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读书婚姻育儿
读蒙台梭利4:“不要看着我,要看我指的方向”

读蒙台梭利4:“不要看着我,要看我指的方向”

作者: 教坛行走 | 来源:发表于2018-12-20 21:19 被阅读121次

    “不要看着我,要看我指的方向。”这是蒙台梭利晚年面对纷至沓来夸赞时经常发出的忠告。

    二战结束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46年,已经76岁高龄的蒙台梭利,重新回到了曾经“逃离祖国”后长期定居的荷兰阿姆斯特丹,这位意大利出生的教育家,错把异乡当故乡,从此地,再出发,走遍欧洲大陆,传播教育思想和教育法,直至终老(1952年)。

    晚年的蒙台梭利,重新在欧洲大陆推行她的教育法,并将其理论与和平相结合,受到了广泛欢迎

    由于她一生致力于儿童教育和和平事业,受到全世界的广泛赞誉,因此获得法国政府颁发的荣誉军团勋章,并被荷兰王国授予皇家姓氏,且连续三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蒙台梭利“所指的方向”,当然是儿童成长、儿童教育和儿童权利。他始终主张,成年人应向儿童学习,认为“儿童是人类之父”。

    蒙台梭利所指的方向,正是儿童成长的方向

    其实不必通过外界的观察,哪怕是结合自身经历,她都能明确地意识到,战争中人类最大的受害者群体,正是妇女和儿童。1949年,当她受邀向联合国代表们致辞时即指出:“如果孩子们在童年早期,就能习惯于把周围的人看作为他们探索世界提供帮助的人,他们就不会对来自不同种族和宗教的人抱有敌意了。”

    蒙台梭利年少求学时,热爱科学,成长为医学博士后,又通过学习成为人类学者和心理学家,终身作为儿童教育学者和实践者,活跃在全球各地,无论是身处战乱,还是在和平时代。年轻时代,她也曾和许多同时代杰出女性一样,投身女权运动,不久因为专业的执着而退守科学研究和教育领域。为了毕生的事业,她终身未嫁,因为他意识到,如果自己建立了家庭,会难免退出职业和事业领域回归到家庭的纠结,而这,并非是她此生的使命。

    她认为,“孩子是活跃的,富有开创精神的学习者。”BBC《蒙台梭利》纪实片中提到,当今著名的维基百科、亚马逊和谷歌公司创始人、影星乔治·克鲁尼和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等,都曾就读于蒙台梭利学校。纪实片中被采访人自豪地归纳:蒙台梭利学校,奉行儿童学习就是一项挑战性“工作”的教育理念。

    自从1931年,分别从意大利和印度“流亡”的蒙台梭利和甘地,在伦敦相遇,彼此欣赏为知音,二战后因甘地的的邀请和接纳,蒙台梭利赴印度和东南亚推广教育,成就了一段欧洲教育亚洲生根蔓延的佳话

    关于她不断提示的“看着我指的方向”——儿童的成长——的理解,其实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例如,在《童年的秘密》中,蒙台梭利说,“有时,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可以打开一个没有止境的新领域。人,天生就是一个探索者,只有通过发现表面看起来毫无意义的细节,才能够进步。”为此,她警告成年人,“我们必须在这样的一个重要现实面前觉醒过来,儿童拥有精神生活,但他们微妙、敏锐的表现被成年人忽略,他们的活动模式被成年人在无意中打断。”同时,她纠正成年人流于经验认识的误区,“成年人的环境并不是适合儿童的环境,对儿童来说,成年人的环境可能只是一堆障碍物的集合,只会强化儿童的防御,扭曲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受到成年人的暗示。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更多是从成年人的角度而不是从儿童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因此,他们的结论必定需要从根本上做出反省。”

