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山东曲阜孔府发生了一件蹊跷事。当时西汉鲁地分封的诸侯王鲁共王叫刘馀。刘馀为了修自己的王宫,“强拆”孔府旧宅。拆到一处貌似书房的墙壁,发现里面藏了一批文献,其中就有《尚书》。据说当时强拆现场传出了鼎乐之声,吓得鲁共王不敢强拆了。
鲁府墙壁发现的《尚书》版本,据说是用秦以前的古文字蝌蚪文书写的。为了区别伏生的《尚书》——这是用当时汉朝通用的文字记录的,叫做“今文尚书”,这个版本被称为“古文尚书”,比《今文尚书》多出了16篇。
古文尚书本,据说是孔子后裔孔安国做了解读;孔安国的后人献给了朝廷。孔安国,字子国,鲁国人,孔丘十世孙,孔滕字子襄之孙,孔忠字子贞之子,孔安国擅长经学,汉武帝时任博士,后为谏大夫,官至临淮太守。孔安国是司马迁的古文经学老师,司马迁的今文经学老师是董仲舒。但孔安国的这个本子被扔在西汉的石渠阁,石渠阁位于西安市未央区,是西汉时期的国家图书馆,当时共藏有13269卷各类书籍,司马迁编写《史记》一书时参考的史料主要来自石渠阁和天禄阁。
后来有人说,因为孔安国被卷进了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之乱”,所以孔版尚书不被重视;但据史籍记载,孔安国并没有活到那个时候,所以古文尚书不受重视的原因,或许只是因为当时没有人感兴趣而已。因为到了那个时候,尚书的传承,讲究家法,与权力、利益挂钩。当时西汉朝廷主政的,都是今文学派的人。
西汉末年,天禄阁秘书刘歆发现了这本书,认为《古文尚书》有价值,要求立在太学,为此写了一篇著名的文章,叫《移让太常博士书》,为此引发了一场绵延不绝的“今古文之争”。
当初伏生传下来的尚书,是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的;而刘歆拿到的从孔壁发现的尚书,是用古代的文字写的,为了区别,把这批尚书命名为“古文尚书”,伏生传下来的,叫“今文尚书”。
今古文经学的差异不光在于文字,关键是今文尚书学派做学问的方法不同。
汉朝人认为五经里面有孔子的微言大义、治国方针,所以学者就认真分析,免不了牵强附会、为我所用、烦言碎辞。学者学一辈子都搞不清一本经典,根本无法达到用日少而畜德多,以对百姓进行道德教化的目的,因此刘歆要求存其大体、玩经文而已,尽快结束那种一经说至百余万言的烦琐的章句学风。
刘歆还对今文经学的以家法传授的弊端进行了指责,认为他们信口说而背传记,是末师而非往古 ,他们这样做无非是要达到党同门,妒道真的政治目的。刘歆的批评可谓一针见血。
刘歆是个非常有学问的人。他是汉代楚元王刘交的后裔,他父亲刘向,也是一个学问渊博的人,曾奉诏整理当时皇家藏书。刘向去世后,刘歆接着做这个工作。他们父子两个对当时的典籍做了一次全面的整理。基本上我们今天看到的在他们之前的书,都经过他们整理了一遍。刘歆提出古文经学,受到很大的反对,甚至受到生命威胁,无奈之下,不得不到外地做官,躲风头。后来,刘歆帮助王莽建立了新朝,借助王莽之力,才确立了古文经学的地位。
后来,随着王莽的倒台,古文经学也被随后建立的东汉王朝排斥出主流意识形态之外。
后来,孔壁发掘出的古文尚书,在汉末已经见不到了,真假无从考证。就连这件事究竟有没有,也被人怀疑的,因为只有刘歆的一面之词,孔安国那里也是死无对证。清代的刘逢禄、近代康有为、梁启超都是这么怀疑,认为实际上就是刘歆伪造出来的,是争权力的。
如果造伪的罪名成立,那这就算是第二次伪尚书事件,也是影响最大的一次伪造事件。当然,因为原物都不见了,也很难判定是不是造假。
西汉竟宁元年,第三次伪尚书事件发生在汉成帝时,有个叫张霸的人,发现了一个102篇的版本,上交给了国家。很快,经学专家就确定了,这个是伪造的。这个版本很快也不见了,没流传下来。
第四次,是东汉时一个叫杜林的人,据说在西州得到漆书《尚书》,这个也被后人确定为假,不过这个也没有传下来。
王莽建立的新朝,很快就灭亡了,与之一起树立的古文经学,也随之被逐出学官。但在民间,古文经学已经广泛流传开来。汉灵帝建宁元年(公元168年),儒学大师郑玄遍注群经,整合了今古文尚书。很长时间内,人们读到的都是合并本《尚书》。
那么,此时的《尚书》定型了吗?还没有。
郑玄所处的东汉末年,三国纷争,兵荒马乱。文化中心长安、洛阳,都成为废墟,导致大批文献典籍灰飞烟灭,包括《尚书》,以及上面提到的很多学者研究成果。
西晋灭亡之后,宗室司马睿南迁江左后建立起东晋政权。东晋是汉族的门阀士族政治,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这一历史时期又称东晋十六国。东晋时代,内部四分五裂。东晋与之前的孙吴以及其后的宋、齐、梁、陈,合称为六朝。东晋偏安一隅,小朝廷稳定下来之后,开始振兴文化事业。偌大国家,竟然又找不到一部《尚书》了!
作为当时主要的汉人政权,没有《尚书》怎么立国,这时候,汝南(今湖北武昌)人,豫章内史梅赜,献给朝廷一本《尚书》。这个版本共58篇,还有据说是孔安国做的传,就是每一篇前面都一段话,解释每篇的写作由来。
梅赜的《尚书》58篇,是把西汉的29篇拆分成33篇,他又另外添了25篇,说是《古文尚书》。这个版本比较全面,加上东晋也没有别的版本,所以被朝廷奉为正宗,流传开来。从此,中国人才有了一个固定的《尚书》版本,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版本。梅赜献的《古文尚书》及《尚书孔氏传》被东晋立为官学。但被宋以来的考据家又指为伪书。
南宋初年,吴棫、朱熹等学者怀疑梅赜的这部尚书,认为从文字看不像周秦时的文词。到元明清时,有更多的学者继续指责梅赜这部尚书。元代赵孟頫,明代梅鸯作《尚书考异》,清代阎若璩作《尚书古文疏证》,清代惠栋作《古文尚书考》以及清华简均认为梅赜的《尚书》系伪书。
清华简是2008年7月,清华大学校友赵伟国从境外向母校清华大学捐赠了2388枚战国竹简。这批竹简由赵伟国从境外拍卖所得后捐赠给清华的。至于这批竹简的出土时间、流散过程,如今已不得而知。清华简系战国竹简,经碳14测定证实,清华简是战国中晚期文物,文字风格主要是楚国的,简的数量一共约有2500枚包括少数残断简,是迄今发现的战国竹简中为数最多的。
尚书,必须有注有疏才能看。今天我们看到的尚书,主要是两个版本系统,也就是注疏版本。
一个是唐代注疏整理的,唐太宗命令孔颖达主持,把儒家经典都整理了一遍,叫做“十三经”,《尚书》是其一种。
另一个是蔡沈的尚书集注,蔡沈是朱熹的学生,朱熹一生精力放在《四书》上,把注解《尚书》的任务交给蔡沈。根据清光绪修《江苏澄江蔡氏宗谱》记载,蔡沈花了很大力气对梅赜的《尚书》做了注解。明清时代,考试主要用的就是蔡沈注解的这个版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