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谷穗文刊游记
清芬世守  盛德日新—曾国藩故居纪行

清芬世守  盛德日新—曾国藩故居纪行

作者: 丁大虾 | 来源:发表于2019-04-17 22:07 被阅读202次
曾国藩

      曾国藩故居,身虽未至,心时时向往之。清明有幸到此瞻仰,别有滋味在心头。

      曾氏老宅,不在湘乡,而在双峰,两县交界,毗邻衡山。从省垣长沙一路过来,先高速再省道,比较顺畅。车行向隅,山不魁伟,也是层层叠叠;路不颠扑,却算曲曲折折。说此处偏僻并不为过,咸同年间太平军几次打入湖南,搅得长衡宝郴一片惨淡,而这里独以其道远路阻隔绝了战火。透过车窗远眺,想象着当年那个还叫做曾子城的布衣赶考后生,朝着京师的方向攀越着家乡崎岖的山间小路,脚步艰难但步履铿锵,一步一步走到了改变近代中国历史的风口浪尖。

正门牌匾

      从祖父星冈公算起,曾氏阖族共有八处宅邸:“修善奖善,敦德有恒,黄金白玉,富厚万宜”。其中的“富厚”,就是曾国藩一门的宅邸了。该屋由曾氏亲自定名,意义据考证有两层:一为语出《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曰:“圣德深恩,与人富厚。”二为来源曾氏一生“富宜宽厚,智宜敛藏”,强调宽厚待人,低调做人。互联网上此处常讹作曾纪泽取自《后汉书》“富厚如此”,就连百度词条皆如此,殊可诧异。

堂内大坪

      踏入这座乡间侯府,处处洋溢着曾氏身体力学的“寒士”家风。说“寒”,是因为它无一处金碧辉煌,无一起雕梁画栋,无一用红墙碧瓦,寒素之意尽染;说“士”,是因为它气宇轩阔,朴拙庄厚,既有书香弥漫的三十万卷藏书楼,又有鸡犬相闻的几十亩茂林修竹,浓郁着强烈的士大夫修齐治平气息。如果说,“寒士”二字体现了富厚堂的风格,那么我个人认为,“势、度、韵、味”四字则体现了富厚堂的特点。

      因气而势。曾氏一生尽信风水玄学,做京官时租屋居住首重风水,换租一处居所偏能官升一级,仕途竟然达到了十年七迁,位列卿贰。作为预备自己养老的终所,他更是把风水理念灌注到这所宅邸。我是个风水门外汉,但矗立堂前,感觉富厚堂依山傍水,气势非凡。它倚靠半月形的鳌鱼山脚,如一把太师椅稳稳落定;堂前有水塘,在外有湖环绕;正门外七山相连,山水围拥,藏风聚气。曾氏把这里誉为“第一等屋场”,的确眼光毒到。

治家宝训――八本箴言

      因识而度。尽管曾氏终其一生未曾住过富厚堂,但这座宅邸却点滴映射着他的意志思想。曾氏毕生追求内圣外王,淡泊名利物欲,追求内心恬静。正如这富厚堂,虽侯府规格,恢宏气派, 却没有丝毫夸饰。“书、蔬、鱼、猪,早、扫、考、宝”,曾氏牢记祖父星冈公耕读传家的宝训,时刻把鼓励后人读书作为第一要务。在家信中,他屡次指摘家中造屋花费太多,唯独对厚建藏书楼表示赞同。曾府藏书最多达30万卷,位列中国私家藏书楼之首。此外,还有处处可以看到的曾氏手书楹联:“不怨不尤,但反身争个一壁静;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取人为善,与人为善;忧以终身,乐以终身”“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意蕴无穷的诗词意境与富厚堂的审美意境相互交融,处处都富有哲思学理。

背靠后山如太师椅

      因情而韵。曾氏27岁考中翰林时,祖父星冈公教育家人“宽一(曾氏乳名)虽点翰林,我家仍靠作田为业,不可靠他吃饭”。故他出身农家小地主家庭,虽位列封疆,但仍不改乡农本色,于屋场中萦绕着乡情乡韵:堂前藕池养鱼,内坪遍植草木,堂后开辟菜畦,后山绿树苍翠,一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风情。

