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详注《随园诗话》(1111)

详注《随园诗话》(1111)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3-08-21 19:30 被阅读0次

【原书卷十二·五二】

广东称妓为“老举”,人不知其义。问土人,亦无知者。偶阅唐人《北里志》,方知唐人以老妓为都知,分管诸姬,使召见诸客;一席四,烛上加倍,新郎君更加倍焉。有郑举举者,为都知;状元孙偓颇惑之。卢嗣业赠诗云:“未识都知面,先输剧罚钱。”广东至今有“老举”之名,殆从此始。

土人,指当地土著人。

《北里志》,唐代文言笔记小说集,孙棨编撰。此书一卷,写成于中和四年(884),记载中和以前长安(今陕西西安)城北平康里的妓女生活,故名《北里志》。书中反映了当时士人生活的一个侧面,有少数条目也反映了妓女们的痛苦和对爱情的追求,并保存了一些文士和妓女的诗歌作品,为后来编集唐诗者所采录。有明刻《续百川学海》本、《古今说海》本等。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排印本即据《古今说海》本校印。

都知,释义:1、中国古代官职名。目前有明确记载在五代、宋朝时期设有此官职。武官名,属殿前司。《新五代史·唐臣传·安重诲》:“遣殿直都知范氲以金带袭衣、金鞍勒马赐彦温(杨彦温)。”《宋史·职官志六》:“(骑)诸班有都都虞候指挥使、都军使、都知、副都知、押班。”宋·孔平仲《孔氏谈苑》卷一:“太祖朝,都知、押班皆以供奉官为之。”但唐人书籍记载,时青楼已有“都知”称谓,应该在唐,或以前就有该官职名。因为后世官府不可能选用一个青楼术语来作为官职名称。2、唐代青楼中色艺双全口才伶俐的高级妓女,常担任宴席娱乐的主持人角色,并管理一般妓女。唐·孙棨《北里志》:“曲内妓之头角者,为都知,分管诸妓,俾追召匀齐。举举、绛真皆都知也。”在青楼担任“都知”并非易事,除了容貌举止要能压住阵脚外,还必须善于调派周旋,不但要制造出整个场子的气氛,还要面面俱到,使与会者皆大欢喜才行;就个人素质而言,要能说会唱,善诗知文,博古通今才算全面。在当时整个平康里巷中,真正能得到客人公认的“都知”只有三人,那就是郑举举、薛楚儿和颜令宾。唐·卢嗣业《致孙状元诉醵罚钱》:“未识都知面,频输复分钱。”

镮,音huán,通“环”。释义:1、镮,环。泛指圆圈形物,如:镮钏(手镯);镮钮(环纽);镮铜(铜环)。2、链条中的一节。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河间王琛)得千里马…以银为槽,金为锁镮。”3、铜钱。多用作币量词。宋·周密《武林旧事》:“终岁不偿一镮。”4、又如:镮凿,魏晋东北朝时期的一种小铜钱。

郑举举,唐代长安妓女都知。唐·孙棨《北里志·郑举举》:“曲内妓之头角者为都知,分管诸妓,俾追召匀齐。举举、绛真,皆都知也。曲中常价,一席四镮,见烛即倍,新郎更倍其数,故云复分钱。”

孙偓(840—916),字龙光,河北武邑人,科举出身。唐朝时,乐安孙氏族人的官衔最高者。唐僖宗咸通四年(863)状元及第,为孙姓士人在唐朝的第二个状元。唐昭宗时官至宰相之职。唐乾宁三年(896)以户部侍郎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凤翔四面行营都统,后又兼礼部尚书等职,封乐安县侯,担任宰相一年。唐乾宁四年(897)三月上疏极谏奸臣被计贬衡州司马。唐僖宗光化元年(898)来浙江省余姚县四明乡玉壶岙安居。

卢嗣业(生卒年不详),范阳涿县(今属河北)人,卢纶孙,卢简求子。乾符五年(878),登进士第。广明初,累迁右补阙,后辟都统判官,检校礼部郎中。作品有《致孙状元诉醵罚钱》。

附:唐·卢嗣业《致孙状元诉醵罚钱》:“未识都知面,频输复分钱。苦心事笔砚,得志助花钿。徒步求秋赋,持杯给暮饘。力微多谢病,非不奉同年。”

醵罚钱,jù fá qián,醵,本义为大家一起凑钱饮酒。《说文》:“醵,会饮酒也。”《礼记·礼器》:“周礼其犹醵与。”注:“合钱饮酒为醵。”清·张廷玉《明史》:“醵金为敛。”又如:醵金(凑钱;集资);醵钱(凑钱);醵分(凑份子);醵助(凑钱帮助);醵借(筹借);醵款(筹集款项);醵集(筹集,凑集)。按:袁枚原书中将“醵罚钱”刊印成“劇罚钱”,是错误的。另原诗为“未识都知面,频输复分钱。”袁枚也记忆错误,写成“劇罚钱”了。复分钱,音fù fēn qián,意思是加倍付给妓女的钱。

相关文章

  • 详注《随园诗话》(925)

    【原书卷八·三四】康熙戊戌探花傅玉?先生,名王露,年八十余,同在湖船,自诵《陪申尚衣游西湖绝句》云:“正是金牛纪瑞...

  • 详注《随园诗话》(927)

    【原书卷八·三七】或戏村学究云:“漆黑茅柴屋半间,猪窝牛圈浴锅连。牧童八九纵横坐,‘天地玄黄’喊一年。”末句趣极。...

  • 详注《随园诗话》(926)

    【原书卷八·三六】孙补山尚书,先以中翰从傅文忠公征缅甸。《见虏氛日恶口号一首付诸同事》云:“军容荼火盛,不戢便成灾...

  • 详注《随园诗话》(923)

    【原书卷八·三一】近日诗僧甚少,余游天台,得梅谷;到净慈寺,得佛裔;游九华,得亦苇;游粤东,得澄波、怀远、寄尘。亦...

  • 详注《随园诗话》(924)

    【原书卷八·三三】吾乡任武承太史,名应烈,出守怀庆。中年乞病,买鉴湖快阁以居,乃陆放翁旧地。作诗四首,和者如云。先...

  • 详注《随园诗话》(932)

    【原书卷八·四五】黄石牧先生以翰林中允,督学闽中,因公落职。吾乡徐文穆公,荐举博学鸿词,与余同试保和殿。先生年过七...

  • 详注《随园诗话》(934)

    【原书卷八·四九】余行路见远树,疑为塔尖。高翰起司马云:“平畴见喜塍成绣,远树看疑塔露尖。”每见门神相对,似怒似笑...

  • 详注《随园诗话》(931)

    【原书卷八·四三】儿童逃学,似非佳子弟。然唐相韦端己诗云:“曾为看花偷出郭,也因逃学暂登楼。”文潞公幼时,畏父督课...

  • 详注《随园诗话》(933)

    【原书卷八·四七】孝感程蔚亭先生,名光钜,甲辰翰林,出为杭州粮道。有《闺词》云:“东家姊妹与西邻,听说相招去踏春。...

  • 详注《随园诗话》(928)

    【原书卷八·三八】尹文端公妾张氏,封一品夫人,与内廷恩宴。大将军某与忠勇公在上前戏尹云:“张有贵相,十指皆箕斗,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详注《随园诗话》(111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hps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