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461篇|能儿子乎?身若槁木之枝而心若死灰,恶有人灾也!

第461篇|能儿子乎?身若槁木之枝而心若死灰,恶有人灾也!

作者: 不犹斋 | 来源:发表于2022-03-03 15:46 被阅读0次

✲/南荣趎

冰轩画画/南荣问道

南荣趎是庚桑楚的学生,看着自己的老师修养高尚自在的样子很羡慕,所以不免心下焦躁起来:我怎么样才能达到那样的境界呢?

庚桑楚给他的教诲是:“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保全形体,护养生命,重要的是不要“思虑营营”。用今天的话就是说:你不要思虑太盛心太重,考虑这、巴拉那,什么都放不下,斤斤计较求取私利劳苦奔波,健康的身体保不住,幸福的感觉也没有。

南荣趎说:我不是瞎子、聋子,也不是疯子,我是个正常人,该看见的看得见,该听见的听得见,该计较的也装不了傻;世界就在那里,生活摆在那里,你叫我咋办?换句话说:道理我明白,我咋能做的到呢?呵呵。读到这里,园叟心想:两千年前人们遇到的苦恼,其实和今天也都差不多啊!

庚桑楚说:我该说的都说了,既然还说不到你的心里去,说明我这为师的本事不济。你还是去找你的师爷弄个明白吧。

南荣趎带足了干粮,走了七天七夜来从畏垒之山来到了鹿邑,见到他老师的老师老子。谁知道老子一上来就开了个玩笑:嗐!怎么跟你一块儿来的人如此多呢?

南荣趎本是单人独往,听闻此言吓了一跳。恐惧地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身后,的确一个人也没有。经此当头棒喝般的一吓唬,把个南荣趎惊出一身冷汗,一时间语无伦次,不但不知如何回答,就连自己千辛万苦前来要问的问题也忘了。

其实老子的意思并不是南荣趎同行许多人,而是从南荣趎眉宇紧锁的愁苦相中看到了南荣趎心思烦恼太多。这说明老子作为老师还是很善于观察,也很善于启发的,更能很好的融洽课堂气氛。这样没头没脑开一个玩笑,既疏解了师徒祖孙之间的拘束,也点醒了南荣趎真正的疑虑。

所以南荣趎就从三方面概括了自己的思虑忧患:“不知乎?人谓我朱愚。知乎?反愁我躯。不仁则害人,仁则反愁我身;不义则伤彼,义则反愁我己。我安逃此而可?此三言者,趎之所患也,愿因楚而问之。"

这一段我觉得不用翻译也很清楚明白:智、仁、义这些让人聪明高尚的品德,没有不行,有了往往就是累赘,聪明仁义的人多干活多付出劳心费力这一点园叟是深有体会。

老子说:呃,从你失魂落魄的样子早已知晓大概,要不和你开那样的玩笑话。你现在肯定是像失去父母一样的心无着落;又好像拿竹竿子探测大海一样的无所适从不知所以。那你既然师从我的门下弟子,就应当知道这是迷失了本性,你需要先找回自己,返璞归真!

南荣趎回到寓所,按照多年师从庚桑楚的操练,静心修为,求取自己所喜好,舍弃自己所厌恶,整整十天愁思苦想,觉得独立完成作业也就到这程度了,就再去拜见老子。

老子说:呃,你好像进行了反省,是不是心情越发的沉重呀?你应当体会到拘泥于外物,内心就想不通;费心思虑,形体感官必定闭塞瘀滞;而你现在是从内到外都在纠结,即便道德高尚的人也不能持守,何况是初学道仿行的人呢!"

南荣趎说:师爷您说的是。有病的人能够说明自己的病情,说明他的心志还是清醒的。我听闻大道还稀里糊涂,就好比服用了药物反而加重了病情。师爷您还是通俗地告诉我养护生命的常规罢。

老子说:呃,这个嘛,不过就是抱一守拙罢了。老子在这里用了一连串的反问句式,循循善诱南荣趎要做到形体与精神浑一谐合;不要求助外力要反求诸己;要做到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要心神宁寂无所执著。一句话:要像婴儿一样纯真朴质就行了。

你看,老子继续说:婴儿啼哭,咽喉却不会嘶哑,是因为他没有费心力地嘶号,声音是完全地谐和自然;婴儿总是紧握着小手而不松开,是因为他完全地使用天性自然之力;婴儿瞪着小眼睛一点也不眨眼,是因为内心世界不会滞留于外界事物。总之,婴儿完全没有刻意的思虑,到处乱跑也不知道去哪里;安静地居处也不知道做什么,完全是随顺应合,随波逐流,听任自然,这就是养护生命的常规,所谓的“卫生之经”了。

老子的高明之处,是通俗地给南荣趎指明了一个修为之道,一个标准、方向:就是要回到赤子之心,体会婴儿的状态。

这一下南荣趎似乎真是豁然开朗:噢,师爷,是不是可以说,回到婴儿状态就是达到了至人的最高思想境界呢?

老子笑了笑:当然不是。这仅仅只是像所谓自然界的冰冻消解那样,让心中的暖意消除你积滞的病因罢了。能做到这样,可能消解了你得病痛,但是还不能达到至德至人的境界。(话说:否则,人要长大干什么呢?)你要成为高尚的人,还要带着人们一块儿向大地寻食,又一块儿向天寻乐;不为外物外利害人害己,不参与怪异,不参与图谋,不参与尘俗的事务;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去,又心神宁寂无所执著地来。也就是说要在婴儿的状态下不断修为,优游与天地世间而自得自乐,才是用生命践行“卫生之经”啊

南荣趎不但有了标准有了方向,还知道了生命的意义,生活的常态。霍然而解:那么这下子可就达到了最高的境界了吗?

老子又说:呵呵,小孩子心急什么,还没有呢。

南荣趎越听越兴奋,瞪大眼睛专注的静待师爷继续点醒,已经接近一个好奇天真的婴儿了:我原本一开始不是早就告诉过你要像婴儿的状态吗?所有的修为还是要真正达到那个境界,一个人若是真正在自己已经不是婴儿的时候,还能真正自觉地做到一个婴儿无为无欲,那么,对他来说什么是祸患,又什么是幸福呢?祸福都不存在了,哪里还会有人间的灾害呢!

2022-03-03

相关文章

  • 第461篇|能儿子乎?身若槁木之枝而心若死灰,恶有人灾也!

    ✲/南荣趎 南荣趎是庚桑楚的学生,看着自己的老师修养高尚自在的样子很羡慕,所以不免心下焦躁起来:我怎么样才能达到那...

  • 《莊子南華經》15 — 齊物論6

    临文徵明《莊子南華經》15 — 齊物論6 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

  • 形如槁木心若死灰

    今日雾霾污染有点严重,九点半出门和家人一起去博爱堂看看中医,吃了一周的药感觉还不错,就是发困想睡觉无力感较强; 最...

  • 王重阳十论|论泰定

    泰定者,出俗之极也。致道之初基,习静之成功,持安之毕事。形如槁木,心若死灰,无取无舍,寂灭之至,无心以定,而无所不...

  • 赖辉东《论语史鉴》4.6不仁不义的周昭王

    第6章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

  • 敬宝爱器,任用除妖

    《荀子》曰:“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

  • 《庄子》齐物论七

    原文: 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有自也而可,有自也而不可。有自也而然,有自也而不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

  • 读庄漫笔——齐物论(二)

    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上次我们讲到,...

  • 国之重用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

  • 国之器用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461篇|能儿子乎?身若槁木之枝而心若死灰,恶有人灾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gzy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