    蒙台梭利非婚生的唯一儿子马里奥伴随她后半生的颠沛流离和事业执着,相依为命,成为她世俗亲情的唯一牵挂和相守

    她指出,成年人和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背景截然不同。“精神分析研究与我们这种对未知儿童的心理研究之间的本质区别主要在于,成年人潜意识的秘密是指被压抑在他自己内心中的某些东西,而儿童的秘密基本上是被他所处的环境隐藏起来了。要帮助一个成年人,我们只需要帮助他清理和解开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复杂的适应性心结,而帮助一个儿童我们则必须为他提供一个能让他自由发展的环境。儿童正在经历一个自我实现的阶段,只要为他打开大门就已经足够了。实际上,正在进行自我塑造的生命是在经历从无到有,从潜在力量走向实际行动的过程,在这个阶段他的生活状态不可能是复杂的,因为他拥有不断增长的能量,可以毫不困难地展现他自己。”也即可理解为,成年人的心理问题是基于“知晓太多”,需要“放空”,而儿童的心理问题则是基于“不被理解”,需要“自我实现”。简而言之,成年人的问题在于“有”,而儿童的问题在于“无”。

    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和蒙台梭利学校,遵循着“儿童第一”原则,其环境,依照儿童的视角和需要设计和布置,她主张,“在一个开放的环境里,也就是说,在一个适合他年龄的环境中,儿童的精神生活就可以得到自然的发展,并显示出其内在的秘密,如果不能坚持维护这一原则,日后所有教育方面的努力都只会导致一个人陷入更深的、无休止的困惑之中。” 在“儿童之家”,“物品大小与儿童的身体相配套,明亮的房间,装饰着鲜花的低矮窗户,依照现代家具设计制作的小型家具(如小桌子、小椅子),漂亮的窗帘,孩子可以自己轻松打开的小橱柜,里面装满孩子随时可以取出的各种东西。”

    蒙台梭利教具

    她把这种从儿童出发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称为“新教育”。“新教育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发现儿童和解放儿童。与此相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理解儿童持有的生活状态,第二个问题是在他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为他提供必要的支持。这意味着必须为儿童的成长提供适宜的环境,必须把障碍减到最少。环境中应该提供必要的工具,供孩子做活动练习,以开发他们的能力。因为成年人也是儿童环境的一部分,所以他们要让自己适合儿童的需要,成年人不应该成为儿童独立活动的障碍,也不要替儿童完成那些有助于他们成熟的活动。”

    蒙台梭利学校,特别重视环境的影响,相对于传统的教育机制而言,虽然不是否定,但绝对是“让位”教师的所谓主导、主体、权威、控制的地位之于儿童。“我们的教育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环境的作用。在蒙台梭利学校中,教师的角色一直是大家感兴趣和探讨的对象。教师抱着被动适应的心态,清除自己的活动和权威给孩子造成的障碍,这样孩子们就可以变得积极、活跃起来。教师看到孩子们自主活动并取得进步就心满意足了,他不会把任何功劳归因于自己,而是会被施洗者圣约翰的思想所激励:‘他必须增长,我必须减少。’

    家具、摆设和环境,一切依照儿童的感受设计

    她也清醒地意识到,“他(儿童)必须增长,我(教师)必须减少”的理念,一定会遭遇强大的阻力,因此告诫道,“我们的教学体系更进一步的特征是尊重儿童的个性。这种尊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当然,“这个新的教育体系曾备受争议,尤其是在儿童与成年人的角色反转问题上——教师没有讲台,没有权威,几乎也没有教学活动,而孩子成了活动的中心,可以按照他自己的愿望四处走动,选择他自己喜欢的活动内容。有些人把我们的课堂看作是一种理想国,还有一些人则认为这样做太夸张。”因此,我们在历史和现实中也看到,进入蒙台梭利学校的教师必须接受培训,认同其理念和价值观,无条件服从“儿童第一”的原则立场。

    通过观察,蒙台梭利研究出帮助和促使儿童重复练习、自由选择的玩具,引导人们重新思考儿童眼中的“奖励和惩罚。”蒙台梭利认为,成年人思维中的“奖励和惩罚”,对于儿童而言没有那么大的意义,她认为允许和帮助儿童从事自己有意愿的“工作”本身,就是奖励。关于安静、尊严和纪律,蒙台梭利的研究也是出人意料,她认为儿童完全可以安静下来,有自己的尊严,并通过玩具的观察和擤鼻涕的教育实验,清晰地说明这些道理。她说“尽管儿童的行为方式轻松,自由,但是总的来说,他们给人们的印象是格外遵守纪律的。”