同治帝手书赐匾

      因趣而味。富厚堂一大特色,就是天井多,因而空间富有层次感和跳跃性。走进去,仿佛一个小院连着一个小院,让人有穷根追底、饱览无余的冲动。四大藏书楼均为三层,底层封闭,二层以上开窗,既保证了光线充足又防范了盗贼。同时每扇窗户还设置了百叶窗的功能,可以上下滑动速挡光线,其巧思让人叹为观止。

后代人杰辈出,惟不涉政治

      先有思云馆,后有富厚堂。咸丰七年至八年,曾氏回籍在刚刚建好的思云馆内期功之丧。这一年,他在声名日隆、百战功成之际被咸丰帝罢黜了军权,拱手交出苦心打造的湘军,被迫闭门守制,品尝到人生最大的苦果。这一年,他仿佛经历了六道轮回,苦苦追悔检讨半生功过得失,不甘被命运摁倒在地上摩擦,心境始终在抑郁难释中沉浮。这一年,他重新检视黄老之学,开始笃信命运,开始信奉克刚以柔,开始积蓄东山再起、再涤再生的勇气胆量。咸丰八年六月清廷重新征召,实同再造的曾氏离开思云馆毅然北上,掀开了晚清历史最波澜壮阔的一页,从此再未踏足桑梓。

三杰图原画

      戎马倥偬,光阴似箭。同治五年四弟国潢开始在思云馆旁督造新屋。竣工后远在南京的曾氏得知建堂花去约6000两银,他“深为骇叹”,称“何颜见人”。正门上的“富厚堂”三字并非亲笔题写,而是曾氏后人摘录日记摹写的。在他的心里,可能只有思云馆,没有富厚堂。

曾氏住过的思云馆

      既然曾氏没有住过甚至没有接受富厚堂,那我和绝大多数国人,到此仅仅只为来过吗?不是的,我的内心告诉我,曾氏就在这里,从来没有远离。他真真切切地存在于里里外外,存在于一砖一瓦、一屋一角、一花一叶。

      曾氏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后一个集大成者。从他死的那一刻直到今天,没有任何一个中华文明史上人物的功过评价会跌宕若此;他留下的几千万字的奏章、书信、诗文和日记,如同窥探电影《楚门的世界》里面那个无奈的囚徒一般,让后世把曾氏六十一载两万两千两百六十五个日日夜夜的喜与悲、进与退、歌与痛尽收眼底。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日,这场真人秀落幕了。曾氏在南京两江督署溘然长逝,他的魂魄穿越草长莺飞、日红水蓝,沿着来时的路,时而轻舟托载,时而乘风飞扬,之长江越洞庭,跨湘江渡涟水,回到了他魂牵梦萦的富厚堂。

塑像

      临别时,我手拉着孩子,一起在思云馆曾氏雕塑前三鞠躬。孩子小,不明所以。以后他会明白,这位老人家,花了一辈子写了一个人字。

      别了,我们的富厚堂。你要好,我们还来。

帅字大纛迎风飘扬

相关文章

  • 清芬世守  盛德日新—曾国藩故居纪行

    曾国藩故居,身虽未至,心时时向往之。清明有幸到此瞻仰,别有滋味在心头。 曾氏老宅,不在湘乡,而在双...

  • 【6月5日 徒步日志】清芬世守  盛德日新

    今天徒步20公里,上午10:30就到达了曾国藩故乡荷叶镇。早上刚刚走一公里的时候,就感觉到脚底板的大水泡破了,当即...

  • 汉学笔记之大学2

    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易经系辞>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

  • 青言青语320:第五次集中培训(1)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 ...

  • 日精进

    日新之谓盛德。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 惟进取也故日新。

  • 【七绝】故乡赞怀

    秦岭巍巍瑞气优, 小楼近水揽头筹。 故居新色华堂盛, 笑守江...

  • 日新之谓盛德

    孩子快要放寒假了。 每次孩子放假都是我松懈,不思上进并且过着每天追剧这样的日子。 所以正想着过几天要追什么剧,今天...

  • 2018-03-02 P315-P325学习心得

    今天这几问非常精彩,我只想静静的记录下来。 什么是德?什么事大德?“日新之谓盛德”。《大学》云:“苟日新,日日新,...

  • 长沙二日游

    有幸前往长沙,目睹了曾国藩故居,毛主席故居,刘少奇故居等地。

  • 大道至简

    《大学》曰:“苟日新,日日新,做新民”。大道至简,《易传》又曰:“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道法自然的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芬世守  盛德日新—曾国藩故居纪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hwo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