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顺风”习俗

作者: 玉树老爹 | 来源:发表于2016-08-14 09:34 被阅读158次

原创:玉树老爹。

莘莘学子这段时间里陆陆续续会收到他们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录取通知单。在往学校报道之前,谢师宴、状元宴、庆贺宴应接不暇。不禁回想起当年自己接到录取通知单后,亲邻“送顺风”的情境。

莆田农村酒宴,图片来自网络

恢复高考后能考上大学,是当年寒门农家跳出农村的唯一通道。试想一个大队只考一两个人出社会,在农村是较轰动的事。户口迁移,  变成了吃高品粮的居民。生产队要加餐欢送。当时生产队是按劳动力吃加餐的。在队址前面的打谷场摆了几桌桌椅,菜肴无非就是:炒米粉、炒面条、炸豆腐、滚肉、肉片汤等等。大人在吃加餐,小孩子们则在桌边跑来跑去。偶尔也会有家长偷塞一口肉给自己的孩子解馋,一般生产队会把米粉和面条多炒一锅,分给各户老幼吃福余。被请的人一般买几包香烟分发即可,没酒没饮料,但热闹无比。

莆田炒米粉,图片来自网络

生产队请吃后,本族近亲则是很慎重地煮了两碗“点心”面,这种“点心”是用手工面煮的,要在碗面上添有肉四片、煎蛋一个、紫菜、花生米这几样叫做碗脸。两碗点心只能收一碗,一碗要退回去的。由于族亲多,碗面煮多了,吃不了。有些亲人后来就线面拿十结、蛋拿十个去“送顺风”。照例也只能收一半以下的礼物。接下来就是关系较好的同学凑份子钱“送顺风”。不外乎也以吃炒米粉、炒面为主。因为家里没有大盘子装菜肴,一般是用洗脸的脸盆洗净后,去装米粉,同学们吃得不亦乐乎。至今那些场景尚记忆犹新。

莆田线面,图片来自网络

虽然时代不同了,出远门也是平常事,考中大学也不那么轰动全村了。但是故乡的“送顺风”习俗还在延续着,点心面煮得少了,送线面、送鸡蛋却是少不了的。

玉树老爹原创手稿1 玉树老爹原创手稿2 玉树老爹原创手稿3

相关文章

  • “送顺风”习俗

    原创:玉树老爹。 莘莘学子这段时间里陆陆续续会收到他们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录取通知单。在往学校报道之前,谢师宴、状元...

  • 爱心关怀 顺风送暖

    冬天的美丽,在于温情。也在于关爱。正所谓“高天滚滚寒流急,爱心年年暖风吹”。伊川县爱心顺风车协会的暖冬活动让寒流与...

  • 龙抬头

    民间有习俗。二月龙抬头,送吉又送福,杀鸡供猪头。

  • 正月十五习俗--送灯

    徐行20180302 说起送灯,大家可能不太了解,下面我给大家讲解一下,什么是送灯,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中国...

  • 过年习俗——送家堂

    【九洲芳文】 “请家堂”我没有亲眼见过,应该是村里有人专门负责,我无从知晓,就说说我说了解的“送家堂”吧。 送家堂...

  • 乡村‖送喜蛋的习俗

    元旦这天,恰逢我的生日。古风俗延伸下来的是,过生日这天清晨早起吃一碗长寿面,寓意着长长久久、长命百岁。 孩子呱呱落...

  • 胡思

    今天起中元节,习俗就有,给故去的亲人送瓜果梨桃等应急水果,送御寒的衣物。这个习俗和季节是相互映衬的,正好水果熟了,...

  • 回趟老家

    今日,五月初五,端午节。 老家的习俗是,五月端午节前,出门闺女给母亲送糖糕。县城的习俗是,端午前送...

  • 年味之龙送福

    龙在九天,动作如舞。舞龙送福是过年不可少的习俗之一。 俗称玩龙灯的舞龙习俗,承继殷周“祭天”。 舞龙前,先送帖,贴...

  • 上坟

    在河南元宵节前后,农村都有上坟送灯的习俗。我们驻马店的习俗是大年三十下午把祖宗请回家过年,到正月十四,再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送顺风”习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hey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