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阿图.葛文德《医生的修炼》一书时,他刚到外科时发生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那是他第一次做静脉导管术,主任说这是难得的学习机会。
医生都是从实习生成长起来的,很多手术操作,实习生可能观察过很多次,觉得看着医生做十分简单,不过如此嘛。
可是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看上去容易的事情,通常有意料之外的难。
比如坐在台下看别人演讲,感觉他讲得有条有理,自如舒展,似乎并不困难。但是当自己站上去以后就会发现,要么语速过快,要么结结巴巴,要么过于简短,要么啰嗦冗长。
阿图一上来就忘了病人的血小板数据,又忘了为病人垫毛巾,还忘了准备冲洗导管的注射器。当他拿起8cm长的针插入病人前胸时,他戳到了锁骨,病人大喊:“好疼啊!”
位置不对,阿图没有抽出血来。
我把针拔出来,将上面的组织碎片冲洗干净,重新试了一次。
“啊!”病人痛呼。
悲催的是,针再次扎了进去,血还是没有抽将出来。
旁边的正式医生终于忍不住接过了针,一针进去就见了血。
后来阿图做了第二次中心静脉导管手术,他的准备工作比上次好多了,但是手术过程还是惨不忍睹。
阿图自己心想:
我不确定自己是否应该坚持下去。拿中心静脉导管手术来说,我不断努力去尝试,可每次都失败,这样坚持下去到底有什么意义?如果我知道错在哪里,我就能在那里集中练习,但是我不知道。当然,每个人都给过我建议,有人说应该把针垂直插进去,有人说应该斜着插,也有人说针要弯着进去,又有人说这样不对。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想再去做这个手术了。
几次以后,阿图都快放弃努力了。这时来了一位280斤的病人,主治医生指派阿图去做导管术。
我只好给病人打了一针麻醉剂,硬着头皮估测了一下在哪里下针,然后将粗大的针对准那点插了进去。我惊喜地发觉针已经插到他的锁骨下方了,我又插深了一点,然后回抽针筒。真叫人难以置信,针筒里充满了血,我成功了!
从那以后,阿图医生可以顺利地为病人装导管了。
不断地练习,不断地改进,阿图医生在这样的正向循环中不断成长。他在手术室中听过的最高赞赏就是:
“葛文德,你简直就是机器!”
我还记得自己学车时,总希望路上没有其他人和车,教练车被我开得像拖拉机,抖动着往前走。直到有一次跑长途,我突然就手脚协调,能够自如变档,在车流里自由穿梭了。
这或许就是刻意训练的魅力。
刻意练习,把有难度的技艺,变成潜意识里的直觉。就像是钢琴家不会瞪大眼睛去看该弹什么键,曲谱会自然而然通过双手演奏出来。
越训练,越熟练,越熟练,越自信。所以当我们看到别人做某件难事毫不费力时,一定要相信他肯定付出了千百倍的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