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学之光深度思考
【307→哲学】《知鱼之乐》DAY7

【307→哲学】《知鱼之乐》DAY7

作者: Koala谦爸 | 来源:发表于2020-03-03 16:53 被阅读0次

    人最信任什么?

    你可能听到完全不同的答案:普通人会说某位朋友特别值得信赖;一代枭雄曹操会说,绝不轻信任何人,只信自己;可庄子却说他连自己都无法相信,因为曾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

    说到底,人最信任的东西莫过于自己的感官,所以才有“眼见为实”的万古训喻。

    如果,排除掉感官过程的虚幻性和刺激性,那么,任何感知中的对象都可能是不真实的。

    笛卡尔有一句名言叫:“我思故我在”,将整个哲学从探讨外物属性,引向深入探讨认知属性方向,即本体论与认知论的分水岭。

    世界本无颜色,所谓颜色不过是可见光波中不同波长的光波,作用于视觉系统的感觉转换产物。

    世界本无声音,所谓声音不过是16到2万赫兹的机械振动波,刺激听器官所引起的错觉。

    我们的感知系统不是为了求真设定的,而是为了求存设定的。假如,动物的感官生成不以求存为原则,而以求真为原则,则动物所有代谢能量大概都不足以供养感官局部的需要。

    我知道我一无所知

    理性活动无非如下三种方式,但这三种用智方式没有任何一种可以信赖。

    1)纯逻辑推理和思辨方式,最能避免感性的干扰。

    2)归纳法,人类用智最常见方法,是借助感觉和经验来积累知识最直接的渠道。

    3)演绎法,借助理性进行判断和推论的最主要的逻辑通道。

    指谓具体之对象或存在物的学问,乃为一般的学问或科学的学问,对“指谓”本身加以指谓的学问是哲学或形而上学。前者是在“形而上之中”求知,后者是对“形而上本身研修”;前者表达指谓存在的存在者与指谓对象的依存关系,后者表达为指谓存在的存在者对自身状态的自我意识。

    真作假时假亦真

    我们的传统,历来不去分辨真与假的逻辑差别,只是一味关心政治和道德伦理,所谓位高权重,成为了中国人永不枯竭的真理源泉。

    “真”这种的东西,原本应该是指剔除了主观性之后,所遗留下来的乘客观成分,可你借以获知对象的唯一手段偏偏就是那主观属性本身,除此以外你一无所有。

    “善”的缺憾与辉煌

    黑格尔曾说,善与恶是辩证相对的。

    亚里士多德似乎稍微清醒一点,他不在恶的反面寻找善,而是把善看作整个宇宙的终极目的和第一动力因。

    所谓“善”说到底不过是利他行为的表现形态,而利他行为最早确实发生在亲缘关系之间。

    “善”——它本身同时就是“恶”——归根结底是一个“生物属性偶联“的问题,或者,再深入一步,是一个”社会结构进程“的问题。

    “结构化”的自然进程就紧紧追随着分化运动的物演轨迹,一路奔腾而来,有四大特征:

    1)它的结构系统稳定度是逐层递增的。

    2)它的结构属性代偿度是逐层递增的。

    3)它的结构能量分布是消耗加剧的。

    4)它的结构变迁速度是日益加快的。

    总而言之,他的残化程度随着自然分化的程度的加深而愈发严重,它的内在依存要求随着残化程度的加深而愈发迫切,这就是“善”的源头,也是“善”的本质。一句话,“善”是一个纯粹的自然代偿产物,当然它也有它的物演规定素质和社会演动方向。

    原来,争论了数千年的“善的元义”油然而显:它就是”残化的辉煌“。

    “美”是不美好的尺度

    齐白石曾说:美的意境,在似与不似之间,似则流于媚俗,不似又流于欺世。

    柏拉图、康德和黑格尔要把美的渊源归于“理念”。

    唯物论者说“美”源于它那固有风貌,唯心论者说”美“发自内心特定的感受。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桩事情是与“存在”或保持存在无关的。

    “知”的内涵并不在于求得对象的“真”,而在于求得主体的“在”,这就是“知”的本质。“知”的源头是对“物”的感应,更准确的说是“感应”中的“感”的一面。

    悲剧的艺术具有最高的美学价值。因为悲剧直接就贯穿在人类的生存过程和生存方式之中。它之所以能在我们心灵的最深处引起最强烈的共鸣和震撼,完全是由于它最深刻、最普遍的反映出“艺术美的载体”的“应”的终局或自然宿命。

    早安,长沙,你好,哲学世界。

    2020.03.02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07→哲学】《知鱼之乐》DAY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iihlhtx.html