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葬礼

作者: 壹粒米 | 来源:发表于2023-08-22 11:14 被阅读0次

一年前,一辈子没上过医院看病的云婆婆,在儿子们不断的催促下,终于同意去大医院看病了。

在农村,尤其是老人,都不愿意去医院做检查,除非是实在不舒服,实在是受不了了,才会答应由子女陪同去医院做检查。

云婆婆的小儿子拿到检查结果反复看了好几遍,把眼睛揉了又揉,把那张纸看了又看,最后还是不得不相信,这是一个胃癌晚期的检查报告。

自然,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还有云婆婆的老头都是瞒着云婆婆的,但云婆婆自己能感觉得到自己身体的不对劲,而家人怎么掩盖,也无可避免的露出一些蛛丝马迹,到最后几个月还是瞒不住了,云婆婆虽早有疑虑,但她认为人早晚有一死,也不怎么在乎自己得的是什么病,自己的身体告诉她,自己可能得的是绝症,活不久了。

癌症晚期的疼痛是最折磨人的,云婆婆每天被疼痛折磨。但她就是不愿意去化疗。

这云婆婆是一个超级明白的人,化不化疗的反正都是死,何必浪费钱?只是她经常被疼痛折磨得哼哼个不停,儿子们实在是不忍心,每天轮番的去劝云婆婆,一定要带她去医院打止痛针,最后云婆婆也是实在受不了,一边心疼钱一边哼哼着由儿子陪同去了医院。

云婆婆这一生,因为她的葬礼,在村里有些人看来很是不值。

她17岁时嫁到她老头家,担当着那个家的主角,一直勤俭持家。云婆婆生活中格外的节俭,尤其在吃的方面,她要求家人,包括她自己在内一粒米饭都不准浪费,菜更是严格限制。一家六口人吃饭,每餐基本上就弄一碗杂拌的菜,放很多盐,因为盐放得多,会吃菜少。

云婆婆每次出门,都会带一只纤维袋,在回家的路上,见到纸壳,矿泉水瓶,一次性纸杯塑料杯,甚至塑料布,总之是一切能卖到废品店换钱的东西她都会装进纤维袋里提回家,等集到一定数量了,就会让老头子用板车拖到废品店去卖掉,她的那些废品从来不会卖给那些上门收废品的人,因为上门的那种价格要便宜一些。

她还不准许家人偷懒不劳动,对于老头子更是严格要求,每天天不亮她就把老头子叫起床赶下地干活。他们屋前屋后种了许多果树,果子成熟后全部拿去小镇上卖掉,在小镇卖不完,就由老头子用框装了放板车上去附近村里转悠着叫卖,直到卖完才能回家,然后钱必须全数交给云婆婆。而给老头的奖励是晚饭时加一个鸡蛋。

云婆婆对老头着实是管理有方,她指东老头不敢往西,自从云婆婆嫁过来,老头子就是她的使用工具,不管是脏活累活,还是轻松的活都由老头子全包。云婆婆自己呢一直说身体有病,从不下地干活,哪天感觉身体舒服些,就做做饭洗洗衣服,但大多数时候云婆婆都是身体不舒服。遇上云婆婆不舒服的时候,老头还得从地里回家做饭。

在农村,当年哪一家的媳妇不下地干活?不但要干田地里的活,从田里回家还得做饭喂猪,而男人从田里回来就只等吃饭,也有勤快的男人会去菜园浇浇肥扯扯草,唯独这云婆婆就只用在家做饭做家务,村里的女人们就都羡慕云婆婆,说云婆婆命真好。

按理说云婆婆应该知足了,但云婆婆的那张脸,常年阴着没有笑容。村里人会时不时的听见云婆婆骂老头的声音,听说,老头田地里的活没有干完云婆婆所规定的量,云婆婆就不准老头吃饭。

云婆婆爱钱如命,比村里任何女人都爱钱,尽管老头拼命干活,生活已经足够好了,云婆婆还不是很满足,想方设法的让全家人节俭省钱。

他们家是村里最早建楼房的,其间翻新过两次,最后把老屋掀了,建了一栋三层楼的每层有五间房的楼房,而且建了很高的围墙,把周围的荒地都圈进去成为一个很大的院子,且养了一条狗天天在门口吠叫。村里人猜测,可能他们家存了不少钱,否则建什么围墙养什么狗?

云婆婆在村里不像其他女人,农闲时都会相互串门子,但云婆婆从不串门子,每天就守着她那个家,也不知道每天捣鼓些什么,她也从不打麻将,也不准老头子打麻将,还不准老头子串门子。

从前村里在农闲的时节,男人们喜欢聚在一起打打小牌,下下象棋,老头子喜欢象棋,有时候也会站旁边看别人下棋,但云婆婆好像有千里眼,老头子常常看不了两盘棋,就被云婆婆揪去干活,多年下来,老头子就只会干活,手里还常常拿着一条扁担,方便随时挑点什么,争取不走空路,甚至连走路都低着头看路,以免受周围的什么人什么事物影响他走路的速度,因而减小他干活的效率。

这样的模式过了一些年,外界兴起做小生意,比如住在马路边的人家,在自家门前摆上一个宝栏,(宝栏也就是柜台),放上烟、槟榔以及一些小玩具和小孩喜欢吃的零食,这多少能给家里带来一些经济收入,据说最先做这营生的还赚了不少钱。有些家庭有了这笔收入,地里的活也大多不做了,毕竟干地里的活又累又不赚钱,而这个又轻松又赚钱。

