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女友跟我抱怨,孩子小学班主任太年轻,水平太差,开个家长会都在台上紧张的发抖。好几个家长都有同样的担心,觉得这样的老师会耽误他们孩子的学习成长。于是她准备联合一些家长一起向学校申请换老师。几天后,女友得意的告诉我,他们家长团结一致向校方施压,换掉了班主任。首战告捷,她义正言辞的说为了孩子的成长大业他们一定会继续“护航”到底。
我的女友就是当下流行的“直升机”“扫雪机”家长,无时无刻的盘旋在孩子身边,紧盯他们潜在的挫折和困难,不顾一切的为孩子扫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对此,我只能苦笑的称赞“你真牛!”
还有很多真实的事例,孩子因为受不了老师收缴手机、忍不了家长的一句骂就离家出走,甚至轻身,很多家长认为究其原因就是平时管教太松,承受的困难和挫折太少,抗压能力不够导致的,从而形成了另一个极端——挫折式家庭管教理念。为了让孩子早点适应社会,想方设法故意孩子制造各种各样的挫折,以免孩子无法应对今后残酷竞争的社会。
王人平说:刻意让孩子吃苦,而自己过富足的生活,会割裂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连接,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和家庭归属感。而自己勒紧裤腰带“富养”孩子也不是好的做法,自己的生活质量和生命状态都不好,能给孩子好的教育和影响么?
无论是护航式培养还是抗挫折教育,这两种刻意都是无效的。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的方法就是无需培养,顺其自然。
一、管教孩子要有界限。
护航式培养和抗挫折教育都基于对孩子的不信任、不尊重,总以“为孩子好”的名义想着做点什么来“保护”孩子。成长是孩子自己的课题,家长也有属于自己的课题,双方要秉承“课题分离”的原则,有且仅有对自己课题负责的权利和义务。纪伯伦说,孩子不是为我们而来,是而借我们而来。孩子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我们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家长要放下盲目的自信,松开操控的双手,尊重和允许孩子成为自己,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越界。
二、孩子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
孩子自己有解决问题、适应社会的能力,具备作为高级物种——人类自我调整、修复的复杂系统。这种系统只有在自然的状态下才能不断更新迭代升级,如果总是刻意、随意、强行的篡改,只会让系统运行缓慢甚至死机。
有很多问题其实是家长焦虑心情的投射,无限的将问题扩大升级,也许对于孩子本身根本就不是问题。但这种焦虑本身却会对孩子产生压力和困苦。所以,家长要相信孩子有自己看待问题的视角和自我修复的智慧,不要事事冲锋在前、包办代替,试试默默的守护在身后,让孩子自己去经历、体验、尝试,接受自然结果的反馈,化为自己生命的财富,成为最自然、最适合、最真实的自我。
三、爱是最好的抗挫能力。
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可是大部分家长为了印出一个完美的副本,把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在提升复印机的性能上,却很少考虑原件的质量。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的处理方式并不是父母说教的方式,而是模仿父母处理问题的方式。父母平和的心态和对孩子的尊重和信任就是一个榜样,可以帮助孩子更从容地应对外在世界的各种各样问题。所以身为父母,在内怀有信任和尊重,是养育孩子最好的土壤,在外给予高品质的陪伴,是孩子充满安全感的港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