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巴金博士在《多舛的生命》书中写道,“正念,作为一种存在之道,以及一种正式的冥想练习,深深地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智慧中。我们的星球演变到这个节点上,我把正念视为中国对全人类的一份普适的馈赠。”
“正念至少可以回溯到禅宗三祖僧璨和唐朝惠能的智慧,以及李白的诗。甚至可以更加久远,与老子和庄子的教诲一脉相承。然而,这份智慧的精髓超越了任何宗教或信仰体系或时代。”
“它是真正普适的,是人性所共享的潜力。如果你投入到对正念的培育中,它可能让你获益良多。”
正念是可以被每个人学习和练习的,它无需依托于宗教信仰或者思想体系。它立足于自身。正念是每个人进行自我理解和疗愈的强大媒介。
卡巴金博士说,正念是秉持着自我探索和自我理解的精神,深深地看见自己的方式。他正念可操作定义为,经由有目的的、此时此刻的、非评判的注意力所呈现出来的觉知。
书里认为,觉知不是思考,是智慧的另一种形式,是大于概念的直接了知。它可以把思考保持在其中,更接近于智慧以及智慧带来的自由。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已经受了太多的思考训练,有时候甚至会迷失在思考之中,会冗思、会内耗。而觉知可以让思考变得更有创造性、更有效、也更温和。
但是不评判地觉知当下,也就是正念,是真的需要培育的。那培育的方式是冥想。正念可以让你保持平静、安定,让你能够更有洞察力、更敏锐、思路清晰。
它也让你能够更深刻地看到万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而我们所期待的自我关怀、同理心和爱也都随之而来。
正念对个人成长的积极作用正逐渐得到普遍认可:现在全球的顶尖学府,像哈佛、牛津、斯坦福等,都在研究正念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世界。
还有很多商业巨头,例如谷歌、微软、高盛,还有国内我们熟悉的滴滴、西贝等,也都在鼓励员工通过正念的练习去提升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这段话是这么写的:生活并不因为我们感到恐惧或者痛苦而成为了活生生的灾难。它也需要传达快乐与痛苦共存,希望与绝望并肩,平静与激越相依,爱恨交织,健康与疾病共舞。
内容摘自得到APP“每天懂点心理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