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漫读:“君子周而不比”与亲疏有别相互矛盾
江上小堂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为政第二)。
这是孔子在告诫作为君子,应当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用小人来反衬。孔子认为君子应当对人一视同仁,而不应当厚此薄彼,与一些人关系亲密,而与另一些人关系疏远。而小人正相反。周,是普遍的意思。比,是亲近的意思。甲骨文的“比”字,像两个并肩而行的人。《易经》中有“比”卦,就是讲如何比附于人。
后面卫灵公第十五中,孔子也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其中“群而不党”与这句话意思相近。要求君子普遍团结群众,不要结党营私。
孔子的这个要求,乍一看很合理。但细究起来,却与其“尊尊亲亲”的根本主张矛盾。孔子主张忠孝等价值,本身就是亲疏有别,内外有分。孔子明确说过,“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中庸》)。一个人,处于忠孝维系的社会关系中,不可能对他的关系人一视同仁,不偏不颇。
即便都是非血缘关系的群体中,如同仁同学的关系中,也有个长幼有序。想来想去,只有一种情况两种要求不冲突,那就是上一等级对待下一等级。比如说君主对待臣民,长官对待下属,老师对待学生,父母对待子女。这些关系中,上一等级理论上可以做到对下一等级一视同仁,不有所偏爱偏袒。但实际上也很难做到。儒家社会中,父母偏爱某个子女很常见,重男轻女更是如此。君主也更喜欢阿谀奉承的臣僚。
由于孔子与儒家处理人与人的基本关系是亲疏有别,也很难在非血缘关系中建立起平等关系。非血缘人群建立关系必然也比照亲疏有别。比如江湖好汉,会比照兄弟关系结为义兄弟。结义了,关系就更亲密,利益更紧密一致。一个群体中,个人要想保持与其它人等距离的关系,不结党也是不可能的。
但孔子从维护尊者,从维护君主的统治和权威出发,反对下属结成较紧密的利益集团,担心下属结党构成对君主统治的威胁。于是主张“君子周而不比”,“君子群而不党”, 但又难以避免。于是,善于操弄权术的君主,就会利用臣僚中的党派,抑扬不一,拉一派打一派,保持他们的均衡,从而不让任何一方坐大,威胁到自己的统治。
所以,孔子及儒家提供的这套社会准则,有矛盾之处,人们很难完全做到,容易导致虚伪。口中说周而不比,群而不党,但做起来却是另一回事;施行起来会产生很大的内耗。
2017年12月29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