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很简单
1.鲁隐公想去看捕鱼
2.臧僖伯不让他去
3.鲁隐公找个借口去了
为什么想去看捕鱼呢?因为据说那里捕鱼好玩,渔民捕上来的鱼又大又多,也有说用弓箭射鱼的。而且那里风景秀丽,鲁隐公早想去玩了。那里是哪里呢?棠地,今天的山东济宁鱼台县,当然,鱼台县这个名字和鲁隐公去观鱼当地人为他修筑观鱼台是密不可分的。
为什么不让去呢?原因有二:一是不合古制,鲁国当时是诸侯国,鲁隐公作为一国之君,是干大事的人,什么是大事呢?祭祀和军事,捕鱼在当时是下贱的事,大老远的跑去看有失风度啊。有多远呢?这就是第二个原因了,国君不能离开都城太远,其实也不远,鲁国的都城是现在的曲阜市,距鱼台县一百多公里,搁现在自然算不上远,一天轻松跑几个来回,可当时交通没这么发达,当时人觉着确是很远啊,而且鱼台县已经是鲁国的边境了……总之你鲁隐公不该跑那么远去玩的!就算你想带上我臧僖伯,我也不去,想让我背锅,我可没那么傻,我一世英名落得晚节不保太不划算了。
最后呢,鲁隐公还是没忍住,说我去那里不是为了看捕鱼啦,我去巡视那里的边防啊,这样说合理不?其实他就是去玩去看捕鱼的。
说说鲁隐公这个人(窃以为,略悲催):名息,父亲鲁惠公,母亲声子,是继室,正室孟子(非亚圣),死的早。鲁隐公长大后,父亲给他定了门亲事,是宋国的一个姑娘,姑娘来了以后,他爸一看:哟,这么漂亮!一冲动自己娶了享用了,还立为正妻,后来居上啊。很快生了个儿子,叫允,子因母贵,允就成了太子。允长到七八岁,惠公死了,本来该太子即位,可他还太小,没有执政能力,大夫们就说息也挺贤能的,就立他好了,这事一开始息是拒绝的,可架不住群臣撺掇,最终没禁住诱惑,干了!不过作了声明:我之所以干,是因为国不可一日无君,无奈小弟年幼,so…我就先干着吧,等他长大了我会还位于他的。这一干就是十一年。好了时间到了鲁隐公十一年,去年刚打了几仗,有个大将,叫羽父,手握兵权屡立战功。有一天,偷偷给鲁隐公说:老大,你看太子也一天天长大了,你这位置怕是坐不久了,不如咱们把他做掉,你就坐稳了,也给我个宰相当当,怎么样?鲁隐公说:不好吧,我当时即位就说了,等他长大要退位让贤的,咱这样做太不地道了,不行不行!羽父这边碰了一鼻子灰,寻思:鲁隐公不听我的,我做不了宰相事小,万一这事传到允的耳朵里,我这小命恐怕都交代了,我不能坐以待毙!遂找到太子允,倒打一耙,说我得到消息鲁隐公想除掉你,好继续做他的国君,咱们必须先下手为强,而且这个位置本来就是你的……就这样,允信了他,设计杀了鲁隐公,自立为君,是为鲁桓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