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新闻,一个五岁小女孩决定了自己的死亡,刚看了一个新闻,一个渠县少年,高考后自杀。看了内容,想了一下,觉得,真的想去死,那就去死吧。
记得跟弟弟之前讨论过自杀的问题,他也有,我也有。而我们现在都还活着。
想想,被自杀的欲念缠绕的那会儿,真的挺痛苦的。每天路过高点的楼层,就会幻想从顶层跳下,会是什么姿势,会是什么模样。那样的幻想,对我而言,是一种轻微的释放和解放。
五岁的小女孩,病魔缠身,苦不堪言。真是不知道,苦不堪言四个字能形容出什么,痛苦本就不是能感同身受的东西,四个字能表达出多少呢?渠县少年,理智杂乱,而又思维清晰的语言。看到新闻最后小编说的,已经熬到高考过了,怎么不再熬熬。你不是他,你怎么知道他没有熬过呢。有时候觉得语言文字,很神奇,能表达很多人的情绪想法,组织妥当,还能让读者有所谓的同感。可有时候,真的,感同身受四个字,能让你感同身受吗?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视频,是采访了几个日本自杀者的家属。说是日本是鄙视自杀的人的,自杀者自杀后,留下一堆金钱和世俗眼光的问题给亲人。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个大叔自杀了,遗孀接受采访的时候,希望世人能理解,不要批判他,他活着的时候真的很痛苦。
我现在在想的是......我当初怎么把自己逼的每天想自杀来着的......具体的事儿,真的记不得了。印象中觉得是心累,揪着累,累的紧着慌。不信仰基督的我,每天靠一句话支撑自己的意念:上帝,我等你救我。
那会儿没看过心理学,也不懂排解自己,也不知道找别人诉说,也不知道怎么解决自己的难受。就是靠着一句话,支撑自己度过每天的每一秒,总想着,撑下去,会有转变,撑下去,跳出这个局,会有转变。几年后,也是慢慢梳理,觉得自己迫切需要了解心理学,上了大学狂看书,逼着自己去想不喜欢怎样的状态,为什么会不喜欢,怎么生成的,追溯儿时是具体的一件什么事情带来的影响。就每天看书,每天思考,每天自问自答,每天逼自己,每天......自我救赎。
大学那会儿有心理咨询室,挺优秀的。在我看了很多很多书,拾捡起很多很多碎片之后,拼凑的差不多的时候,那会儿还是压抑却不是最压抑的时候,找了老师,教授级别的,预约了时间去谈话。而谈话也证实了我自己的想法,人,只有自己想改变才会改变,只有自己想救赎才是救赎。谈话的内容,我不记得了,就两个片段,印象很深。一个,是我说,希望自己能努力的活着,到老了还能写本回忆录,老师有一丝常人难以察觉的轻蔑的嗤之以鼻的轻笑;一个是,窗帘拉着很暗,桌上放着纸巾,我哭的时候,自己主动去抽了纸巾,心里纠结的时候一直把纸巾一层一层的折叠着拧起来,而谈话谈着我心里慢慢被说服的时候,纸巾被我慢慢摊开成了最初的一张,谈话结束了,窗帘被拉开了。
老师在开导的时候,我有一段时间在放空,我想着,我主动去抽纸巾,这个动作是不是说明我的思想是主动的想要解放了?我一直拧着纸巾,是不是我已经听进去她的话了,被她引导了,在去思考我的痛苦了?而我慢慢的一层层摊开纸巾的时候,是不是她觉得我已经慢慢放下问题,被开导成功了?反正,整个过程下来,走出门的那会儿,觉得吧,呵呵,套路。
那会儿摊开纸巾的时候,脑子里就闪过一句话,看来谈话要结束了。
真的是呵呵想笑,老师并不知道,我去提的心理问题只是一个契机,而我的目的,是观察她怎么开导我。
