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攻坚,我话扶贫

作者: 夏光草木 | 来源:发表于2018-07-18 23:20 被阅读162次

            三下乡赴莱西实践队社会调查

    精准扶贫

            三下乡,是中国青年人,通常是大学生参加的一项活动。三下乡的“三”指“科技、文化、卫生”,“乡”指中国农村地区。活动主要内容是青年人将城市的科技、文化和卫生知识带到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向当地人传授知识。该活动由中国共青团中央发起,地方各级团组织主办,很多时候都是以一些大学生团体或社团组织为单位出行。1996年12月,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农业部、文化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1997年,“三下乡”活动在全国正式开展。

            本次三下乡活动,我队自强不息队奔赴山东青岛莱西院上镇丁家庄村的扶贫政策的落实,大家可能一想到青岛地区,都不会把它和贫困联系到一块,但是随着青岛经济的发展,评定贫困户的标准也变得严格。2014年,院上镇被评为山东省省贫困镇,2017年扶贫已经初见成效,效果喜人。因此我们组有必要去走访调查这个地方的致富密码。

    院上俯瞰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全会决定在“十三五”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耳边还能回响起习近平主席在基层视察贫困户生活时说过的一句话“扶贫不能靠空喊口号,要把扶贫政策具体落实到每家每户。”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经济大国,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涌现出很多问题,如地区发展差异,城乡贫富差距,个体经济和国有经济的冲突,贫困原因多种多样,中国的贫困国情决定扶贫政策的开展面临重重困难。如何确保民众在扶贫政策落实下,改变经济收入的同时,也能改变自身等靠要的思想?如何确保证扶贫惠农政策能够准却照顾到每家每户每人?如何去解决扶贫干部在职期间的作风问题等等,都横陈在我国农村现状和小康社会的沟壑之间。

    农田

            作为沿海城市,青岛市虽没有国家级贫困标准线的贫困人口,但提高了市级贫困人口识别标准,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开展精准扶贫工作。2014年以来,年均减贫2万人以上,2016年底,6万多农村贫困人口基本脱贫。作为以特色鲜明的海洋经济闻名中外的地区,青岛农村的经济现状发展,同样充满自身的别样特色。青岛市莱西区院上镇丁家庄村一行,为我这个外地人展现了一个曾经虽然落后,但是美丽,真实的一个地方。

            院上镇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人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的农业大镇,花生、小麦、甜瓜、油桃、葡萄、大蒜、香菜等等,一到八月秋高之时,广袤的华北平原之上的院上,温带季风的影响使得当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片丰收景象,美不胜收。村民们大多靠土地吃饭,丁家庄村也是如此,可是一直以来,由于单一的粮食种植,该村种植户都采取单打独斗、零散化的种植模式,加上种植套路和销售渠道相对单一,导致经济效益不高。

    农田

            2015年,青岛市供销社张鲁晋被派驻到该村担任第一书记后,这个原本信息闭塞,经济落后的贫困村变了模样,村民们由衷地说:“张书记是我们的主心骨和引路人”。现院上镇扶贫办主任宫钦义在接受我们实践组的采访时说了很多,在发展农业合作社,集中农业生产、加工、出售这一条农副产品经济链条的同时,还要注重扶植像“北汽”,光伏发电这样的工业项目,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普及农村医疗保险,发展教育师资能力等等,从根本上解决院上镇以及包括省贫困村丁家庄村在内的广大贫困地区的问题。

    书记调查贫困户

            引起这个美好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党和国家的政策好,扶贫干部们呕心沥血,前赴后继的实行奋斗,一方面是由于当地村民积极配合扶贫,发展当地经济,成效喜人。

            丁家庄村以农业经济为主,发展大棚种植,以及林下养殖,生态农业的帮助使得当地能够因地制宜,实现利益最大化。九百多亩果园经营井然,形成合作社,摆脱零散化的小户种植。道路硬化,架设电力线路,建设村民大学堂引进技术,让太阳能走遍各家各户,修水利,为贫困户解决生活难题,种种的扶贫政策的落实,让丁家庄村这个隐藏在繁华都市之后的小小村庄,散发着属于自己独特的魅力。

    原野

            2002年前,该镇是一个人人头痛的“大难镇”,具体表现是“三多一难”:即矛盾纠纷多,群众上访多,越级上访多,工作难开展。面对这一老大难,该镇党委政府一班人不畏难、不发愁,而是组成班子进村入户搞调查,想对策,寻办法。扶贫干部张鲁晋的到来,团结了当地的领导班子,积极学习扶贫政策,引进新的思想,干部的作风问题得到很大改善。

            村里的很多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留下了很多中年人和老年人,同时还有回乡创业,励志振兴的一众青年。老年人们坚守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坚守着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在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带动下脱贫致富,团结一致,不使去往城市里的年轻人有所顾虑。留下的年轻人们,以这里美丽富饶的土地为生存的命脉,大搞养殖,种植,提高村经济收入的同时,回报生养自己的这个可爱的地方。

    农户家天井

            民风淳朴,风景如画,朵朵香气扑鼻的花,盛开在丁家庄的扶贫攻坚之路上。我们一行人在这个漫长而又充实的旅途中,见识到当代农村的新风貌和新气象,同样也把当代大学生关注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关注基层建设的心情和愿望完整地传达给当地。这一行,我们发现并探究展示了这个地方美丽动人的自然风光和农业建设,同时就扶贫的落实和现状开展了具体的调查和走访,得到的不仅仅是数据,还有温暖动人的点滴回忆。有扶贫干部流汗流血的坚定信念,有村民们相信自己家乡能够越变越好的决心,有村长对村里现代化建设的胸有成竹,有村民对党和国家深深的感恩。农民的愿望淳朴而真实,家庭和睦,能够解决温饱,生活充实就已经是最大的幸福。

    政府援建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发展自身农业优势的前提下,带动工业,服务业发展,注重基础保障,基础建设,人文培养的这里,会变成一个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的新农村,会变成我们国家农村基层建设里面的新型代表,会变成全国扶贫政策落实最好的地方代表之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冷冬年:月已西沉,我得将赞点亮!🌹🌹🌹🌺🌺🌺
        夏光草木:@冷冬年 👍
      • 冲浪小鱼儿:半月谈试试
        夏光草木:@冲浪小鱼儿 嗯嗯,我试试,做实践想把感想写出来,发在简书上不知道合不合适😅

      本文标题:精准攻坚,我话扶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iaa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