    对于蒙台梭利学校教师的建议和要求,她给出的第一项标准就是“平和”,并进一步解释平和的教师素质带来的价值。“人们一直认为教师必须是一个平和的人,平和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性格,即不会神经过敏、紧张不安。不过,这里有一个关于平和和更深层的问题,即一种放空的状态,或者更好的、毫无阻碍的状态,这是内心清澈、明晰的源泉。这种平和存在于谦卑的心灵和纯净的智慧之中,是理解儿童所必需的,因此也是一个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品质。”

    她关于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与实践能力培训的观点,对我们当下的师范教育和教师培训工作也有很大的启发。“如果一位教师认为只通过研究理论就能为自己的使命做好准备,那他就错了。教师首先需要做的事情是正确地处理自己的工作任务。”她强调,“我们观察儿童的方式极为重要,光有教育理论知识是不够的。”“我们坚持认为,一位教师必须通过系统地自我研究,让自己的内心做好准备,这样,他才能够彻底改正自己根深蒂固的缺点,而这些缺点事实上会妨碍他与儿童建立良好的关系。为了发现这些潜意识中的缺陷,我们需要一种特别的指导,必须像他人看待我们那样来看待自己。”

    蒙台梭利凡外出演讲,均注重装扮,被评价为集女性雅致和男人力量于一身

        蒙台梭利关于教师素质的第二条建议,大约相当于中国教育和文化中的“自省”意识。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应当是找寻到自身的“缺点和恶习”,而不是作为天然的正义化身,做“纠正儿童错误”的权威。她在书中写道,“这也就是说,教师必须受到启蒙教育,他必须从研究自己的缺点和恶习开始,而不是过分专注于研究‘儿童的发展趋势’,不是摆出‘纠正儿童错误’的姿态,甚至也不是热衷于研究‘原罪的影响’。首先要从自己的眼睛里去除灰尘,然后才会清楚地了解如何去去除儿童眼里的灰尘。”

    再三,她并不主张教师必须是一个完美的人,或完美主义者,而是强调教师必须是“善”的和包容的。“教师这种内心的准备与宗教信仰所追求的‘完美’是截然不同的,一位优秀的教师不需要完全消除与改正错误和缺点。事实上,一个不断追求自身内心生活完美的人,可能不会注意到他自身存在有碍于理解儿童的各种缺点。如果我们希望成为一个有能力的教师,就必须受到教育并愿意接受指导。”

    第四,她警告“发怒”是一种非常有害的情绪,因为其背后隐藏着“傲慢”。“就像医生告知病人折磨他的疾病是什么一样,我们要指出可能阻碍教师未来工作的缺点。例如,我们要告诉他们:‘发怒是一种严重有害的情绪,它会左右我们,并且阻止我们理解儿童’。同时,发怒也会带来另一种罪过——傲慢,它隐藏在伪装的善行之下。”

    在蒙台梭利的眼中,好的教师,应是平和、慈祥、自省、谦卑和向善的,发怒则不能被允许。因为,在蒙台梭利学校中,不能接受傲慢。儿童不能自我保护,儿童受到虐待则会导致其可怕的犯罪感。

    “总之,教师以及所有与青少年教育相关的人,都应该把自己从错误的泥潭里解放出来,这些错误会危害他们的工作,他们应该努力摆脱因自身由傲慢和嗔怒所构成的基本缺点,用如实的观点来看待它们。嗔怒是本性上的缺点,但是被傲慢掩盖,傲慢为它增添了某种尊严,甚至还要求得到别人的尊重。”“然而,当我们与儿童相处时则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况。他们不理解我们、 不会保护自己,无论我们说什么他们都要接受,他们不仅仅承受虐待,而且当我们责备他们时,他们出会产生犯罪感。”

    在《童年的秘密》中,蒙台梭利不断地叙述到儿童立场,甘作儿童代言人:“教师应该经常反思儿童所处的困境,儿童无法用他自己的理性来理解不公平的事情,但是他能感觉到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儿,并且内心变得压抑和扭曲。”

