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年的工作,随着圣诞季的来临,告一段落。这周开始休假,加上圣诞节和新年的假期,一共能休两周多,感觉很幸福。
假期之前就计划了第一周要做的事,给老二房间添置家具。提前定好了一个高低床,一组衣柜还有一个书柜,上周六送到。周日的时候,叫了一个朋友帮忙,有些大件家具需要两个人一起安装。我们从9点开始,到下午2点,准备工具,拆包装,研究说明书,讨论安装的方法,拧螺丝,敲钉子,在墙上打孔,一直忙活着。
这个过程很舒服。没有时间的压力,没有必须马上完成的紧迫感,感受时间的慢慢流失。每一个零件,每一个螺丝,按照说明书安装到应该被安装的位置,就像是遵守某种仪式,一些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跟朋友分享自己的感受,朋友也有同感。这种舒服,来自于对自己生活的一种掌控,带来一种安全感。每个人都需要确认自己的存在,确认自己能够对身边的事物,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确认自己的自主意识,才能确认自己的价值。另外,一些仪式感,也增强了这种掌控感。
德国人基本都是勤劳的全能手。大到室内装修,小到清洁厕所,基本上都是自己动手干。一方面是因为德国的人工成本太高,另一方面,他们也能从这些劳动里面体验和享受他们的生活。今年夏天的时候,有一次在花园里面修草坪,发现邻居也在剪草。我用的电动机器,三两下打完收工。邻居用一个手动的割草机,我把东西收拾完后,发现他还在剪草,就问他需不需要用我的机器剪,能快点。邻居好意地拒绝了,说就想慢慢做。我相信他很享受,夏天的午后,天气不是很热,太阳光不太晒,偶尔有一丝微风。
仪式感是什么呢?《小王子》里面的狐狸解释的很好,它使某个日子区别其他日 子,使某一时刻不同与其他时刻。日常生活太琐碎,材米油盐,吃喝拉撒,搞得人身心疲惫。需要保持一些浪漫的感觉,像赫本在电影《蒂凡尼的早餐》里一样,穿黑色的礼服,打扮的优雅精致。在蒂凡尼的橱窗前,温柔从容地将早餐吃完。
以前在国内的时候,很少能有时间专心地很享受地做一件小事。每天都忙忙碌碌,晚上下班回家累成狗,周末就想葛优瘫,淹没在生活的大洪流中,完全意识不到自己是一个个体。就像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描述的那样,理智的个体一旦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基本上就丧失了判断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群体不善推理却急于行动,极端而且容易失控,群体中的个体,很难左右自己的思维和行动,只能跟随着群体,不管前面是天堂还是地狱。
我们能掌握的事情并不多,股票的涨跌,老板的心情,慢慢的衰老,亲人的离去,这些都不能。把一些小事做好,专心地沉浸其中,反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给自己留点时间和空间,周末偶尔在家清理下洁具,也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在每个洁厕里放上清洁剂块,给每个龙头喷上除钙剂,然后等上20来分钟,带上手套,搬一把小凳子,慢慢坐下来,开始清洗。马桶盖,盖下的凹槽,流水孔,桶身,排水管,每个角落都不放过。洗完后,马桶亮晶晶的干净,是最好的回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