我对她而言,只是工作,她只是懂心理,会分析,会开导,按着套路去开导。去咨询之前,我就犹豫了很久,觉得没必要去,我可以自己看书,自己梳理。而真的去了,只是为了观察,人对人的开导,是怎么一个样子的。反而,有点失望。觉得看书,写书的作者反而更真诚,因为看不到对方的表情动作和套路,自己关注的点是什么,去看作者真诚跟你沟通的那部分就好,而面对人的开导,真的心理有问题的人,会不断的去探测想开导你的人,的表情,的神态,的态度。而对于我这种看过一段时间心理书的人来说,她的一步步,在我眼里就是一个工作流程,一个套路。
当初想自杀的我,为什么没死成呢?两点原因吧,一是没机会,二是顾虑。
说求生希望,真的是没有,就想着死,就想着周遭一切能让我痛苦的一点一滴,无法关注任何让人欣喜的细节。没机会是,那会儿读书,周围都是同学,大量的作业,学业的压力告诉你要去完成那些个东西。人是陷入循环的一种生物,那样的生活节奏和规律下,你顺从着节奏和规律,跳脱不出思维寻找死亡时间。顾虑是......妈妈。我想着,我要是死了,最痛苦的是妈妈,我怕妈妈受不了我死了的打击,我怕我的家会陷入瘫乱。满脑子想着,我要是死了,她会怎么哭,哭的怎么样,哭的撕心裂肺,哭的毫无顾忌,哭的瞎了双眼,哭的瘦骨嶙峋,哭的她失去了求生欲望。顾虑着自己死了之后的蝴蝶效应,顾虑着,不敢自杀。我怕我死了,给我爱的人带来痛苦,给我爱的人的人生抹上阴影,爸爸弟弟会一蹶不振。
然而,幻想死亡,能让我轻微解脱。
然后,我就活着了。呵呵。
挺感谢那会儿蛮关注我的班主任的,他开导了我很多,虽然作用不大,没解决问题,因为他也就半斤八两懂点皮毛,哈哈。但是起码,让我活下来了。
说真的,真的想清楚了,要去死的话,那就去死吧。
那个渠县少年,压抑了很久,他看不到对未来会有可能的变欣喜的希望,他也不会顾虑爸妈会痛苦,爸妈带给他的痛苦那么大,他既然想清楚了,为什么不能自杀呢?为什么说熬过了高考了,不再熬熬呢?没希望啊,怎么熬啊?他是想清楚了,理智的选择了死亡。或许他活下来,或许他寻求别的方法,能活,指不定还能活的精彩。可是他已经钻入那个牛角尖了,他觉得没戏了,是他自己觉得没戏了,为什么不可以选择死亡呢。求死欲望大过求生欲望,在自我认真思考后,得出的,求死欲望大于求生欲望的想法后,选择死亡,为何不尊重呢。我们不是他,不知道命运安排给他是怎样的父母,怎样的人生,只是,知道他的事情之后,尊重他对死亡的选择。
那个五岁小女孩,病魔缠身多年,轻微咳嗽都要大动作的去医院倒腾,早已被死亡二字逼到墙角,父母的关爱让她坚持着,而最后父母无法抉择的时候,将生死决定权交到她手上。天哪,她可以没有顾虑的选择死亡的时候,活着那么痛苦,为什么不选择轻松的方法,试试看。
死亡不可怕,死亡,只是对有求生欲望的人,很可怕。对不止有求生欲望的人,很可怕。
我不能理解,那些一次考试失利,一次被人羞辱,就临时决定自杀的死亡。我觉得那种死亡,没经过思考,是不理智不负责任的死亡。不对自己负责任的死亡。或许,我不是他,不懂他的痛苦,不懂他的积压,也无权批判和斥责......不,我并没有斥责,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表达,不认同罢了。
长期的痛苦,思考之后的寻求解脱,是努力求生过的人;而一次强有力的挫败,会让人迷失思考,一股脑儿的追求一个极端的结果。
死亡,有很多种,决定了要死亡,就追寻自己的内心吧。
想过了,清楚了,真的想去死的话,那就去死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