说丁克,他们骂你不孝顺;你说同性恋,他们哭天抢地。
在奉承“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将就将就也能一辈子”理念的长辈眼里,我们都是不肖子孙。
爹妈和你其实有着共同的目标,幸福。
但两代人对幸福的定义却完全不同。在他们眼里你正经历着不幸,怎么可以不出手。
但不管长辈采取什么战术,都不是想害你。你理解与否,真是幸福了,他们怎么会看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