    蒙台梭利语录也时常可见,尤其在儿童教育场所之中

    关于“教师权威”,蒙台梭利甚至引用历史和政治现象来反复提醒教育界:“暴君蔑视探讨、辩论,其在个体周围用公认的权威建成不可逾越的高墙,而成年人就是用公认的天赋权利来控制儿童,质疑这种权利就如同攻击某种神圣的统治权一样。如果在原始社会暴君代表上帝,那么成年人对孩子来说就是神,和他毫无讨论的余地,儿童与其反抗,不如保持沉默,让自己适应一切。”

    “儿童务必尊重长辈,而成年人为了自己的方便,则宣称有权评判甚至可以冒犯儿童,他们操控乃至镇压儿童的需要,儿童的抗议被当作一种危险的事情和无法容忍的不服从行为。”

    “成年人此时采取的是原始社会统治者的态度,他们从臣民那里强征贡品,臣民却没有任何申诉权。儿童认为一切都属于成年人,就像那些臣民认为他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国王的恩赐。但是难道成年人不应该对这种态度负责吗?他们扮演了造物主的角色,坚持傲慢地认为,他们要对属于儿童的一切负责任,认为是他们使儿童变得善良、虔诚和聪明,让他接触环境、他人和上帝。为了让这幅图画更加完整,他们拒绝承认自己实施了任何暴虐的行为。是的,哪会有暴君承认曾经折磨过自己的臣民呢?

    按照我们的教育体系,一个将要成为教师的人必须自我检验并放弃这种暴力行为,必须消除内心的傲慢和愤怒,必须学习如何让自己谦卑起来,并且变得慈爱、宽容。这些都是他必须获得的美德,这种内心的准备会给予他所需要的平和与宁静。”

    领航班同学、香港的何亦桥老师,既是一位勤学爱问的“中国好同学”,又是处处显身手的志愿者,在班级的活动中,哪里有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而且由于所处地域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他每每提出的问题,都值得我们反思

    以上一段的论述,不免让我想起最近参加培训时的同学、香港何老师所说的案例。何老师说,在香港,当一个老师在学校工作到中年之后,实际上就无法离开学校这个系统、进入社会的其他领域进行正常工作,因为,在他们看来,在中小学校做教师久了,就成了“班房的皇帝”,意思是在信息和行为能力极不对称的师生体系之中,学生似乎是被囚者,而教师则是绝对的权威。久而久之,教师习惯于权威、裁判和发号施令,从而丧失了在社会其他平等人事关系或身份可能互换的工作领域的生存和社交能力。何老师的论断,当然有所夸张,但确实值得我们对学校之中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师生关系加以警示。

    如果没有接下来的蒙台梭利的补充说明,那么读者也许或偏向地认为,蒙台梭利是单一倾向的从庇护的立场出发,从而放弃成年人文明世界的教育价值责任。她接着论述道,“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完全放弃对儿童的评判,或者我们必须认可儿童所做的所有事情,或者我们应该忽略儿童心智与情感的发展。相反,教师永远不要忘记他是一位教育者,他的使命就是教育的一部分。”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早已经进入教科书,被教育界广泛征引和部分引用推广

    “但是,我们仍然必须谦卑,并根除潜藏在我们内心的偏见,我们一定不能压制有助于教育的那些品质,我们必须抑制那些阻碍我们理解儿童的成年人特有的心态特点。”

    “不要看着我,要看我指的方向。”蒙台梭利所指的方向,是儿童的方向,也正是人类未来的方向,是人类文明的新希望,因为,更好的在未来,而未来则基于儿童成长,今日我们眼前之儿童,即明日天下之主宰。

    也许,正是应当从这个意义上理解蒙台梭利,向儿童学习和致敬,正是与更好的未来相遇和相逢。

    [注]《童年的秘密》,[意大利]玛丽亚·蒙台梭利著,刘莹译,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018年1月第1版 第二部分 第18—22章 儿童的教育/观察也发现/“方法”/娇生惯养的儿童/教师的精神准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蒙台梭利4:“不要看着我,要看我指的方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hwu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