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里微信群简直到泛滥的地步,为免打扰,我全部静音,但是看着一列列群,标着红点,提醒我有新消息,感觉心里很不清静。
总是忍不住点开,匆匆看看,再点,手指划上划下,眼睛上上下下,不知不觉时间悄然过去大半。心疼被我浪费掉的时间,原本计划的事情又拖延了。
痛定思痛,为了专心,退了一部分群,留几个重要的。好歹清静了几天。过几天,又被邀请加入不同的群。我手真贱,一抖,就进来了。既进来,则安之。先观察观察,再决定退不退。如此,群队伍又一次扩大。
大概是我的心境慢慢修炼到一定程度了,越来越觉得,对我不重要的群,它们在不在,我都无视了,想看就看,不想看也不干扰我。
我发现,当我更专注于自己的目标时,别的细节对我构不成干扰。我从自己内心的需求出发,去寻找有用信息。姑且算是,群让我成长了。
我由原来害怕群消息太多,影响我的专注力,到现在,我开始偶尔观察群里的百态,发现另一番有趣的现象,蛮有意思。
好多群都规定不能发广告,有很正式的群规,以维护群的正常功能和秩序。每每有发广告者,立刻有人出来提醒,并附上群规,有的规定必须发红包。但违规者少有人发。
按照这样的规定,都很正常。而我观察到的是,貌似,群主们对发广告者都很愤怒。也有可能,只是我自己的猜测,但从言辞上来分析,一定是有情绪的。
看看群规,不断出现的惊叹号,踢出去,这样的字眼,真是令人触目惊心。不过发个广告,又没犯啥罪,整的像犯了重罪一样。
群规的高冷,像一堵墙。对我这种守规矩的人,一直老老实实,坚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很管用。群规又让我想起单位里定在墙上的制度,我很遵守,但也保持着距离。那堵墙,让人只能远远看着,甚至不看。你高冷,我远离。
有一个群,几天之内,相互邀请,迅速凑齐500人。据说,转播大师的微课,感觉不错。群就像一个小社会,人多了,总会有事发生。有人发广告了,有人出来提醒了,不知道咋了,接着有人愤怒了,有人接着愤怒了……你一言,我一语,一言不合,心理学群友谊的小船就翻了!
我这看热闹的不嫌事大,人家愤怒,我好奇。都是成年人,一句话提醒一次,就够了。听话的按照群规,道个歉发个红包,不听话的玩沉默,这应该也没什么。屡次发的,群主直接请出去,这好像也没什么纠结的。
为啥有人对发广告者那么不容?为啥就愤怒了呢?我来分析分析。
群规在某种意义上,象征着权威,人一旦有了权威感,是绝不能容忍别人的无视,践踏。就像国家法律,一旦犯法,必须严格执法,否则怎么管理众人。话说,总统朴槿惠被闺蜜害惨了,处境岌岌可危。最后,她也得听法律的。
不小心说大了,扯远了。说小点,群规给了群主一种权威感,就像一个家长,不能允许孩子犯错,顶撞,一旦犯错,必严厉批评,若不听话,棍棒打你。只不过形式不同,在群里,只能用言语表达愤怒,一言不合就踢。本身,“踢”这个词,就满足了,作为权威者的高大和自恋。
现在,说到关键了,“权威”,“自恋”,这大概是愤怒的原因吧。古时候皇上一言九鼎,大臣们谨小慎微,生怕一句话说错,脑袋搬家。皇上的权力至高无上,掌握生杀大权,谁也不能触动他的权威,所有人都想办法满足他的自恋。
见过有个群的群主很温和,就一句话,“别发广告了”。这一句话,省了多少情绪,多少时间。用省下来的时间和心情,看会儿好文章,多好。这样一来,让人感觉这群没那么戒备森严,想着不妨留下,暂且不退,又多了一个潜在客户。
其实,对于发广告者,规劝没那么难,只不过是你先愤怒了。你完全有权力,可以不愤怒地请出去。你愤怒的真正原因,不是发广告,是这件事激起了你内在潜藏已久的某种情结。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 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他的核心理论,合理情绪疗法又称ABC理论,外界事件为A,人们的认知为B,情绪和行为反应为C,引起C的是B,而不是A。
一个人对一件事的看法,决定了当下的反应。而Ta的看法又反映了内在的需求。发广告,在Ta看来,是违反群规,是无视Ta,愤怒的感觉油然而生,这种被无视的感觉,又暴露出内在被重视的需要,特别是在自己的地盘,尤其需要。
透过自己的情绪,仔细觉察,自己内心有什么情结,为啥这事那么较真,非过不去?我想,比起当群里的警察“踢人”,透过自己的情绪和语言,看到自己的成长点更重要。毕竟,发个广告,违反规定,跟你没有半毛钱关系,而你的成长,却是你最重要的事。
加入一个又一个群,目的是成长,学习,不是别的,记住初心,别的都不是事。
成长,是关注内心,而不是盯着外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