村里独云婆婆发现了这个生财之道,她立马行动,也在自家门口摆了个宝栏,卖一些日用品及烟酒糖果,当然烟酒都是一些特便宜的,后来还增加了鞭炮以及一些过年过节甚至还有清明节村里人挂山需要的一些用品等等。村里离公路及小镇实在有点远,有时临时急用一些日用品或调味料如盐啊味精之类,还有小孩一时哭闹需要哄着的糖果零食,就都会去云婆婆家买。云婆婆的定价要比外面小镇的要贵很多,比马路边上人家摆的也贵。

村里有些人一边说云婆婆黑心又一边无奈的去她家买东西。谁叫人家就是头脑灵活些呢?人家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商机,她就看准了村里人不会为了一点点小东西跑几公里路去镇上买。她贵她有理,幸亏也只那么一块几块的小钱,至少也是方便了村里人,算是两两抵消,便不那么的斤斤计较了。

在村里,云婆婆一家很少做什么宴席,比如生日宴啊之类他们从没做过,也就几个儿子娶媳妇做了几场酒席,其他比如生了孙子什么满月酒啊,什么抓周酒啊都没见他们办过。云婆婆的意思是那又累又不赚钱,她可不像村里其他人一样讲那些虚名,再说办酒宴收的人情是要还的,她算了一笔账,这种人情往来越是后面的越吃亏,在还人家的人情时,总得在原有的基础上添那么一点儿才像样。

据村里的人说,云婆婆每隔几年就会给儿子们分一次钱,每个儿女每次三万五万不等。

至今年的上个月底,云婆婆最后一次把她存的钱拿出来分给儿子们,还安排好了自己的后事,要求在她死后不请白客,(白客也就是除亲戚之外的人),也不受礼。也不请人做法事,不放炮。在农村,人走后,一般要在家停放三天三夜外加做道场以示家底厚及儿孙孝顺,但云婆婆要求只在家放一晚然后土葬在自家的后山,也不请丧夫,(丧夫又叫金钢,是抬棺材的人)。把省下来的钱分给儿女们更合算,她可不图那些虚名。

老头子及儿女们果然很听话,在云婆婆咽气后,把她放进她多年前就给自己准备好了的棺材里,棺材底下也就薄薄的铺了些石灰和碳末,身上只盖了一条白布一条红绸,请了一个锣鼓队敲了一阵锣,请了一位挖机师傅开了一台挖机,在他们家后山挖了一个坑,由挖机把棺材运上山,就这样寂寂无声的把云婆婆埋了。

云婆婆的这葬礼在村里几乎成了大新闻,家家户户都议论得很热闹,大多都是说云婆婆做了一世人,结果像埋狗一样埋了,真不值。但也有个别人认为这样挺好,不铺张浪费,不讲那些无意义的排场,留下钱来分给儿子们和老头子,这是得了实在,以后可以作为实例宣扬,可以杜绝农村那种打肿脸充胖子式的大排场。

云婆婆这倒是给村里开了节俭先河,或许能些许地刹住一些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的歪风,但村里大多数人还是不认同,觉得这样太不像话,省了那点钱,让人看笑话,是丢祖宗的脸,还认为是儿孙不孝。

村里每每出了大事,奇事,怪事,从激烈的议论到彻底成为不再提起的往事,大概需要半年时间,现在还不到半年,间或因其他一些事聚会议论时,还会绕到这个特殊葬礼上面来讨论几句。

相关文章

  • 特殊的葬礼

    躺在棺材的一瞬间我开始平静狭小空间内可以清楚听见我的呼吸,还有心跳 我闭着眼睛聆听着,猜着是谁的脚步声没有灵堂、花...

  • 梦里的世界

    2020年五月某个晚上我从噩梦中惊喜,我梦到和奶奶去参加一个特殊的葬礼,特殊到什么程度呢。在葬礼中没有看到棺材,整...

  • 韩新月的葬礼

    在《穆斯林的葬礼》中最虔诚最神圣的部分是葬礼,回回“无常”后的特殊葬礼,部序十分繁琐,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古老的落...

  • 老村长的特殊葬礼!

    我慢慢坐下,又慢慢提起经常握着的这只笔,我的眼圈有点红润,渐渐的泪水从眼圈中慢慢流出。我握着的笔有点抖动,笔尖划动...

  • 特殊葬礼上的真假

    今天我讲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内容不怎么感人,反而有些悲伤。 故事里每段情结的走向来自后娘设计对后女儿使坏打压...

  • 记忆中的客家葬礼

    葬礼是一种对死者的处理方式,是各民族传承下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 我的葬礼启蒙早在小学三四年级就开始了。 那是记忆甚...

  • 缅怀

    生在和平时期,若非特殊行业,一个人能目睹几次死亡,参加几个人的葬礼。哪些人的葬礼你去便去了,走便走了,随之便抛在脑...

  •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昨天,去参加一位老妈妈的葬礼,这位老妈妈是我一位同学的婆婆,另一位同学的妈妈。正因为老妈妈特殊的身份,在葬礼上,我...

  • 中篇小说《最后的葬礼》故事梗概及目录(持续更新)

    ⒈《最后的葬礼》故事梗概 ⒉《最后的葬礼》(一) ⒊《最后的葬礼》(二) ⒋《最后的葬礼》(三) ⒌《最后的葬礼》(四)

  • 拨乱反正丨特殊的葬礼2-8

    第八回 特殊的葬礼 胡耀邦平反第一案 刘少奇开国第一冤 一、"六十一人叛徒集团"案平反 1978年9月20日,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特殊葬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hqu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