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喜,不一定非得是轰动四方的举动,也不必是震惊四座的言谈,亦不需一飞冲天的光彩。
今天早上的早读时间,一羞涩不已的男同学畏首畏尾地递给我一本作业本,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他的名字,一行接一行,可以看出他是用了心去写这于别人是轻而易举而对他来说却是艰苦不已的三个字的。我很欣慰,打心里为他高兴。我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并用肯定的眼光和赞赏的语言鼓励了他。他很高兴,箭也似的回到座位,随即打开课本艰难地读了起来。
三年级的学生,按理应该有了一定的基础才对,只是这个同学有些特殊。就在今年九月初我刚接到这个班时,就发现这位同学的不同寻常——平时不仅一言不发,还满身散发着臭气。至于学习嘛,那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了,他连名字都还不会写。或是在课上或是在课间,我尝试了不同的方法跟他沟通,他就只是低着头,没有任何反应。
就这样,时间一晃过了几个月,我始终找不到任何方法跟他沟通,其间甚至还去跟他二年级时的班主任“取经”,均无功而返。
直到那一天,我才真正意义上的跟他说了一次话。
那天是星期五,我带着学生走出校门。等学生都找到家长后我正准备折回,却发现身后的人们骚动了起来。肯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很多人都围了过去。我也下意识地跟了过去。
一个中年男子躺倒在公路中间,旁边是一个背着书包的小男孩。定眼一看,这小男孩正是我班里的那个死活不肯开口的同学。看见他惊慌失措地在中年男子旁站着,我走了过去,并试着跟他交流。
看见了我,他没有之前在学校时的故意规避,而是像看见了救星似的一把投到了我的怀里。我安慰着他:“不要担心,救护车马上就会到,你爸爸会没事的。”
这时他才从嘴里挤出了一句:“他不是我爸爸,是我的伯父。”
后来救护车赶到,把中年男子送去了医院,我则牵着小男孩的手,将其送回了家。
进到他家里,眼前的一切让我顿感荒凉。空荡荡的客厅里只有两张塑料凳子,凳子旁横竖散落着几双拖鞋。从客厅看过去正好是厨房,厨房里也只有几样简单的炊具,而且也都是好久没被使用过的模样。
我跟着男孩到一间卧室里看了看,只是简单的摆放着一张床,床上堆积着一些许久未被清洗后散发着霉臭的衣服。地上杂乱无章,鞋子跟书本混杂在一起。一些零食包装纸在角落里静静地躺着,诉说着它们曾带给过这个小男孩的滴滴安慰和喜悦。
回到客厅,我们俩一人找了一个凳子坐下。我问了他很多,他欲言又止,始终不说话。
终于,当问道他母亲的情况时,他开口了,似乎是开了闸的水龙头般一股脑儿倾泻了出来。可能是平时很不说话的缘故,他说起话来多少有些结巴。我没有打断他,只是静静地听着。
他告诉我,他母亲前几年就去世了,留下父亲跟他相依为命。后来集体搬迁,大伯也跟他们进了城。为了生计,他父亲出去外面打工,每个月只是给他们汇点钱,已经好几年没回来了。他大伯带着他,平时也很少做饭,东家一顿西家一餐的混着。更要命的是,他大伯嗜酒如命,每天都会喝得酩酊大醉。
我关切地问他平时会不会被他大伯打时,他眼神迷离,只是摇摇头。
我们正在说着话,一个自称是小男孩姑姑的人来了。确认了身份后,那女的带着他离开了。我也跟着出来,回到了学校。
星期一早上,我再一次见到他时,脸上明显有了丝丝笑容,只是还是一如既往地不去翻开课本,自顾自的在那里发呆。
既然已经能沟通了,我就试着先教他写写简单的字吧!刚开始他显得很拘谨,就连写一个简单的笔画都会特别吃力。慢慢的,他已经会写好几个字了,偶尔还会在课堂上举手发言。虽然每一次发言似乎都不着边际,但同学们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
就在昨天下午,我在他的作业本上给他示范着他的名字的写法,让他回去后试着写一写。我本来还不太敢抱有什么大的希望,毕竟他真正认字还不到一个星期,但今早当我翻开他的作业本时,我整个人都惊呆了。字写得虽不是很工整,但从印记上就能看得出,他不知擦掉了多少次才最终写满这整整一页的。
这一刻,我突然想到了那句话——每个孩子都是落入凡间的天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